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24|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5年內中國禽肉不能重返美國市場 百名人大代表建議抗議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7 19:38: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報記者 滕曉萌 北京報道

  北京時間3月6日半夜,美國參議院將對2009年綜合撥款法案進行表決。按照流程,這一2月25日已經在眾議院通過的法案,只要在參議院通過,再經總統(tǒng)奧巴馬簽字,即可生效。
  而在中國,上百名人大代表正關注著美國這一國內法案的進展。因為這一法案中有一條:“根據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撥款,不得用于制訂或執(zhí)行任何允許美國進口中國禽肉產品的規(guī)則。”
  “如果這一條款通過,5年內,中國禽肉都不可能重返美國市場。”中國食土商會禽肉分會監(jiān)事長、吉林德大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秀林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本報記者了解,此前已經有來自山東、黑龍江、內蒙古、廣東四省的超過100名人大代表,聯(lián)名向全國人大提交建議,要求針對美國這一明顯歧視中國禽肉產品的條款,中國政府應該表示強烈抗議,并且暫停美國禽肉進口。
  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其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一直為外界擔憂。但是此前誰也沒有想到,兩個貿易大國2009年的首場較量,會從各自的立法者開始。
  歧視中國條款世界首創(chuàng)
  在兩國貿易界,這一新條款被稱為“727條款”。
  “這一條款的內在含義是,中國禽肉產品如果要恢復對美國的出口,美國農業(yè)部必須要到中國進行一系列的檢驗、認證、許可的工作,但是現(xiàn)在,他們不能利用財政預算的錢來進行這些工作,甚至不得購買到中國檢驗的機票。因此,實際上就是全面禁止了美國政府從事任何有關恢復中國禽肉進口的工作,也就從本質上斷絕了中國禽肉進口美國的可能性?!币晃恢袊虅詹抗賳T向本報記者表示:“這是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以前我們從來沒有在世界其他國家、或者其他產品上看到過類似做法?!?br />   但是該名官員非常明確地表示,這種首創(chuàng)的做法“肯定違反了WTO的非歧視性原則,是可以訴諸WTO的”。
  2月2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后,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發(fā)表談話稱,這是典型的歧視性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嚴重違反了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和普遍取消數(shù)量限制規(guī)則。中方對此表示遺憾和強烈反對,并敦促美國參議院和美國政府盡快取消這一條款,否則中方將保留訴諸WTO的權利。
  3月4日,中國數(shù)位人大代表到美國駐華使館,請他們轉遞給美國農業(yè)部、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參議兩院所有議員的抗議信,美國使館官員答應傳真回美國。
  此外,中國商務部約見了美國駐華官員,中國駐美使館約見了美國相關部門官員,表達中國政府的抗議。
  但是中方的努力并未獲得美方肯定答復。目前所有方面都認為,如果不出意外,美國參議院和奧巴馬都會不經修改、直接通過和簽署這一法案。
  5年拉鋸戰(zhàn)
  當聽到這一法案時,王秀林等一批參與過禽肉談判的中方代表,都感到深深的被欺騙感。
  2004年,中美同時發(fā)生禽流感,中國隨之停止了對美國禽肉產品的進口。2004年4月中美商貿聯(lián)委會上,雙方同意同時解除禁令——中國開放美國冷凍禽肉及制品進口,美國開放中國熟制禽肉制品進口。在美國明確作出承諾的前提下,中國隨后單方面開放了對美國禽肉的市場。
  但是美國方面卻進展甚微,在美國農業(yè)部對中國熟制禽肉制品進行了幾次檢驗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突然提出,要求將中國禽肉、豬肉、牛肉等肉類制品貿易列入一攬子談判計劃,否則不予放行,雙方談判重回僵局。
  在中國商務部和農業(yè)部的強烈反對下,中美2006年終于在禽肉出口問題上獲得進展:2006年5月,美國同意批準中國來料加工方式生產的熟制禽肉進口,并且向中方承諾,中國禽肉出口已無技術問題。
  但中方沒有想到的是,2007年底,美國突然在農業(yè)撥款法案中列入,不得將款項用于制定實施中國禽肉進口的規(guī)定(733條款)。當時,中國業(yè)界曾經組團向美國表示抗議,美國政府12月23日向中方表示,布什總統(tǒng)不會簽字。3天后,美國總統(tǒng)布什簽署法案,733條款沒有絲毫改動。
  中國家禽業(yè)界繼續(xù)努力:聯(lián)名致信美國農業(yè)部部長、約見美國行業(yè)駐華使館官員及行業(yè)代表、組團赴美與美國農業(yè)部副部長、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進行工作會議。中國商務部也在中美商貿聯(lián)委會上明確提出反對733條款。
  中國商務部官員和企業(yè)皆回憶,在當時的會議上,美國農業(yè)部長明確表示733條款錯誤。并且承諾在2009年的撥款法案中,美國農業(yè)部將全力保證該條款不再出現(xiàn)。
  但是中國方面等到的結果是,2009年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撥款法案,繼續(xù)保有該項條款,甚至比在2008年撥款法案中規(guī)定更加嚴格。
  在雙方互相作出開放禽肉市場承諾的5年后,中國從美國進口禽肉制品累計超過400萬噸,占到中國禽肉進口總量的75%以上,占中國禽肉市場總量的7%。據商務部提供的數(shù)據,僅2008年一年,中國從全球進口了79萬噸雞肉及制品,其中從美國就進口了58萬噸。
  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沒有出口1斤禽肉制品到美國。相關官員表示,如果海關有少量統(tǒng)計,皆屬于企業(yè)誤申報。
  百名代表聯(lián)名建議
  2009年2月底,多次經歷希望與失望的中國家禽業(yè)界,終于失去對美國政府、國會的信任。適逢中國“兩會”召開,家禽業(yè)界擁有4位人大代表:山東鳳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學景、黑龍江正大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鴻斌、內蒙古賽飛亞集團董事長李秉和、廣東江豐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鉅添。在他們的努力下,來自這四個省的總計超過100名人大代表,答應在向大會提交的建議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該建議的要求是:“1,中國政府應對美國這種做法表達強烈抗議;2,立即暫停美國禽肉進口?!?br />   建議中表示,美國禽肉的大量進口,嚴重損害了我國從業(yè)農民利益和行業(yè)穩(wěn)定。家禽行業(yè)涉及8000萬農民,每年為中國農戶創(chuàng)造純收入2000億元。
  中國畜牧協(xié)會和食土進出口商會皆明確表示,支持這一建議。
  “現(xiàn)在進口禽肉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位畜牧業(yè)界企業(yè)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大量從美國進口低價禽肉制品,特別是家禽下水,這些產品由于在美國不用于食用,所以價格非常低廉,非常輕易地占據了中國市場,并且壓低了價格。因此對于中國養(yǎng)殖戶來說,養(yǎng)殖家禽變得無利可圖,養(yǎng)殖——飼料——糧食整個行業(yè)鏈條都受到影響?!?br />   王秀林表示,即使出于食品安全的理由,美國的做法也沒有依據。按照國際規(guī)則,非疫區(qū)的禽肉是安全的,而且每年從美國進口到中國的禽肉制品,不合格的超過100批。
  盡管按照人大規(guī)則,相關建議將在“兩會”結束后轉交有關部委。但是人大代表的呼吁已經引起中國商務部重視,3月4日,相關代表和商務部官員進行了會晤。商務部表示,將認真研究這一問題。
  但是貿易報復并非商務部首選,相關官員表示,商務部仍然希望能夠通過雙邊協(xié)商和在多邊體制下解決這一問題。(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胡文輝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3-7 23:46:01 | 只看該作者
( ^_^ )不錯嘛!中國也該好好保護自己的農民了!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3-8 10:08:02 | 只看該作者
這不是什么壞事,只有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動物源食品不能出口時,我國的上上下下才會深刻檢討。
以我國今日動物源食品的質量現(xiàn)狀,說實話,這樣的抗議很有些搞笑,提出這樣的抗議也很需要些勇氣。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3-8 13:07: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繁強中國 于 2009-3-8 13:12 編輯

贊成胡編的觀點.
總是抗這抗那的,還是坐下自我檢討一下更好.
在這世界上離開誰都沒問題.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5
發(fā)表于 2009-3-9 12:52:3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應該采取與美國類似的措施,美國進口多少,我們就進口美國多少.中國當冤大頭了,進口美國這么多禽肉產品.中國也應該對自己企業(yè)保護了.
6
發(fā)表于 2009-3-9 13:34:26 | 只看該作者
既要抗議,更要反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1 17:0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