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8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營養(yǎng)及代謝疾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10-16 12:0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營養(yǎng)及代謝疾病

維生素A缺乏癥

1、維生素A缺乏癥

(1)病臥:犬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較大,如果長期吃不到青綠飼料,或者飼料煮沸過度,導致胡蘿卜素的破壞,或長期患慢性腸炎的犬易患本病。

(2)癥狀:主要癥狀為夜盲、角膜變厚和混濁的干眼病,皮膚干燥,被毛蓬亂,共濟失調,運動機能障礙。還可出現(xiàn)貧血,體力衰竭。

(3)治療:可口服魚肝油或維生素A,每日400國際單位/千克體重。在孕犬、哺乳母犬和幼犬的日糧中要保證足夠的維生素A,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三聯(lián)維生素(含維生素A,D3,E) 051毫升,或在犬飼料中加l滴三聯(lián)維生素,連用34周。

2、維生素B族缺乏癥

第一,鹽酸硫胺(維生素B1)缺乏時,病犬可發(fā)生不可修復的神經癥狀?;既荨捠?,全身無力、視力減退或喪失,有時步態(tài)不穩(wěn),顫抖,隨后輕癱、抽搐。

第二,核黃素(維生索B2)缺乏時,患犬出現(xiàn)痙攣、貧血、心搏徐緩和虛脫以及干性落屬性皮炎、肥厚脂肪性皮炎等。

第三,煙酰胺與煙酸(維生素PP)缺乏時,黑舌病是其特征,即病犬表現(xiàn)食欲不振,口竭,口粘膜潮紅,在唇、頰粘膜和舌尖上形成密集的膿皰,舌苔增厚并呈灰黑色(黑舌),口內發(fā)出臭氣,并流出粘稠有臭味的唾液,有的伴有帶血的腹瀉。 維生素B族缺乏的治療,應根據(jù)病情對癥下藥。維生素 B1缺乏時,可給犬口服鹽酸硫胺1025毫克/次,或優(yōu)硫胺內服1025毫克/次,維生素B2缺乏時,可內服核黃素1020毫克/次。維生素PP缺乏時,可內服煙酰胺或煙酸,按0.206毫克/千克體重給予。


核黃素缺乏癥

核黃素缺乏癥

[病因]

核黃素(VB2)富含于酵母、肝、腎、肉類、牛奶中,而谷物及其副產品中含量則較低。成年犬的日需要量0096mgkg,仔犬為0048mgkg,如果長期飼喂谷物性食物,可致核黃素攝入不足,而發(fā)生核黃素缺乏癥。核黃素從小腸壁吸收再磷酸化為黃索單核苷酸,才發(fā)揮作用,如有胃腸疾病,可影響其轉化和吸收。

[癥狀]

主要癥狀是生長緩慢,頻發(fā)腹瀉,心搏徐綏,出現(xiàn)貧血、痙攣和虛脫。

有的出現(xiàn)口炎、陰囊炎。

[診斷]

核黃素從尿中排泄量和紅細胞含量下降可作為診斷參考。

[防治]

調整食物,在食物中添加酵母、肉類、牛奶等??诜它S素15~20mg,每天3次,治療10天左右可愈。

吡哆醇缺乏癥

吡哆醇缺乏癥

[病因]

吡哆醇(VB6)屬于維生家B族之一,廣泛地存在于多種動、植物類食物中,在蒸煮過程中損失頗多。成年犬日需要量44ugkg,當食物調制不當或厭食、胃腸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時,可引起吡哆醇缺左癥。

[癥狀]

主要以嚴重的小紅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為特征,神經退行性變性和肝臟脂肪浸潤,可出現(xiàn)驚厥發(fā)作,共濟失調。

[防治]

口服吡醇25~50mg,每天3次?;蚣∪?、皮下注射20~30mg,每天一次。

為預防本病發(fā)生可在食物中添加生內、牛奶等。

維生素K缺乏癥

[病因]

自然界中有兩種類型的維生素K,即K1K2.至于所謂K3"是一種合成的萘琨。維生素Kl廣泛地存在于青綠植物中,維生素K2可由腸道細菌自由合成,故原發(fā)性缺乏是不會發(fā)生的。但在阻塞性黃疸、腸瘺、持續(xù)腹瀉時,消化道缺乏足量的膽汁致使維生素K吸收減少。或者長期應用制菌藥物(磺胺、氯霉素等),破壞腸道菌群,可阻止維生素K的合成,從而引起繼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

[癥狀] 病犬感覺過敏,食欲不振,皮膚和粘膜出血,血液呈水樣,凝固時問延長,粘膜蒼白,心搏加快。

[治療] 可用維生素K15mg或維生素K3 (甲萘醌)20mg,肌肉注射,每天1~2次,當有大量出血時,應立即輸入新鮮血液,以補給凝血酶原。


異嗜癖


異嗜癖是由于代謝機能紊亂所引起的綜合癥,表現(xiàn)為舐食、啃咬通常認為無營養(yǎng)價值而不應采食的東西(異物)而得名。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某些營養(yǎng)物質缺乏、慢性消化障礙、 寄生蟲病或神經性疾病的一種臨床癥狀。

[病因]

異嗜癖的發(fā)生原因予多種多樣的,一般與鈉、鈣、磷、鉆、銅、鐵、錳、硫等礦物質不足、復合維生素B缺乏以及某些蛋白質和氨基酸的缺乏有關。

犬的糖尿病、狂犬 病、寄生蟲病和慢性消化障礙時,常伴發(fā)異嗜癖。

[癥狀]

異嗜癖一般多以消化不良開始,接著出現(xiàn)味覺異常和異嗜癥狀。病犬喜歡舐食、嘴咬木塊、墻土、石塊、煤渣、玻璃片等異物。皮膚干燥,被毛無光澤,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xiàn),發(fā)生漸進性的貧血和消瘦。

[診斷]

將異嗜癖作為癥狀診斷,并不困難,但要作出病因學診斷,則十分困難。

必須從病史、飼養(yǎng)情況、實驗室檢查好方面進行具體分析,才有可能確定病因。

[防治]

在確定病因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調整飲食,缺什么補什么。藥物治療可給予健胃藥、酵母等。


尿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上以反復發(fā)作的關節(jié)炎、關節(jié)畸形、腎功能不全或并發(fā)尿路結石等為特征。犬偶有發(fā)生。

[病因]

原發(fā)性痛風 可能與維生素A不足和飼喂高蛋白食物有關或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謝紊亂所致。

繼發(fā)性痛風 由于其他疾病或藥物等引起。

上述兩種情況,均引起血中尿酸增高,尿酸沉積于結締組織、關節(jié)、引起白細胞反應和浸潤。白細胞釋放出一些酶,使局部發(fā)生急性炎癥,產生紅腫和疼痛。尿酸沉積于腎臟引起腎功能不全。

[癥狀]

急性期多于趾、腕、伊關節(jié)等發(fā)生腫脹,溫熱,疼痛,并伴有體溫升高,白細胞數(shù)增多,血沉增快礙癥狀。經過數(shù)天或數(shù)周自行消退,以后反復發(fā)作并轉入慢性期。

慢性期可見受侵害關節(jié)腫大、肥厚、僵硬和畸形。有的病例子關節(jié)周圍出現(xiàn)痛風石,如破潰可形成瘺管并排出白色尿酸鹽結晶。常并發(fā)尿路結石、尿路阻塞,引起腎功能衰竭。血清尿酸濃度增高。

X線檢查可見關節(jié)面附近骨倔出現(xiàn)圓形或不規(guī)則缺損。

[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和X線檢查,可以診斷。必要時可傷活檢找出痛風石中尿酸鹽結晶,或用秋水仙素作診斷性治療。

[治療]

急性發(fā)作期的治療 可用抗炎藥物。

秋水仙素:能抑制白細胞的轉移.減輕炎癥反應。首次口服05mg,繼而每1~2小時服03mg,直至癥狀好轉或出現(xiàn)嘔吐、腹瀉時為止。

痛風寧:口服10mgkg,第一天3次,以后每天一次; 消炎痛:首次口服3mg,繼之每6小時1020mg。

保泰松:首次劑量0102g,以后每6小時服01g,至癥狀好轉后減為005g,每天3次。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使用長效ACTH膠劑5~l0U,肌肉注射。

慢性期和發(fā)作間期的治療 目的是防止急性發(fā)作和腎結石形成。

調整飲食:飼喂含維生素A豐富的和低蛋白食物。

排尿酸藥:按苯磺胺,首次劑量口服025g,每天2次,在10天內劑量漸增至每次05g,每天2次,明顯腎功能衰竭忌用。苯磺唑酮,開始劑量為每次50mg,每天2次,在10天內漸增至100mg,每天3次。

抑制尿酸合成藥:常用有異嘌呤醇,初用每次50mg,每天3次,以后漸增至每次l 00m8,每天3次。可與秋水仙素同時應用。

手術切除:如有痛風結石,可進行手術切除。


硫胺素缺乏癥

硫胺素(VBl)缺乏癥系因組織中缺乏硫胺素所致。臨床上以出現(xiàn)神經癥狀為特征。

[病因]

攝入不足 硫胺素在新鮮蔬菜、米糠、麥麩、豆類、瘦肉、酵母中含量較多。成年犬對硫胺素日需要量為0044mg/kg,仔犬為0022mgkg,如果攝入量不足,可引起硫胺素缺乏癥。

硫胺素被破壞 食物中的硫胺素被硫胺酶或某些藥物(氨丙啉)、植物、細菌、真菌及凍魚產生的拮抗物所破壞,亦可發(fā)生硫胺素缺乏癥。

[癥狀]

在幼犬主要呈水腫型(相當于人的心血管腳氣病),表現(xiàn)前肢(特別是腕部)腫脹,脈搏加快,心臟擴張,幾天內因心力衰竭而死亡。老齡犬則呈神經型(與人的腳氣病多發(fā)性神經炎相似),表現(xiàn)共濟失調,呈雞跛步樣,病未期出現(xiàn)后軀、四肢軸聲帶麻痹,發(fā)聲喪失,有時驚厥倒地,角弓反張。

[診斷]

根據(jù)飼養(yǎng)病史和臨床特征,可以初步建立診斷,但若進行血液檢查發(fā)現(xiàn)硫胺素水平下降和丙酮酸水平增高,才能確診。

[防治]

食物中添加酵母、米湯、牛奶、瘦肉,??深A防本病的發(fā)生。

對臨床病例可口服硫胺素20mg,每天3次。嚴重病例,則應肌肉注射丙硫胺15mg或呋喃硫胺20mg,10天后改為口服。心力衰竭者,應及早治療。



煙酸缺乏癥

煙酸(VB5、VPP)缺乏癥又稱癩皮病、黑舌病。以皮炎、腹瀉和神經癥狀為特征。

[病因]

煙酸存在于許多動物性產品(魚、肉、乳中)。成年犬日需要量0.5mgkg,仔犬為025mgkg,當飼喂動物性食物很少時,有可能發(fā)生煙酸缺乏癥。

[癥狀]

病犬皮膚粗糙,發(fā)生紅斑,有滲出液,并形成干燥性黑痂。最主要癥狀是呈現(xiàn)黑舌病。食欲不振,口渴,口腔粘膜潮紅,舌粘膜有典型的紅色至暗藍色的色素沉著。唇、頰粘膜形成密集的膿胞,乃至發(fā)生潰瘍、出血和壞死??谇粣撼?,并流出粘稠而有臭味的唾液。病初體溫升高,步樣蹣珊,有時發(fā)生痙攣或腹瀉。血液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惡性貧血型的大紅細胞性高色素性貧血。

[診斷]

血液檢查煙酸含量下降及貧血,可作為診斷參考。

[防治]

嚴重病例,口服煙酰胺50100mg,每天3次,24小時內可使癥狀明顯好轉。

  為預防本病,可在食物配方中適當添加些動物性飼料。

維生素C缺乏癥

維生素C(抗壞血酸)缺乏可引起壞血病,以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和骨骼變形為特征。

[病因]

維生素C含于新鮮蔬菜,蕃茄,果類,動物的肝、腎等食物中,犬自身也能合成所需要的維生素C,故一般情況下不會發(fā)生缺乏。 但由于妊娠、泌乳對維生素C需要量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時,對維生素C消耗增多;胃腸疾病和肝臟疾病時對維生素C吸收和合成減少;烹煮過久以致維生素C破壞過多等因素,都可造成維生素C缺乏。

[癥狀]

生長緩慢,體重下降,心搏過速,粘膜和皮膚出血,糞便及尿液中常混有血液。齒齦紫紅、腫脹、光滑而脆弱,常繼發(fā)感染,形成潰瘍、四肢疼痛,長骨骨骺端腫脹。

[診斷]

根據(jù)毛細血管脆弱和骨骼變形,可建立初步診斷。X線檢查見骨質疏松、長骨骨骺端先期鈣化帶變密增厚、骨皮質變薄、骨小梁細小等, 有助于確診。

尿液中維生素C減少,可作為診斷依據(jù)。用維生素C作診斷性治療,如迅速見效,就可確診。臨床上須注意與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癲或佝僂病相鑒別。

[治療]

病因治療 除去各種可能導致維生素C缺乏的誘因,飼喂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改進烹煮方法。

特效治療 口服維生素C150~300mg,每天3次。必要時可靜脈注射

100~200mg,每天一次。

對癥治療 有貧血者可給予鐵制劑或輸血。四肢跛行可應用消炎鎮(zhèn)痛劑。

佝僂病

[ ]

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其主要發(fā)病原因,飼料中鈣、磷不足或比例不當,也是佝僂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冬季出生的舍飼犬,往往由于運動場狹小,運動不足,缺乏陽光照射,容易發(fā)生本病。

[診斷要點]

病犬喜臥、異嗜。最引人注目的癥狀是骨骼變形,骨端腫脹,常見于膝,腕、跗及系關節(jié)。肋骨和肋軟骨結合部呈念珠狀腫脹,四肢骨骼彎曲,呈內弧(O)或外弧(X)肢勢,病犬站立時,四肢頻頻交換負重。頭骨,鼻骨腫胺,硬腭突出,肋骨扁平,胸廓狹窄。體溫、脈搏、呼吸一般無變化。 根據(jù)關節(jié)腫大及異常姿勢,不難診斷。

[防治措施]

(1)藥物治療;應早期應用維生素D制劑,如飼料中添加魚肝油,內服日量為400單位/千克體重。維生素D2膠性鈣注射液(骨化醇膠性鈣注射液),犬的用量為025萬~05萬單位/次,肌肉或皮下注射。如用維生素D3注射液時,以1500 3000單位/千克體重·次作肌肉注射。還可應用鈣制劑,如沉降碳酸鈣內服054/次,或乳酸鈣內服052/次。也可靜脈注射10%氯化鈣或10%葡萄糖酸鈣液。

(2)加強飼養(yǎng)管理:應給妊娠母犬及哺乳母犬以全價飼料,經常補給鈣。幼犬要加強室外鍛煉,增加陽光照射的時間,積極防治幼犬的胃腸病。

蛋白質缺乏癥

蛋白質缺乏癥亦稱低蛋白血癥,以血漿蛋白減少、膠體滲透壓降低、全身性水腫為特征。

[病因]

蛋白質缺乏癥大多數(shù)繼發(fā)于其他疾病。

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 如食道狹窄、慢性腹瀉等。

蛋白質消耗過多 如大量失血、嚴重燒傷、熱性疾病、惡性腫瘤、惡病質、胸膜炎、腹膜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等。

蛋白質合成漳礙 見于肝臟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等。

[癥狀]

病犬表現(xiàn)消瘦,被毛粗剛,體重減輕,發(fā)育停止。食欲不振,可視粘膜蒼白,血壓下降。嚴重者出現(xiàn)全身性水腫。抵抗力下降,容易發(fā)生繼發(fā)性感染。

[診斷]

成年犬血漿總蛋白質含量為53~75g%,白蛋白為3~48g%。如果血漿總蛋白降低至5g%以下,白蛋白降低至3g%以下,可認為蛋白質缺乏。由于常伴發(fā)貧血,放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減少。

[治療]

病因治療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是治療本病的根本方法。

食餌療法 給予富于蛋白質和高熱量的食物,如豆?jié){、牛奶、魚、肉、蛋類等,可按2~3gkg/日供給蛋白質。有腹瀉者食量應緩慢增加,以免導致消化不良。對水腫比較嚴重的病例,可暫時限制給予食鹽。

補充氨基酸制劑 根據(jù)病情,可適當?shù)亟o予氨基酸制劑、維生素、葡萄搪、水解蛋白等。

輸血 對于嚴重貧血者應進行輸血


低血糖癥

低血糖癥是一種血糖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而發(fā)生的癥侯群。臨床上以出現(xiàn)神經癥狀為特征。

[病因]

主要原因是胰島素分泌過多(如胰島細胞瘤)、肝臟葡萄糖貯藏及轉化障礙(如脂肪肝、肝硬化),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腦垂體機能不全、中樞神經調節(jié)失常、惡病質等因素,可引起低血糖癥。

[癥狀]

全身虛弱無力,出現(xiàn)陣發(fā)性神經癥狀,肌肉痙攣,運動共濟失調,常引起失明;

[診斷]

血糖值降低(50mg%以下)、血漿中胰島素濃度升高(54μUml),但胰島細胞瘤以外的原因所致的低血糖癥,胰島素濃度正?;蚱汀A硗?/font>,葡萄糖耐量試驗對本病具有較高的診斷意義。

臨床上應注意與癲癇、腦膿腫、鉛中毒、犬瘟熱等鑒別。

[治療]

加強營養(yǎng),給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飼料。為提高血糖濃度,可使用二氮嗪(10-40mgkg)或糖皮質激素。 若為胰島索細胞瘤引起的低血糖癥,可將胰島摘除




肥胖癥是指由于代謝障礙而引起的脂肪過度蓄積。由于脂肪蓄積過多,引起運動障礙、機能障礙時。可認為是一種疾病。

[病因]

外因性因素 主要由于攝取脂肪、碳水化合物過多或運動不足而引起。

內因性因素內分泌機能障礙,如腦下垂體、甲狀腺、松果體、生殖腺等機能減退或胰島素分泌過多,可發(fā)生肥胖癥。

[癥狀]

體軀圓形豐滿,皮下脂肪豐富,體力減弱,容易疲勞,不耐熱。輕度肥胖癥有時出現(xiàn)消化不良,性欲降低和皮炎。高度肥胖癥,因其脂肪心,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悸動亢進,脈搏增數(shù)。又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可繼發(fā)肝、腎或胰臟的機能障礙。

[防治]

飼喂高蛋白、低破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食物通常是有效的,并且要逐漸增加運動量。

因甲狀腺機能減退而引起的腮胖癥,為增加基礎代謝,可口服甲狀腺素浸膏30mg,每天2次,根據(jù)反應情況,可逐漸增量,但不能超過300mg。因生殖腺機能減退者,可肌肉注射己烯雌酚01~05mg或丙酸睪丸酮25~50mg。當代謝機能降低時,可內服或皮下注射硫酸苯異丙胺04~06mgkg。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8 00: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