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駝介紹
羊駝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屬哺乳綱,偶蹄目,駱駝科,美洲駝屬,最早起源地在北美洲,共同祖先為原柔蹄類動物。偶蹄目駱駝科無峰駝(羊駝)屬的1種。別名美洲駝、無峰駝。體型頗似高大的綿羊;頸長而粗;頭較小,耳直立;體背平直,尾部翹起,四肢細長;被毛長達60~80厘米,呈淺灰、棕黃黑褐等不同色型;雄性略大于雌性。產(chǎn)于南美的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山區(qū)羊駝是一種半野生動物。棲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余只或數(shù)十只,由1只健壯的雄駝率領。以高山棘刺植物為食。發(fā)情季節(jié)爭奪配偶十分激烈,每群中僅容1只成年雄駝存在。妊娠期8個月,每胎1仔。春夏兩季皆能繁殖。羊駝的毛比羊毛長,光亮而富有彈性,可制成高級的毛織物。皮可制革。肉味鮮美。也能馱運。
羊駝是南美的土生動物,但可供生存地域不大,氣候獨特,然而晝夜溫差0華氏度到72華氏度(-18℃~22℃)。羊駝是一種安靜可放養(yǎng)的動物,羊駝毛每年只能剪一次,紡成上等柔軟的紗線,制成精美的紡織品,輕盈而且保暖。因為羊駝生長在這種獨特的環(huán)境下,這些反芻動物有著很好的食物消化能力和適應艱苦環(huán)境的能力,這使得他們比其他任何家畜都容易飼養(yǎng)。羊駝一般壽命為15~20年,背高一般在32~39英寸,出生時重達10~17磅,1頭成駝一般可達100~190磅。公羊駝在2歲半,3歲的時候發(fā)育成熟,母羊駝16~20個月時便可進行首次交配,羊駝是誘發(fā)排卵型動物,可在任何時候交配,平均妊娠期為335天。
我國于2002年5月由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首次從澳大利亞引進美洲羊駝23只優(yōu)良畜種,進行純種繁育,擴大種群,建立良種羊駝繁殖基地?,F(xiàn)將羊駝的飼養(yǎng)技術介紹如下:
一、羊駝的生活習性
1.適應性能特別強:在南美海拔4000米高原的安第斯地區(qū),利用劣質草場可以放牧飼養(yǎng)羊駝。
2.在低海拔和荒漠地區(qū),利用農(nóng)作物秸稈及牛羊不能利用的灌木草叢可以飼養(yǎng)羊駝。
3.羊駝喜歡沙浴,為了防止沙浴破壞草場,人工飼養(yǎng)時可獨設羊駝沙浴場。
4.羊駝在跋涉放牧過程中從不過度采食,無論牧草質量、數(shù)量如何,總是啃食牧草的尖葉和灌木草叢的頂梢部,并保留牧草大部分莖葉和莖稈枝條。
5.羊駝對潮濕環(huán)境有調節(jié)能力,能抵抗爛腳病。(比較適宜生長在我國北方的廣大地區(qū) 抗病能力比較強 一般不會生家畜的傳染病。)
6.性情溫順、伶俐且通人性,易于飼養(yǎng)管理。
二、羊駝的繁殖性能
羊駝壽命長達20~25歲,公羊駝2歲性成熟,可參加配種;母羊駝1歲性成熟,體重40公斤即可配種。繁殖期從11月至次年3月。妊娠期242~345天,產(chǎn)單羔。幼駝出生體重3.6~10公斤,4~6月齡斷奶。配種期公母羊駝比例1∶20~25。每只公羊駝每日配種2~3次;母羊駝在交配后刺激排卵,受胎率85%。
三、羊駝的飼養(yǎng)與管理
1.羊駝的飼養(yǎng)
羊駝是食草動物,一般牧草與農(nóng)作物秸稈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根據(jù)羊駝的不同月齡、性別、生長階段、季節(jié)、放牧草地和飼養(yǎng)條件,在放牧和喂青粗飼料的基礎上,以玉米、小麥、豆粕、糠麩等配制全價日糧的混合精料進行補飼。種公羊駝,每日每只補混合精料從0.5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配種期水平1.2~1.4公斤,苜蓿干草2公斤、胡蘿卜0.5~1.5公斤、食鹽15~20克、骨粉5~10克,日補飼1~2次,食后飲水;對繁殖母羊駝要常年保持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以保證母羊駝按時發(fā)情、配種、妊娠、哺乳。一般每日每只補飼混合精料0.4~0.6公斤、青干草1.5~2.0公斤、青貯料1公斤、胡蘿卜0.5公斤、食鹽10~15克、骨粉5克,每日補飼1次,食后飲水,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掌握,適當調整。
2.羊駝的管理
(1)公母羊駝分群管理。如不分群會出現(xiàn)公駝追逐母駝的現(xiàn)象,影響羊駝的采食和計劃選配。
(2)駝床墊草。天氣寒冷、地面潮濕時可將駝床墊上柔軟的墊草,防止潮濕,要常換常曬,保持干燥,清潔衛(wèi)生。
(3)注意警覺性。羊駝的警覺性非常強,因其膽小常常表現(xiàn)出驚恐狀態(tài),如有一點陌生的東西和奇怪的聲響,就會受驚,一般都會聚在一起。
(4)定點排糞。羊駝習慣于定點排糞,分群飼養(yǎng)的羊駝,每群駝舍要有固定排糞點。
(5)設沙浴場。羊駝喜歡沙浴,在沙浴場中與大牲畜一樣打滾,為防止沙浴破壞草場,可獨辟羊駝沙浴場。
(6)建立嚴格消毒制度。進出人員必須嚴格消毒,舍內按時清掃,定期消毒。
四 羊駝的經(jīng)濟價值
羊駝主要用于產(chǎn)毛,其毛被譽為“軟黃金”,同時羊駝肉、乳也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近年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繁育證明,它們在溫帶—亞熱帶海洋性濕潤氣候環(huán)境中也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和生產(chǎn)水平。羊駝對高海拔地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加之獨特的畜牧學特性所包含的高度潛在經(jīng)濟價值對豐富我國畜種結構、合理利用農(nóng)作物秸稈、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緩解我國優(yōu)質毛原料短缺、提高毛紡面料的品質、幫助農(nóng)民脫貧致富、發(fā)展區(qū)域經(jīng)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羊駝有駱馬、阿爾帕卡、維口納和干納柯四個純種。阿爾帕卡與駱馬雜交后,又產(chǎn)生兩個雜交種:由駱馬公羊與阿爾帕卡母羊雜交的后代叫華里查(Huarizo);由阿爾帕卡公羊與駱馬母羊雜交的后代叫密司梯(Misti)。駱馬羊在羊駝毛中最粗最長,彈性較差。絨毛的細度為25—35um,剛毛為150um。長度為200—300mm。阿爾帕卡又稱秘魯羊駝,可分為兩個品種:一種是霍加耶(Huacayo或Huacaya),體形較大,與駱馬外形相似,其毛呈銀光,產(chǎn)量較高,約占秘魯羊駝的85%左右。另一種是蘇力(Susi),體形較小,纖維順直,毛細密而光滑,與安哥拉山羊相似,具有馬海毛般的光澤。阿爾帕卡毛是羊駝毛中最主要的一種,毛質柔軟,長度長,有白色、灰色、黑色和褐色,光澤介于馬海毛和駝毛之間,屬混合毛類型。絨毛細度約為15—20um,剛毛粗而少。絨毛無髓長度為8~12cm,剛毛有髓長度可達30cm。
維口納系野生羊駝,屬于混合毛,在羊駝毛中是最細的,品質接近于羊絨,絨的細度在10—20um,其中大部分絨的細度在13~14um,相當于120—130支的羊毛品質支數(shù),強力與羊絨相似。其化學組成與駝毛及秘魯羊駝毛相似,對各種化學藥品反應敏感。維口納羊軀體各部位毛的顏色是不同的,頭部、軀體、頸的上部為淺紅色,頸的下部、腳的內側為淡黃色絨毛,很像蠶絲。具有良好的光澤、柔軟性和卷曲性,可制造高檔的機織物、針織物和禮帽。其數(shù)量稀少,較為名貴。
干納柯也屬野生羊駝,印第安人已將其訓化家養(yǎng),但數(shù)量不多。干納柯毛屬混合型毛,其中粗剛毛含量約為10%—20%。干納柯毛與維口納毛相似,但毛略粗,其細度為18—24微米,毛有光澤。 羊駝一般生長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大部分已飼養(yǎng)成家畜,其中以秘魯產(chǎn)羊駝毛最多,占世界總產(chǎn)量的90%左右,幾乎全部出口。目前,原毛等級規(guī)格尚無具體標準,而是根據(jù)主要市場和口岸的名稱來區(qū)分原毛等級。再將毛的顏色由淺至深分為白色、淺褐黃、灰、淺棕、棕色、深棕、黑色及雜色等8種。秘魯?shù)陌⒘?Arequipa)口岸的原毛品質較好,而加拉烏(Callao)和泰克奈(Tacna)兩個口岸的原毛質量較次,分級質量也較差。羊駝毛纖維的鱗片邊緣比羊毛光滑,鱗片排列與細羊毛極為相似,但邊緣凸出程度不如細羊毛。羊駝毛纖維的平均細度范圍為20一30微米,細度離散系數(shù)在25%~30%之間。商品羊駝毛的細度等級范圍在50一70支之間(其中70支為幼年羊駝毛),平均徑比為1:1.22。毛叢長度一般為200-300毫米。由于羊駝毛一般為每二年剪毛一次,加之夏季干旱氣候的影響,因而在每根毛上都普遍存在有規(guī)律的弱節(jié)現(xiàn)象,霍加耶毛纖維的卷曲伸直度在15%左右。兩種羊駝毛的光澤具有明顯的區(qū)別,霍加耶毛具有相同粗長羊毛似的銀光,而蘇力毛則具有類似幼年馬海毛那樣的絲光。各種顏色的羊駝毛,其長度范圍基本相同。
羊駝毛以其質量與色澤獨一無二的特點而聞名于世。其韌性為綿羊毛的兩,無毛脂,雜質少,凈絨率達90%。用羊駝毛制成的時裝,輕盈柔軟,穿著舒適,垂感好,不起皺,不變型,深受歐美、日本消費者的青睞。
“羊駝”是秘魯、玻利維亞等國的主要放牧家畜,羊駝的適應性和耐粗飼性能特別強,能在海拔4000米高原地區(qū)飼養(yǎng),已成為當?shù)貒窠?jīng)濟中的重要產(chǎn)業(yè)。由于羊駝前景看好,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國家都掀起了飼養(yǎng)羊駝的熱潮,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它的毛出口國外新西蘭、澳大利亞、歐洲、日本、美州都是非常受市場青睞的紡織原料,羊駝非常受廣大養(yǎng)殖戶的歡迎就是因為它的毛經(jīng)濟價值比較高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羊駝絨:羊駝每年剪絨1次,成年羊駝平均剪絨量3kg,高產(chǎn)個體年產(chǎn)羊絨量可達10kg,其價格相當于羊絨的4~5倍,由于羊駝絨品質好,其細度、強度和彈性都優(yōu)于羊絨,被稱為軟黃金,是高級的毛紡原料;羊駝絨多為白色,還有棕黃、淺灰等6種顏色,顏色自然、柔和、不褪色,可以組成26種不同色調的各類毛織物品,由于白色絨易染上其他顏色,所以價格也最高;羊駝的被毛中粗毛很少,凈毛率達90%。用羊駝絨毛制成的時裝輕柔暖和,穿著舒服,垂感好,不打折,不起皺,不變形,所以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日本、韓國進口的數(shù)量已起過歐洲市場。
羊駝絨有22種天然色彩,不用染色,既環(huán)保又方便。它與山羊絨相比,它的纖維長度和韌性都占了絕對的上風,保暖系數(shù)是棉花的2.5倍。由羊駝絨毛制成的時裝輕柔暖和,穿著舒服,垂感好,不變型。難怪它的價格如此昂貴。
由于羊駝適應性和耐粗飼性能特別強,能在海拔4000m高原地區(qū)飼養(yǎng)羊駝,已成為當?shù)貒窠?jīng)濟中的重要產(chǎn)業(yè)。由于羊駝前景看好,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同家都掀起了飼養(yǎng)羊駝的熱潮,都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