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jié)泌乳母豬的營養(yǎng)與管理要點
絲竹子
母豬對熱應激很敏感,因為其軀體較大,代謝率較高(Lynch,1977),并且缺乏功能性汗腺因而無法通過蒸發(fā)過程散發(fā)體熱。大量的科學試驗表明,泌乳母豬適宜的環(huán)境氣溫在l5℃~22℃范圍。而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從5月到11月期間,白天氣溫一般都高于25℃~35℃。因此,南方泌乳母豬常常處于高于其適溫區(qū)上限的環(huán)境溫度中,而長時間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母豬的性能和健康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高溫環(huán)境會使泌乳期自主采食量降低將近50%(Barb等,1991;Messias de Braganca等,1998;Quiniou和Noblet,1999)。泌乳期母豬采食量低,一方面影響母豬自身健康和性能,如母豬失重嚴重,延遲再發(fā)請,乳房炎發(fā)病率提高等,這些都會導致母豬使用年限減少;另一方面,由于泌乳量低,使得乳豬吮乳不足,其生長性能和抗病力均下降,這給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本文根據(jù)國內(nèi)外一些抗熱應激的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公司服務南方豬場的一些經(jīng)驗,總結出了一些關于緩解高溫對泌乳母豬影響的一些營養(yǎng)與管理措施,現(xiàn)就其要點簡介如下,以供參考。
1 提高飼料營養(yǎng)水平與品質(zhì)
高溫對母豬采食量影響很大,配合飼料要選用適口性佳,新鮮優(yōu)質(zhì)的原料。同時,在高溫季節(jié)必須調(diào)整配方,提高配合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使得母豬能盡可能采食更多的營養(yǎng)素。建議提高代謝能至3.2兆卡/千克以上,粗蛋白18%,賴氨酸1%,鈣和磷的比例1.20~1.40:1。
為提高能量濃度可添加5%以內(nèi)新鮮油脂,適當降低高纖維原料配比,控制飼糧粗纖維水平,以減少體增熱的產(chǎn)生。蛋白原料應該多樣性,建議添加2%~5%的優(yōu)質(zhì)魚粉,2%左右的菌體蛋白(如酵母蛋白、SCP等),其余用植物蛋白。 另外,在飼料中額外補充VC(400mg/kg)和VE(200IU/kg),小蘇打(0.2%~1%),吡啶羧酸鉻200-300mg/噸等均有助于緩解熱應激對母豬的影響。如果有條件的豬場,在高溫季節(jié)為泌乳母豬每日提供1~3公斤青飼料,有益于緩解母豬熱應激、和提高泌乳性能。
2 重視乳豬教槽、實施早期斷奶
高溫季節(jié),母豬采食量低,泌乳量下降,乳豬到了豬場既定的斷奶日齡時,體重往往偏小,因此很多豬場的做法是延長哺乳期,以提高斷奶重。這種做法對小豬有利,但對母豬危害極大??偨YSchoenderr等(1989)和 Vidal(1991)的研究表明高溫會導致母豬失重增加,但是實施22日齡斷奶的母豬失重明顯比實施27日齡斷奶母豬的少。 另一項研究表明,母豬從泌乳第9天起處于30℃的環(huán)境中,與處于22℃的相比,血清促黃體生成素(LH)平均水平未受影響,但第24天時LH脈沖頻率降低(Barb等,2001)。這或許說明高溫季節(jié)斷奶日齡低于24日齡,對母豬影響較小。
母豬泌乳量少,乳豬吃乳不足,抗病力下降,又要實施早期斷奶,對于乳豬成活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選用優(yōu)質(zhì)教槽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優(yōu)質(zhì)教槽料一方面可以部分彌補乳豬食乳之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乳豬腸道得到鍛煉,有利于斷奶后仔豬適應固體飼料,減少斷奶應激。其實加強乳豬教槽,不緊對乳豬有利,而且對泌乳母豬同樣有利。Azain(1996)研究比較了清涼和炎熱條件下,教槽與不教槽對仔豬和母豬的影響情況,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由表1可知,教槽可以提高仔豬斷奶重和減少母豬體損失和背膘損失,尤其是在炎熱條件下,這種作用更為明顯。炎熱條件下加強教槽,仔豬斷奶重、生長速度與清涼條件不教槽時持平,而母豬體損失比炎熱不教槽組明顯減少。
表1補飼及季節(jié)對仔豬和母豬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Azain,1996)
季節(jié)處理 |
清 涼 |
炎 熱 |
母豬每日采食量(kg/d)
代乳料采食量(L/21d)
仔豬初生體重(kg)
仔豬斷奶體重(kg)
仔豬生長速度(g/d)
仔豬窩斷奶體重(kg)
母豬體重損失(kg)
母豬背膘損失(mm) |
對照組
5.8
--
1.39
6.10
224
58.0
7.6
1.3 |
教槽組
5.8
2.92
1.14
6.62
247
62.9
9.3
0.3 |
對照組
3.7
--
1.57
5.00
163
46.5
15.8
2.0 |
教槽組
3.7
9.27
1.44
6.18
226
59.3
10.3
1.9 |
|
|
|
|
|
3 改善豬舍環(huán)境
3.1豬舍的位置及取向
豬舍應選擇在地勢高、地形寬敞、通風良好的地方。一般為東西走向,可根據(jù)地理位置的不同,南偏東或西10℃,以避免陽光直射豬舍內(nèi)。
3.2使用天棚和白色屋頂
豬舍上部應設有天棚,以加強隔熱和通風;屋頂要涂成白色或淺色,以防止太陽輻射,常用的材料有鍍鋅板,可使舍內(nèi)溫度下降2℃左右。其實,在房頂鋪蓋一層厚厚的稻草和其他秸稈,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熱效果,鋪草時注意捆扎牢固,以免被大風吹散。
3.3植樹綠化,改善場區(qū)小氣候
在豬舍周圍應種植爬山虎、葡萄等藤蔓攀援植物,或栽種高大的落葉喬木,其樹葉可以遮陽,場區(qū)種植牧草,以減少水泥地面所占比例。注意高大喬木的樹枝部分要高于豬舍,低于豬舍部分應剪掉,以免影響豬場的整體通風效果。
3.4 加強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是提高蒸發(fā)散熱、降低舍溫的有效手段,應經(jīng)常打開窗戶或在豬舍安裝電風扇、換氣扇、鼓風機等通風設備,造成豬舍空氣流動,以使豬舍通風換氣,提高空氣質(zhì)量。
3.5屋頂采用噴淋降溫
在屋頂噴水降溫,以減少熱輻射。一般滴水應選擇在空氣干燥時進行,可降低溫度3-- 4℃。當舍溫在30℃上.至少每小時噴淋降溫2次。
3.6安裝水簾降溫
水簾降溫效果明顯,而且能保證豬舍空氣與外界的流動,是理想的降溫裝置。但是對于一般豬場來說,投資顯得較大。
4 調(diào)整飼喂時間與模式
Quinioun等(2000)研究指出,熱應激采食量的減少,是通過減少每日采食次數(shù),而非通過減少每次采食量和采食速度來實現(xiàn)的。簡言之,在熱應激條件下,豬表現(xiàn)出不愿意起來吃料,但是只要它起來吃料就會盡量吃足。因此,我們必須要改變飼喂的時間和投料模式來適應豬的這種變化。日喂料3-4次,喂料時間選擇在清晨與傍晚,夜間加喂一次。清晨和傍晚投料應該多投一點,保證豬當次采食要足夠。
另外,在整個泌乳期對母豬的投料量應符合母豬泌乳期內(nèi)的采食規(guī)律。圖1是我公司技術部選擇了21頭泌乳母豬在自由采食的情況下測定的每日采食量,然后繪制而成的。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母豬產(chǎn)完仔的第一周,從第1天幾乎不吃料,然后逐漸上升,最后接近5公斤,第二周平穩(wěn)地保持了大于5公斤的采食量,而第三周采食量又持續(xù)上升并超過了6公斤(注:數(shù)據(jù)是2006年8月在欽州某豬場測定,飼料所用預混料為我公司哺乳料)。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這個采食規(guī)律,來合理地按周為單位制定飼喂量,即:第一周總喂量逐漸上升,第二周保持最大自由采食量恒定,第三周再加量(具體投料量應該根據(jù)各自豬場的情況制定,制定前可以做簡單的采食量測定)。
圖1 母豬產(chǎn)后自由采食趨勢圖(XXXX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濕拌料,料槽中的剩料務必在1.5小時之內(nèi)清除,防止剩料在料槽中變質(zhì)酸敗,影響母豬的下次采食。
5 供給充足清涼的飲用水
一般情況下,泌乳母豬采食料、水之比為l:3,高溫時可達l:4~5。很多豬場的豬其實飲水是不足的,通常是水源充足而豬飲水不足。我們得考慮這些影響著豬飲水狀況而又常被忽視的問題。一是要將飲水器安裝在母豬容易接近的位置;二是必須有適宜的水流速,流速不足,母豬沒等飲足水即躺下,會導致采食和泌乳量下降,加拿大要求水流速為1升/分。而美國發(fā)現(xiàn)水流速低于1升/分,會使母豬采食和泌乳量下降。瑞典對泌乳母豬飲水器推薦的水流量為3~4升/分;三是要知道鴨嘴式飲水器并不能確保每頭母豬得到充足的飲水(在瑞典一項調(diào)查表明有40%的豬場是這樣),有必要在飼槽補充飲水;四是無飲水器、用槽子供水時,則需經(jīng)常更換飲水,保證母豬隨時可喝到清涼的飲水;五是要注意飲水溫度。高溫下,母豬更愿意飲用涼水,然而,南方很多豬場的水管常常暴露或半暴露于空中,烈日照射會使得水管中水溫較高,豬不愿飲用。
6 采用滴水降溫
有定位欄的產(chǎn)房,可使用廢舊輸液裝置,掛于母豬頸部上方,控制水滴速度為3-5滴/分鐘,將水滴滴于母豬頸部,可以使母豬感受到清涼又不至于增加太大的濕度。McGlone等(1988)在母豬頭部和頸部滴上水滴以提高蒸發(fā)散熱,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能提高母豬采食量,減少體損失。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頸部滴水和鼻冷卻對泌乳母豬采食量和體重變化的影響(McGlone等,1988)
豬頸部滴水處理 |
豬鼻冷卻處理 |
采食量( Kg/d) |
體重變化(kg, 約28d) |
無
無
有
有 |
無
有
無
有 |
3.99
4.86
5.29
5.84 |
-19.8
-14.3
-10.8
-2.0 |
7 短期飼喂清熱類中草藥制劑
清熱類中草藥在南方有豐富的資源,短期通過飼料或飲水喂豬,可以緩解熱應激。劉鳳華等(2005)選用中草藥添加劑(主要由黃芩、益母草、女貞子、陳皮、淫羊藿、生地、玄參等組成)飼喂母豬,試驗期平均氣溫27.6℃-33.7℃,結果表明,母豬返情率均降低,斷乳至再發(fā)情的時間提前。清熱類中草藥有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連、黃柏、秦皮、梔子、夏枯草、淡竹葉、板藍根、穿心蓮、荷葉、青蒿、生地、黃芪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草藥的選擇必須要在中獸醫(yī)理論指導下根據(jù)豬場實際情況合理選用,配伍要合理,用量要恰當,同時必須考慮藥物搭配所產(chǎn)生的氣味與味道,以防豬拒食,另外,具有清熱功能的中藥不能長期添加,以防傷及豬之脾胃。
參考文獻(略)
[ 本帖最后由 sizhuzi 于 2008-7-21 17:5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