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滴蟲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5-11 14:2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滴蟲病為胎兒三毛滴蟲寄生于牛生殖器官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OIE將其列為B類疫病。
  1 病原學
  胎兒三毛滴蟲為一種鞭毛蟲,屬毛滴目、毛滴蟲科、三毛滴蟲屬。是一種有鞭毛、呈梨子狀的真核原生動物。具有三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及波動膜,體長約8~18微米、寬4~9微米,呈活潑的蛇形運動,以縱分裂方式繁殖。蟲體主要存在于母牛陰道和子宮內、公牛的包皮腔、陰莖黏膜和輸精管等處,胎兒的胃和體腔內、胎盤和胎液中,均有大量蟲體。蟲體以黏液、黏膜碎片、紅細胞等為食,經胞口攝人體內,或以內滲方式吸取營養(yǎng)?! ?
  胎兒三毛滴蟲對外界抵抗力較弱,對熱敏感,但對冷的耐受性較強,大部分消毒藥很容易殺滅該病原。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發(fā)病動物和帶蟲動物。
  通過交配感染,患病公?;驇x公牛在本病的傳播上起主要作用。多發(fā)生于配種季節(jié)。帶蟲精液或沾有蟲體輸精器械,在人工授精時也能引起感染。
  3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母牛感染后1~2天,陰道發(fā)生紅腫,1~2周后,自陰道流出絮狀灰白色的分泌物;同時在陰道黏膜上出現疹樣的毛滴蟲性結節(jié)。當子宮發(fā)生化膿性炎癥時,體溫升高,泌乳量顯著下降。懷孕后不久,胎兒死亡并流產。公牛于感染后12天,包皮腫脹,分泌大量膿性物,陰莖黏膜上出現紅色小結節(jié)。
  4 診斷
  4.1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4.2 實驗室診斷
  病原學檢查:對臨床上可疑的病畜應采集陰道排出物、包皮分泌物等做壓滴標本檢查活蟲體。也可制成涂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后油鏡下檢查。
  5 防治
  引進種公牛時要做好檢疫工作。淘汰陽性種公牛,推廣人工授精,定期檢查公牛精液。治療可用1/600盧戈氏液、1%鉀皂液、魚石脂液、2%紅汞液洗滌患部,或結合應用甲硝達唑(又稱滅滴靈)靜脈注射。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7 04:3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