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日本乙型腦炎又名流行性乙型腦炎,本病為人畜共患傳染病。豬乙型腦炎主要表現為高熱、流產、死胎和公豬睪丸炎。
病原 乙型腦炎病毒屬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日本腦炎亞屬,是一種小的球形單股RNA病毒。1948~1950年日本學者先后從豬流產胎兒和母豬腦組織中分離出日本腦炎病毒,并用病毒感染懷孕母豬引起死亡和流產。
流行特點 日本乙型腦炎為人畜共患傳染病,與甲型腦炎在病原和其他方面均有不同。乙型腦炎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即可以不經過人類而在自然界自行循環(huán)流行傳播。多數認為,是由蚊蟲叮咬傳播病毒引起,有較明顯季節(jié)性,即在夏末初秋多發(fā)。
臨床癥狀 豬只感染乙腦時,臨床上幾乎沒有腦炎癥狀的病例。仔豬有神經癥狀。仔豬突然發(fā)病,發(fā)燒40~41攝氏度,呈稽留熱,持續(xù)幾天或十幾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關節(jié)炎狀。成年豬感染多呈隱性而不表現臨床癥狀。妊娠母豬主要癥狀是流產或早產,胎兒多是死胎,胎兒大小不等,或為木乃伊胎。。臨近產期早產的胎兒,雖是活的,但因極度衰弱而死亡。按預產期分娩的仔豬中,既有死胎和木乃伊,也有活的正常仔豬,但生后不久便出現全身痙攣抽搐,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很快死亡。母豬產前的癥狀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好臥嗜唾,不愿站立和走動??视黾?,尿黃糞干,可視粘膜潮紅。產后有的癥狀減輕,逐漸恢復正常,有的反而加重,胎衣不下,從陰道流出紅白粘液。公豬睪丸腫脹,多是一側性。病豬精神食欲無大變化,一般轉歸良好。
病變 主要表現死胎皮下呈彌漫性水腫。全身肌肉如“熟肉樣”,胸腹腔積液,實質器官水腫,小點狀出血。腎與心外膜出血尤為明顯。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腦水腫,腦膜、脊髓膜小點出血,肝脾壞死。
防治
1.該病的防制,要定期驅蚊、虱等昆蟲和體外寄生蟲,切斷傳播媒介。
2.豬接種乙型腦炎疫苗。在疫區(qū)或疫場曾試用日本乙型腦炎病毒疫苗,于流行期前1個月免疫,4日齡以上至2歲的后備母豬都可注射,免疫后1個月產生堅強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產或公豬患睪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機能障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