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54|回復: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引起雞腸道脹氣的原因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11-25 10:4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問引起雞腸道脹氣的原因有哪些呢?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可能會是哪些病呢?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ann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11-25 21:26:37 | 只看該作者
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壞死性腸炎
板凳
發(fā)表于 2008-12-29 20:52:07 | 只看該作者
同上;;;;;;;;;;;;;;;;;
地毯
發(fā)表于 2008-12-29 21:57:21 | 只看該作者
臨床上常見的壞死性腸炎、大腸桿菌腸炎、消化不良等......
5
發(fā)表于 2008-12-29 23:16:00 | 只看該作者
梭菌和球蟲混合感染就能引起.
還有新城疫病毒也可能引起,.
6
發(fā)表于 2008-12-30 10:31:30 | 只看該作者
腸道微生物的作用是主要原因。
7
發(fā)表于 2008-12-30 15:57:25 | 只看該作者
比較復雜,因為雞死前和死后幾個小時腸道就會有變化的。
雞雖然沒有了生命但是腸道內的細菌和細胞都是活的,它們仍然要發(fā)展??!
8
發(fā)表于 2008-12-30 20:58:12 | 只看該作者
繼續(xù)討論吧。。。。。。。。。。。。。。。。。
9
發(fā)表于 2009-1-1 11:29:11 | 只看該作者
積極點啊。。。。。。。。。。。。。。。。
10
發(fā)表于 2009-1-7 21:16:19 | 只看該作者
壞死性腸炎(Necrotic enteritis)是一種散發(fā)病,主要引起雞和火雞 腸粘膜壞死。
  (一)病原學 本病的病原為C型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又稱魏氏梭菌。革蘭氏染色陽性,長4~8μm,寬0.8~1μm,為兩端鈍圓的粗短桿菌,單獨或成雙排列,在自然界中形成芽胞較慢,芽胞呈卵圓形,位于菌體中央或近端,在機體內形成莢膜,是本菌的重要特點,但沒有鞭毛,不能運動,人工培養(yǎng)基上常不形成芽胞。其最適培養(yǎng)基為血液瓊脂平板,37℃厭氧培養(yǎng)過夜,便能分離出魏氏梭菌。魏氏梭菌在血液瓊脂上形成圓形、光滑的菌落,直徑2~4mm,周圍有兩條溶血環(huán),內環(huán)呈完全溶血,外環(huán)不完全溶血(多用兔、綿羊血)。
  可用鑒別培養(yǎng)基進行魏氏梭菌的鑒定。魏氏梭菌能發(fā)酵葡萄糖、麥芽糖、乳糖和蔗糖,不發(fā)酵甘露醇,不穩(wěn)定發(fā)酵水楊苷。主要糖發(fā)酵產物為乙酸、丙酸和丁酸。液化明膠,分解牛乳,不產生吲哚,在卵黃瓊脂培養(yǎng)基上生長顯示可產生卵磷脂酶,但不產生脂酶。毒素與抗毒素的中和試驗可用于鑒定魏氏梭菌毒素的型別。
  A型魏氏梭菌產生的α毒素,C型魏氏梭菌產生的α、β毒素,是引起感染雞腸粘膜壞死這一特征性病變的直接原因。這兩種毒素均可在感染雞糞便中發(fā)現。試驗證明由A型魏氏梭菌肉湯培養(yǎng)物上清液中獲得的α毒素可引起普通雞及無菌雞的腸病變。除此之外,本菌還可產生溶纖維蛋白酶、透明質酸酶、膠原酶和DNA酶等,它們與組織的分解、壞死、產氣、水腫及病變擴大和全身中毒癥狀有關。
  (二)流行病學 在正常的動物腸道就有魏氏梭菌,它是多種動物腸道的寄居者,因此,糞便內就有它的存在,糞便可以污染土壤、水、灰塵、飼料、墊草、一切器具等。另外發(fā)病的雞多為2~3周齡到4~5月齡的青年雞,它們受體內外的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如球蟲的感染,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腸粘膜損傷,口服抗生素,污染環(huán)境中魏氏梭菌的增多等都可造成本病的發(fā)生。
  (三)臨床癥狀 2周到6個月的雞常發(fā)生壞死性腸炎,尤以2~5周齡散養(yǎng)肉雞為多。臨床癥狀可見到精神沉郁,食欲減退,不愿走動,羽毛蓬亂,病程較短,常呈急性死亡。
  (四)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在小腸后段,尤其是回腸和空腸部分,盲腸也有病變。腸壁脆弱、擴張、充滿氣體,內有黑褐色腸容物。腸粘膜上附著疏松或致密的黃色或綠色的假膜,有時可出現腸壁出血。病變呈彌漫性,并有病變形成的各種階段性景象。實驗感染病變顯示,感染后3h十二指腸呈現腸粘膜增厚、腫脹,充血;感染后5h腸粘膜發(fā)生壞死,并隨病程進展表現嚴重的纖維素性壞死,繼之出現白喉樣的偽膜。肝臟充血腫大,有不規(guī)則的壞死灶。
  (五)診斷 臨床上可根據癥狀及典型的剖檢及組織學病變作出診斷。進一步確診可采用實驗室方法進行病原的分離和鑒定及血清學檢查。
  (六)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潰瘍性腸炎和球蟲病相區(qū)別。潰瘍性腸炎的特征前已述及,大腸桿菌與魏氏梭菌在培養(yǎng)特性上是有區(qū)別的。球蟲病與魏氏梭菌病可以并發(fā),可通過細菌培養(yǎng)與球蟲檢查來加以區(qū)分。
  (七)防治
  1.預防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避免密飼和墊料堆積,合理貯藏飼料,減少細菌污染等,嚴格控制各種內外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本病的發(fā) 生。
  2.治療 桿菌肽、土霉素、青霉素、痢特靈、弗吉尼亞霉素、泰樂菌素、林肯霉素等對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一般通過飲水或混飼給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0 03: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