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利用
1.油脂的飼料添加效果
①油脂在營養(yǎng)上的功能:
a.油脂為高熱能來源,總消化養(yǎng)分或代謝能為玉米的2.5倍,故油脂的添加較易制造高熱能配合飼料,因而改善飼料報酬并促進(jìn)生長。
b.油脂為禽畜必需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會損害禽畜機能,干擾生長。以亞麻酸為例,缺乏易造成皮膚干燥、脫皮(角質(zhì)化)、生長抑制、肝脂退化、抑制排卵、降低產(chǎn)蛋率、孵化率、蛋重減輕等不良影響。
c.油脂具額外增熱效應(yīng)(Extra Caioric Effect),除本身所具熱能外,并可改善其他成分的吸收。一般而言,牛油的熱能比豬油、植物油低,但與豬油、植物油混合后可改善本身脂肪酸利用率,因而提高其代謝能。同理玉米、豆粉配方中已具3%左右的植物油,添加牛油后所提供的能量高于本身所具有者。
d.油脂改善色素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
e.油脂具特殊生熱效應(yīng)(Specific Dynamic Fffect),代謝脂肪所需的能量少,而代謝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zhì)所需能量較高,故油脂的熱增值(Heat Increment)較低,可得較高的凈能(NE),因此添加脂肪可減少因代謝而造成的體溫上升,故在高溫環(huán)境下,可使禽畜處于舒適狀態(tài),因而提高抗熱能力,避免熱應(yīng)激(Heat stress)。
②油脂可提高飼料適口性,因粉狀飼料干澀難咽,添加油脂后采食容易,并具油香,采食量也跟著增加,但變質(zhì)油、問題油對適口性反不利。
③油脂可改善飼料的物性,抑制揚塵。混合飼料中有許多粉狀原料,不但形成塵埃到處飛揚,還會引起微量成分的損失。添加2~3%油脂,除了防止塵埃外,更可改善飼料外觀,增加光澤,提高商品價值。
④油脂可提高粒狀飼料的生產(chǎn)效率,增加鑄模壽命,減少機械磨損。原料的粉碎及混合過程均會引起機械的磨損,油脂的添加可減輕,但酸敗的油脂反造成機械的腐蝕,過多的脂肪亦降低粒狀飼料品質(zhì)。
⑤營養(yǎng)濃度高的飼料使用油脂可降低成本,但此點隨油脂價格及熱能需求而不同,有時反會增加成本。
2.油脂在雞飼料的利用
①不同來源及組成的油脂會有不同利用率。來源相同,在不同生長期的利用率亦有差別。整體而言,三甘油酯利用率較佳,分解成脂肪酸后利用率變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率比低融點的不飽和脂肪酸利用率低,此外幼齡期對飽和脂肪的利用率差,隨日齡的增加而改善。就油源來看,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吸收率高于動物油,同屬動物油、雞油、豬油的吸收率又比牛油高。另有很多報告指出,不同油源混合后可提高其利用率,此點可能脂肪酸間互補作用所致。
不同油源的代謝能含量(雞)
平均值 范圍
(Kcal/kg) (Kcal/kg)
豬油 8550 8650~9050
雞油 9000 8875~9125
牛油 7800 7580~8020
棕櫚油 8900 8750~8900
黃豆油 9260
氫化油 7150
①禽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量比牛、豬為高,就亞麻酸的來源而言,植物油含量較高,如紅花子油占75%,玉米油、黃豆油、棉籽油均在50%以上,但牛油、魚油則較低,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櫚油則更少故欲提供亞麻酸需要量時,應(yīng)選擇高含量的油源。
②蛋雞飼料添加油脂。尤其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黃豆油、米糠油等)??裳a充亞麻酸,增加蛋重。炎熱氣候下,添加油脂可避免因酷熱造成的食欲不振及生產(chǎn)率降低,但脂肪太高,熱能與蛋白質(zhì)比例不當(dāng),會招致過肥,對產(chǎn)蛋亦不利。一般而言,玉米、豆粉為主的蛋雞、中雞、大雞飼料中,因熱能需求不高,且必需脂肪酸已夠,正常狀況下不添加油脂,然肉雞、火雞飼料,因代謝能需求高,一般均添加2~5%脂肪。
3.油脂在豬飼料的利用
①仔豬從一生下來便需要高量的乳脂,因此泌乳期母豬飼料添加大量油脂(10%以上),并于分娩前一周開始給飼,可改善初乳成分,增加初乳的乳脂率及泌乳量,減少仔豬饑餓機會,因而提高初生重,增加成活率、斷奶窩重及窩數(shù),母豬本身亦可避免失重,提早發(fā)情及改善受胎率。
②人工乳飼料一般均添加適量的油脂以提高飼料能量,并因而改善增重及仔豬抗寒能力,且品質(zhì)優(yōu)良的牛油及豬油可改善教糟飼料的適口性,但油脂用量不宜超過10%,否則反招致適口性及增重的降低。乳豬用油脂一定要高品質(zhì)者,否則因仔豬消化機能尚未健全,劣質(zhì)油所導(dǎo)致的傷害極為嚴(yán)重。
③油脂用于肉豬飼料可提高增重,改善飼料效率,但脂肪太高會造成背脂太厚,影響屠體品質(zhì),故應(yīng)掌握平衡養(yǎng)分才能奏效。一般而言,添加油脂對飼料效率的改善無論熱季、寒季均有效,但對增重的改善,僅在熱季有效。
④豬肉屠體脂肪的脂肪酸組成及融點受給飼油脂種類影響很大,低融點脂肪長期給飼后會造成軟脂現(xiàn)象,屠體品質(zhì)低劣,欲加以校正,亦須長期改變飼料才有恢復(fù)的可能。此外使用5%以上魚油會導(dǎo)致屠體產(chǎn)生魚臭,品質(zhì)不良的魚油少量用之即見此種現(xiàn)象。據(jù)研究,經(jīng)聚合(Polymerized)處理的油鯡魚油可減少異味,但對增重不利。
4.油脂在反芻動物飼料的利用
①牛的代用乳飼料中需使用足量的高品質(zhì)油脂,牛油、豬油、椰子油、花生油等均可單獨或混合使用,不同油源的消化率見下表(左),但二周齡以下犢牛對牛油所含的硬脂酸無法消化,易導(dǎo)致下痢,應(yīng)留意。不飽和度高的黃豆油或棉籽油飼喂?fàn)倥R滓蜓趸斐善っ涣?、成長低劣,死亡率高,若氫化成飽和脂肪酸,并添加抗氧化劑及維生素E即可防止其不良影響。犢牛飼料中添加黃豆蛋磷脂或糖脂(Sugargbyaeride)可提高均質(zhì)性,改善利用率,若使用噴霧干燥的粉末油脂亦具同樣效果。
②供飼不同油脂于奶牛、肉牛飼料中,會影響瘤胃發(fā)酵及乳脂產(chǎn)量,即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肪會增加瘤胃的丙酸產(chǎn)量,減少醋酸量,給飼高量亞麻酸時,乳脂中碳數(shù)4~16的脂肪酸會減少,硬脂肪酸及油酸增加,乳量則無影響,但乳脂率變低。給飼高量硬脂酸時,產(chǎn)乳量不變,但乳脂率則增加,乳脂中硬脂酸及油酸亦增加。早期一般人認(rèn)為奶牛、肉牛飼料中含脂太高易遭酮癥,并不能提供能量,但實際上脂肪還是有其效果。
③初泌乳牛或高產(chǎn)牛的熱能供應(yīng)不易滿足,脂肪添加多了又會降低食欲及消化率,最近已開發(fā)成功一種將油脂封入甲醛處理過的蛋白質(zhì)中的技術(shù),經(jīng)此保證處理的油脂不受瘤胃微生物影響,直接在小腸內(nèi)消化吸收,因此可多量采食而無不良影響,故可改善高產(chǎn)牛生產(chǎn)能力,乳脂率亦不降低,但會增加乳脂中不飽和脂肪酸比率。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xué)習(xí),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