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9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防疫注射知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11-2 23:4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滅活苗和弱毒苗區(qū)別

1.活疫苗:

活疫苗可分為強毒活苗,弱毒活苗及異源毒活苗。強毒活苗存在散播病原的危險早已廢棄不用。異源活疫苗在豬病預防中很少使用。有些地方用豬瘟活疫苗預防牛病毒性腹瀉,目前廣泛使用的是弱毒活疫苗。弱毒活疫苗的制苗毒株一般是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把免疫原性好的強毒力毒株致弱而保留原來的免疫原性:目前全國使用的豬瘟活疫苗(c株)系強毒株通過兔體連續(xù)傳代而獲得,豬偽狂犬基因缺失毒株是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缺失強毒毒力基因(TK)及一些非必須基因(gG-及gE-)而獲得。

2.活疫苗的優(yōu)缺點:

2.1優(yōu)點:

2.1.1一次接種免疫劑量小。

2.1.2免疫力堅強而且較持久,產生免疫力快(一般3—7天可產生一定免疫力),并可促進機體細胞免疫反應。部分疫苗有緊急預防的功效,如豬瘟活苗、偽狂犬活疫苗、豬呼吸與繁殖綜合癥活疫苗等。

2.1.3可仿自然感染的途徑接種,可產生全身及局部抗體。

2.1.4局部地區(qū)密集接種可消滅某些傳染病,如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利用豬瘟活疫苗及偽狂犬基因缺失活疫苗有計劃的預防接種,配合其它措施已有效的消滅豬瘟和控制偽狂犬病。

2.2缺點:

2.2.1有些疫苗毒株不穩(wěn)定存在返祖、返強的可能,目前我國還沒有弱毒活苗毒株返強的報道。但在丹麥發(fā)現(xiàn)了豬呼吸與繁殖綜合癥活疫苗弱毒株返強的報道。

2.2.2疫苗中可能污染其它病原。

2.2.3可能構成自然散毒。

2.2.4毒力偏強的毒株可能引發(fā)一些接種反應。

2.2.5活疫苗均需冷凍真空干燥,需在低溫條件下貯存及運輸。

2.2.6母源抗體干擾疫苗保護力抗體的產生。

2.2.7抗體水平不太整齊。

2.2.8細菌活苗接種一般需要佐劑類稀釋液,有些病毒性活苗需用專用稀釋液。如:偽狂犬活苗,乙型腦炎活苗及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活苗等。

3.滅活苗:

選用免疫原性好的毒株(一般是強毒毒株、有的選用弱毒力毒株)經過人工大量繁殖,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滅活最后使病原體失去毒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

4.滅活疫苗的優(yōu)缺點:

4.1優(yōu)點:

4.1.1疫苗穩(wěn)定,安全性好。 

4.1.2油乳劑滅活苗免疫維持期較長。

4.1.3貯藏及運輸要求不高(2—8℃的陰暗、避光環(huán)境)。

4.1.4使用方便,不需稀釋,直接使用,接種前疫苗應恢復到常溫并充分搖勻。一般采取肌注方法接種。

4.1.5制苗毒株易獲取,便于制備多聯(lián)苗及多價苗。

4.1.6抗體水平較整齊。

4.2缺點:

4.2.1用量較大,需多次接種。

4.2.2產生免疫保護力時間較長(需7—14天)

4.2.3需要注射,油乳劑苗接種外血源品系豬接種反應率較高。

4.2.4難以產生局部免疫力,緊急預防接種效果不好。

4.2.5抗原需量大,濃度高,制作工藝復雜。

自家疫苗:一般是從病畜分離的病原體經人工繁殖后滅活制成或利用病畜組織研磨滅活制成。自家疫苗往往是供一些特大型養(yǎng)殖場及局部區(qū)域流行特殊疫病時預防接種。自家疫苗生產、使用區(qū)域、時限都有很大局限性。在特定場,特定區(qū)域某些疫病無商品疫苗供應時自家疫苗不失為控制傳染病的有力武器。

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均是預防動物疫病的有利武器。它們有各自的特色及優(yōu)缺點,相互不能代替。從我國動物疫苗研究、生產、使用發(fā)展情況看:上世紀前半個世紀主要是滅活苗及部分活苗。六十年代廣泛開展弱毒活疫苗的研究與應用,取得成效。目前由于豬病種類增加、流行也有一些新的變化,活疫苗和滅活疫苗的使用估計將會長期并存,有些疫病既有滅活苗又有活疫苗。選用何種疫苗不僅應依據疫病及疫苗自身特點還應依據豬場疫病發(fā)生流行情況及防疫目標而定。

二、免疫失敗及其原因

    疫苗注射后,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豬仍然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亞臨床感染或持續(xù)感染.這種情況我們稱為免疫失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 疫苗自身原因:

    1.1疫苗自身抗原含量不足, 如:豬瘟細胞苗每頭份含毒量應不低于750RID(免體感染量);豬丹毒活苗每頭份含活菌不低于5億(G4T10株):

    1.2疫苗中污染了其它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活苗)。

    如:豬瘟兔化弱毒苗是用牛睪丸細胞生產的,培養(yǎng)過程一般需加小牛血清,如果加入的小牛血清中不慎污染了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就會影響疫苗免疫效果,干擾或抑制抗體的產生,所以豬瘟兔化弱毒苗生產過程中間監(jiān)測和成品檢驗都需對牛病毒性腹瀉病毒進行監(jiān)測;

    1.3用強毒株生產的滅活疫苗滅活不徹底;

    1.4免疫佐劑配置(選用)不當等。

    2、疫苗使用及保存運輸方面的原因:

    2.1正確實施免疫接種:不同品種、不同制劑類型疫苗接種方法不同。喘氣病活疫苗應采取胸腔注射,傳染性胃腸炎疫苗應后海穴注射,偽狂犬活疫苗(基因缺失苗)既可肌注也可滴鼻(仔豬),一般注射免疫接種部位是耳后頸部肌肉,斷奶前仔豬一般使用9號針頭,斷奶后仔豬一般使用12號針頭,針頭長度以2 5—40mm為宜,避免把疫苗注射到脂肪層。

    2.2合理使用稀釋液:有些活疫苗應采用專用稀釋液.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偽狂犬活苗、乙型腦炎應使用專用稀釋液稀釋、細菌性活疫苗一般用鋁膠生理鹽水稀釋。滅活疫苗注射前疫苗宜恢復到常溫。自配稀釋液的溫度、PH值等都應符合相關標準,不得含任何消毒離子。

    2.3母豬免疫不科學:懷孕母豬免疫豬瘟活疫苗易引發(fā)仔豬先天免疫耐受,后備母豬應在配種前接種繁殖障礙類疫病疫苗,經產母豬應根據疫苗的特點及接種的目的在配種前或懷孕期實施接種。如仔豬大腸桿菌三價滅活疫苗一般是在產前45天和1 5天兩次接種,目的是讓仔豬在食到初乳后能獲得較高的母源抗體。

    2.9 所有活疫苗都應在冷凍條件下保存運輸:

2.5所有滅活疫苗均需在2—8℃的環(huán)境下貯藏及運輸,嚴禁凍結。

3、豬機體的原因:

    除了上面提到的疫苗質量、保存、運輸、使用不當等諸多因素外,目前免疫失敗最主要的原因還必須從豬機體本身來考慮。特別是免疫抑制病的出現(xiàn),如豬繁殖及呼吸綜合癥(藍耳病PRRS)及圓環(huán)病毒II型引起的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癥(P M W S)等,對豬免疫功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外營養(yǎng)失調、藥物、毒素、環(huán)境應激等都可影響免疫效果。最后出現(xiàn)打了預防針仍然發(fā)病的情況。

機體本身影響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有:

3.1 豬一旦感染藍耳病(PRRS)、偽狂犬病(PR)、細小病毒(PPV)、或混合感染以上病毒后都可影響豬瘟免疫效果,這是目前養(yǎng)豬生產上很重要的問題。豬瘟免疫的效果不好,豬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繼發(fā)或混感其它疫病,從而出現(xiàn)  臨床發(fā)病。

    3.2維生素或微量元素某些成份的不足或過多均可導致機體功能受損,降低豬只免疫功能。

3.3細菌毒素、重金屬、農藥嚴重殘留損傷免疫系統(tǒng)引起免疫抑制,使豬只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特別是一些條件性病原,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等:

3.4接種期間使用了免疫抑制藥物。如:地塞咪松、氯霉素等導致免疫抑制。細菌性活苗接種前后使用抗菌素也有類似作用;

    3.5過冷、過熱、擁擠、斷奶、運輸、驚恐等引起的應激都可影響機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

    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抗體干擾及同時注射多種疫苗引致的相互干擾,往往使免疫達不到應有預期效果。集約化豬場應有根據本地本場抗體監(jiān)測及疫病流行實際情況而制訂的科學的個性化免疫程序。

總之疫苗質量、保存、運輸、使用不當、豬機體狀況、疫病感染與否、應激、營養(yǎng)、中毒等多種因素都可引致免疫失敗。因此疫苗接種產生良好免疫應答的最基本前提條件是:豬只健康,給豬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生長環(huán)境非常重要。接種疫苗是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單純依賴疫苗接種就期望得到1 0 0%的保護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只有實施綜合防制措施,加強飼養(yǎng)管理才能更充分發(fā)揮疫苗的作用,避免免疫失敗。

三、疫苗接種反應及其原因

    動物接種疫苗后有時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減食、體溫升高、嘔吐、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死亡等接種反應。造成疫苗接種反應的原因較多.如:疫苗本身的因素,疫苗使用不當,動物自身的因素等。

    1.疫苗方面的原因

    1.1疫苗毒株毒力偏強。弱毒株的培育,既要考慮保持其免疫原性又要充分減低其毒力,有時往往二者難以兼顧。如豬丹毒活疫苗制備可以選用G4T 10株也可選用GC 42株。G4T 10株比GC42毒力稍強、免疫原性也較優(yōu)。用G4T10生產的豬三聯(lián)苗、豬瘟丹毒二聯(lián)苗接種某些豬群引發(fā)的接種反應高于用GC42毒株生產的疫苗。

    1.2 有些細菌在培養(yǎng)過程中會產生外毒素,脫毒不徹底。如:部分大腸桿菌苗、梭菌苗等。這就要求生產廠家注重脫毒工藝的更新和完善,以確保疫苗的安全性。

    1.3有一定毒力的活苗,在注重疫苗的效價時.也應充分注重疫苗的安全性。如:豬丹毒活疫苗、仔豬副傷寒活疫苗等。

    1.4 疫苗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

1.5部分滅活苗使用滅活劑用量超標。如甲醛、石碳酸用量超標,易造成

動物接種部位局部炎癥反應。強毒滅活疫苗滅活不徹底(使用滅活劑失效或實際有效成份含量不足等)。

    2. 疫苗使用方面的原因

    2.1沒按使用說明要求接種規(guī)定日齡的動物,如仔豬副傷寒活疫苗只能接種1月齡以上的豬。

2.2有些品種個別批次的苗接種方法有明確要求。如仔豬副傷寒活疫苗,注明只能口服接種的就不能用于肌注。

    2.3注射部位及接種器具均應消毒,接種器具可高壓消毒或煮沸消毒,煮沸消毒用水最好是軟水或在煮鍋中加入一塊紗布吸取沉淀物質。

    2.4發(fā)病和潛伏感染的動物及體弱動物接種疫苗時易誘發(fā)接種反應。

    2.5母豬發(fā)情期、懷孕期、臨產期接種某些種類的疫苗。    2.6有些種類的疫苗,不同使用方法也會引發(fā)不同的接

種反應。如:豬瘟乳兔組織苗不宜超免,若確需進行超免應

選用豬瘟細胞苗。

    3、動物方面的原因

    3.1體弱動物接種:體弱動物自身免疫機能下降,接種疫苗易引發(fā)接種反應。

    3.2發(fā)病動物接種:發(fā)病動物接種僅限于部分弱毒活疫苗緊急預防接種?;钜呙缃臃N產生保護力抗體快.同時可誘導干擾素產生。有時可以起到改善臨癥、臨床保護的作用。特別是豬瘟、藍耳病初發(fā)階段.弱毒活疫苗接種往往有很好

的效果。但病程后期及一些自身免疫機能與生理功能受到嚴重損傷的動物接種疫苗則可能產生嚴重接種反應.甚至死亡。滅活疫苗無緊急預防功效。

    3.3潛伏感染的動物接種:潛伏感染期的動物難以識別,接種疫苗易引起接種反應.有時并能引致發(fā)生相應疾病

3.4動物品種方面的原因:某些動物的品種接種疫苗易發(fā)生接種反應,一般情況地方品種接種反應率較低,外血緣品系接種反應率較高。

四、獸用生物制品使用一般注意事項

1.掌握本地區(qū)傳染病流行情況,應針對某些傳染病在流行季節(jié)之前或受疫病威脅地區(qū)的畜禽,進行預防。

2.預防前,應詳細了解被注射動物的品種及健康狀況。凡瘦弱、有慢性病、懷孕后期或飼養(yǎng)管理不良的畜(禽)不宜使用。

3.預防前,應了解當地有無疫情,有疫情時不宜使用。

4.使用前,應仔細查閱使用說明書與瓶簽是否相符,若不同,嚴禁使用并及時與廠方聯(lián)系。明確裝量、稀釋液、稀釋度、每頭劑量、使用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應嚴格遵守,以免影響效果,防止造成事故。

5.使用前,應了解藥品的生產日期,失效日期,儲運方法及時間,特別注意是否因高溫、日曬、凍結、長霉、過期等造成藥品失效的各種有關因素。凡瓶子有裂紋、瓶塞松動、油乳劑破乳以及藥品色澤物理性狀等與說明書不一致的藥品不得使用。

6.各種生物制品儲運溫度均應符合說明書要求,嚴防日曬及高溫,特別是凍干苗,要求低溫保存,稀釋后更易失效,用冷(冰)水降溫,亦應在四小時內用完(根據季節(jié)、地區(qū)而有所不同)。氫氧化鋁、生理鹽水等稀釋液及油乳劑苗不能凍結,否則,降低或失去效力。

7.預防注射過程應嚴格消毒,注射器應洗凈,煮沸,針頭應逐頭更換,更不得用同一注射器混用多種疫苗。吸藥時,絕不能用已給動物注射過的針頭吸取,可用一個滅菌針頭,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擠干的酒精棉花專供吸藥用,吸出的藥液不應再回注瓶內。吸藥前,應先除去封口的膠蠟,并用70%的酒精棉球擦凈消毒。注射部位應剪毛消毒,否則將引起感染等事故。免疫弱毒菌苗前后10天內不得使用含抗生素成分的飼料和添加劑等抗菌素及磺胺類等抗菌抑菌藥物。

8.液體疫苗使用前應充分搖勻,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搖,凍干疫苗加稀釋液后,充分振搖,必須全部溶解,方可使用。吸苗前亦應充分搖勻,以免影響效力或發(fā)生不安全事故。

9.使用抗血清,應正確診斷,早期治療。血清應先少量注射,半小時后應無過敏反應,再按規(guī)定使用,如發(fā)生過敏反應應及時注射腎上腺素急救。

10.有的疫苗免疫后,能引起過敏反應,故應詳細觀察1—2日,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應立即以腎上腺素等藥物脫敏,以免導致死亡。

11.弱毒活疫苗,一般均具有殘余毒力,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應,尤以敏感動物為甚,在首次使用地區(qū)或對純種動物,可能引起嚴重反應。正在潛伏期的動物使用后,可能激發(fā)病情甚至引起死亡。為此,在全面開展防疫之前應對每批苗進行約30頭畜禽的安全試驗,并觀察14天,尤為純種動物,更應慎重使用。確認安全后,方可全面開展防疫。

13.雛禽、未斷奶幼畜,免疫機制尚不健全,且有母源抗體的作用,此時免疫,影響效力,若必須免疫時,應在斷奶(孵出四周)后,再進行注射,以加強免疫。

14.疫苗只能防病,不能治病,抗病血清用于病初治療或緊急預防。每種生物藥品只對相應的疫病有效、而對其他傳染病無效。

15.使用時請登記疫苗批號、注射地點、日期和畜(禽)數。并保存同批樣品兩瓶,防疫注射后保存2個月。如有不良反應和異常情況,以及對產品的意見請函告生物制品產家,以便改進。如發(fā)生嚴重反應或死亡,并懷疑藥品有問題時,請速將詳細情況通知生物制品產家。并以冷藏包裝寄原封同批制品兩瓶,以便檢查原因。

16.注射疫苗氣溫高時應在早晚注射,喂飼應喂半飽,這樣可減輕疫苗的反應。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50 【轉載精品帖】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11-3 19:44:41 | 只看該作者
下載收藏,學習啦?。?!
板凳
發(fā)表于 2008-11-3 23:01:17 | 只看該作者
頂頂頂頂頂頂:gongsi: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0 11: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