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用油脂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其代謝能價值。近年的研究表明,原來的代謝能體系低估了油脂的能量價值,主要是油脂具有“額外熱能效應(yīng)”和“額外代謝效應(yīng)”。額外熱能效應(yīng)是指飼料合成體內(nèi)脂肪時所需的能量相對較少,但油脂卻能提供較高的凈能值。額外代謝效應(yīng)是指消化飼料養(yǎng)分時所出現(xiàn)的正效應(yīng),因此油脂可以改善飼料報酬。Mattos提示,添加脂肪提高整個日糧的代謝能,是由于降低了飼料在食道中的通過速度,食糜在消化道中通過時間的延長使日糧的消化和吸收利用變得更完全。所以,添加油脂可以提高日糧的能量價值實際上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油脂本身固有的高能量,易吸收,易利用的特性,二是油脂提高了日糧其它組分的能量利用。
另外,Degroote在肉雞試驗中證實油脂的代謝能轉(zhuǎn)化為凈能(NE)的效率也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的轉(zhuǎn)化效率高,油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的ME轉(zhuǎn)化為NE的效率分別為88%、78%和61%。
不同油脂的代謝能價值是不同的(見表1和表2),其差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油脂組成的差異
脂肪組成的差異造成油脂的消化率不同。一般地,碳鏈越短的脂肪酸越容易吸收,不飽和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容易吸收。Ketels等(1989)指出,在影響脂肪代謝能值的各因素中,75%的影響程度都來自于脂肪的化學(xué)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越高,代謝能值越高,當(dāng)不飽和脂肪酸(U)和飽和脂肪酸(S)兩者的比值(U/S)接近4時,代謝能值達到最大值。
2 測定油脂能量價值的試驗中,油脂占日糧比例的差異 一般地,日糧中的脂肪添加比例增加,則油脂的代謝能值增加幅度減少。
表1 不同油脂對肉雞的代謝能值 MJ/kg油脂 | 代謝能 | 試驗方法 | 大豆油 | 34.99~36.16 | MEn | 棕櫚油 | 32.22 | TME | 玉米油 | 40.29~45.19 | MEn | 葵花油 | 40.37 | MEn | 牛油 | 30.38~32.52 | MEn | 豬油 | 38.10~41.19 | MEn | 家禽油 | 36.05~42.57 | MEn | 魚油 | 26.96 | MEn | 椰子油 | 36.83 | MEn | 混合油(牛油,豆油) | 33.90~36.87 | MEn | 混合油(牛油,菜籽油) | 36.41 | TME | 混合油(牛油,玉米油) | 40.00 | TME | 混合油(豬油,菜籽油) | 41.80 | TME |
注:1.資料來源于NRC(1994)家禽營養(yǎng)需要;
2.MEn為氮校正代謝能,TME為真代謝能
3.MEn=食入總能-排泄物總能-(食入總氮量-排泄物總氮量)×34.4
TME=食入總能-排泄物總能-(代謝糞能+內(nèi)源尿能)
3 測定方法的差異
一般測定代謝能的方法有四種:表觀代謝能,氮校正表觀代謝能,真代謝能和氮校正真代謝能。其中應(yīng)用最多的是氮校正表觀代謝能(MEn)和真代謝能(TME)。
4 不同油脂樣本的有效成分
有些油脂含有不同比例的不皂化物,在實際使用油脂時,采用油脂的代謝能值不要直接參考表中推薦的數(shù)值,必須考慮油脂的雜質(zhì)含量,雜質(zhì)含量每增加1%,代謝能值大約減少0.26MJ/kg(NRA),合格的油脂產(chǎn)品的不含能量的成分比例分別為:棕櫚油4%,大豆油5.2%,牛油7%,魚油 10.2%,飼用混合油8.6%。
5 不同動物的差異 從表中可以看出,豬和雞對油脂的能量的利用是不同的,一般地,飼用油脂應(yīng)用于肉雞的能量價值高于豬。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xué)習(xí),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