一、水體PH值的作用氫離子濃度一向被認為是水產養(yǎng)殖用水的一個重要因素,分析養(yǎng)殖用水的水質時通常都要測定其PH值。這是因為氫離子濃度從多個方面影響著養(yǎng)殖生產。
1.養(yǎng)殖生物能夠安全生活的PH值范圍大致是6.5~9,而最適宜的范圍為弱堿性,即PH值在7~8.5之間,某些種類為中性附近即PH值為7左右,如鮭科魚類。PH值超出一定范圍高限為9.5~10,低限為4~5會直接造成養(yǎng)殖水生物的死亡。
PH值雖在安全范圍內,但當超出最適范圍時也會影響魚類的生命活動,從而影響到養(yǎng)殖的產量和效益。例如,養(yǎng)魚的實踐證明魚在酸性(PH值低于5.5)條件下,水體中魚類對傳染性魚病特別敏感,呼吸困難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對飼料的消化率低,生長緩慢。
2.PH值還通過影響其他的環(huán)境因子而間接影響到魚類的生長。例如在低PH值下,F(xiàn)e+2離子和H2S的濃度都會增高,而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協(xié)力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PH值又會增大氨的毒性。同時PH值變得過高或過低時,都會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敗菌的分解作用。
3.PH值還嚴重影響到水體的生物生產力。PH值的不適宜會破壞水體生產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磷酸鹽和無機氮合物的供應。如果池水偏堿會形成難溶的磷酸三鈣,偏酸又會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鐵和磷酸鋁,這都會降低肥效。在氮的循環(huán)中PH值也起著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堿性PH值7.0~8.5最適宜,通過光合作用和各類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從而影響水體的整個物質代謝。
二、PH值的決定因素和變化規(guī)律1.PH值的決定因素決定PH值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水中游離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的平衡系統(tǒng),以及水中有機質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條件。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的平衡系統(tǒng)根據(jù)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減而變動。二氧化碳的增減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機質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對強弱決定的。
2.PH值的變化規(guī)律一般情況下日出時PH值開始逐漸上升至下午16∶30~17∶30左右達最大值,接著開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環(huán)往復,PH值的日正常變化范圍為1~2,若超出此范圍,則水體有異常情況。PH值日變化規(guī)律是因為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CO2,從而引起水體二氧化碳變化,CO2含量的高低又影響PH值的日變化。掌握PH值的日變化規(guī)律對養(yǎng)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利用價值。
3.PH值作水質標準的實際價值如果看到一個養(yǎng)魚水體PH值偏低,又沒有外來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斷這個水體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質過多,溶氧、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時也可以判斷這一水體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養(yǎng)殖生物密度過大或微生物代謝受到抑制,整個物質代謝系統(tǒng)代謝緩慢。如果PH值過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夠,以及植物繁殖過于旺盛,光合作用過強或者池中腐殖不足。
三、PH值出現(xiàn)異常的原因、危害性及處理辦法
1.PH值偏高或過高(1)新水中已有一定數(shù)量的藻類,但水質還沒有穩(wěn)定,往往會偏高。
?。?)藍綠藻含量豐富的水體由于光合作用很強烈,到下午5點鐘左右,PH值往往會升到9.5以上。
(3)受堿性物質污染的水PH值也會偏高。
魚類堿中毒的癥狀:受刺激且狂游亂竄;體表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絲;鰓蓋腐蝕損傷、鰓部有大量的分泌物凝結;水體呈堿性,一般PH值大于9;水體存在許多死藻和瀕死的藻細胞。
2.PH值偏低或過低(1)養(yǎng)殖時間較長的池水且透明度低,PH值偏低,甚至下午還達不到7.5。
?。?)受酸性物質污染。魚類酸中毒的癥狀;體色明顯發(fā)白;水生植物呈現(xiàn)褐色或白色;水體透明度明顯增加;水體呈酸性一般PH值小于4;水體中有許多死藻和瀕死的藻細胞。
3.防治辦法(1)經常檢測水體PH值的變動,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旦出現(xiàn)異常就要及時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新水最好等水質穩(wěn)定再放魚種。
?。?)出現(xiàn)藍綠藻要及時控制或更換池水,培養(yǎng)新的藻相,必要時追施無機肥料。
?。?)養(yǎng)殖時間過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機質太多這時就要適當增加換水量,必要時清洗池底并撒些石灰提高PH值。
?。?)當PH值一直很高,沒有其它辦法情況下也可考慮用些醋酸等無毒弱酸降低PH值。
?。?)鹽堿地的PH值調節(jié)的辦法:①盡量不使用高PH值和較高堿度的水源,如有條件可采用換水的辦法,防止池水的PH值過高。
?、邴}堿底質土壤的漁池,不宜施用生石灰進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蹪O池中要除去大型藻類如眼子菜、聚草和輪藻等。減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為藻類在高溫和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進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體短期內PH值大幅度提高。
?、芸刂聘≈参锏倪^度繁殖,可用硫酸銅0.5~0.7ppm進行全池潑灑。
?、莶灰增桏鳛橹黟B(yǎng)魚,應以鯽、鯉、草魚、魴魚、羅非魚等為主。
?、蘧o急解救措施可適量潑灑醋酸或鹽酸,以中和PH值,防止堿中毒與氨中毒。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