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膽突破自然選擇理論的前提下,以大熊貓生殖功能喪失為參照,以Jeffrey M Smith 的老鼠試驗為依據,在生命進化層面明確和充實了轉基因食品“非預期效應”的內涵,論證了“轉基因食品有可能成為一種延時性生化武器”的觀點,綜述了國內外對待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轉基因食品的立法管理與市場銷售和轉基因作物的研究種植現狀,表達了對轉基因食品有可能向隱形戰(zhàn)略生化武器方向演變的擔憂,同時提醒我國政府從戰(zhàn)略高度加強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警戒,嚴防國際反華組織和敵對國家的轉基因食品流入我國。
近二十年來,生命科學快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在不同物種間實現了基因交流,并出現了轉基因食品。然而,這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進展不僅沒有象以往任何一次科學突破那樣受到人們的狂熱追捧和贊賞,相反,各種對轉基研究及對轉基因食品的質疑和擔憂無不高度一致地與人類自身的命運相聯系,并第一次在大自然面前較好地顯示了人類謙卑、冷靜和理性的可貴品質。
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在物種基因組中嵌入了(非同種)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轉基因植物食品、轉基因動物食品和轉基因微生物食品。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必然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目前,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憂慮主要集中在轉基因食品對當代人類健康的現時影響和生態(tài)安全方面。筆者認為,轉基因食品的真正危險既不在于它是否會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產生嚴重破壞,也不在于人類是否會因為食用轉基因食品而產生無藥可醫(yī)的新病變,而是在于轉基因食品有可能對人類進化過程造成“延時性”災難性后果。盡管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提出的的“非預期效應”概念有可能已經包含了基于這一憂慮的對人類未來命運的終極關懷,但筆者還是覺得有必要并愿意將轉基因食品對人類進化過程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加以特別指出。
只要是一個稍微懂得辯證法和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生命科學工作者都不會懷疑,生命的進化決不僅僅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形態(tài)價值的累進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從發(fā)生、發(fā)展到消亡的自然歷史過程;生命進化的理論也決不會永遠停留在達爾文的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認識水平,而必然會進一步深入到“物理與化學邏輯”層面。盡管目前我們還不完全清楚生命系統的“物理與化學邏輯”,但人類有理由相信,生命進化的機制最終會表現為“物理與化學邏輯選擇”。
用“物理與化學邏輯選擇”代替自然選擇,生命進化將會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一種可喜或可悲的圖景。大熊貓作為動物活化石,它的進化歷史和和滅亡方式或許可以成為人類未來命運的參照。
在大多數動物學家看來,大熊貓之所以瀕臨滅絕,是由于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或竹子開花、人類過度獵殺、種群數量太小等等。在分析大熊貓瀕臨滅絕原因時,一直以來不被人們重視的一個重要事實就是大熊貓生殖功能幾乎接近完全喪失。只要人們相信大熊貓生殖功能的喪失與人們列舉的諸多原因沒有關系,那么,生命進化過程中的“物理與化學邏輯選擇”就有可能成為大熊貓生殖功能喪失和瀕臨滅絕的真正原因。
盡管人類目前正在采取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大熊貓進行研究和保護,但大熊貓必然滅絕的命運仍將無法避免。大熊貓的滅絕不僅將見證辯證法的勝利,而且也將暗示人類最終有可能象大熊貓一樣在生殖功能的逐漸喪失中走向滅絕,并為人類惘顧自身命運,冒闖科學禁區(qū)的“自殺”行為敲響警鐘。
滅亡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邏輯,人類最終的命運既不必忌諱,也不必害怕。問題的關鍵在于,人類最終是按照本來固有的“物理與化學邏輯”自然地走向終結,還是通過不自覺地對人類自然進化的進程施加某種影響而加速自己的滅亡。在生命進化的規(guī)律還未來得及被徹底揭示之前,人類雖然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進化的準確路線,但大熊貓生殖功能的喪失和轉基因食品的出現卻已毫不含糊地為人類設想自己的未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和新的空間。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從基因到基因的片面思維仍然是生物遺傳與變異研究的主要范式。盡管人們有時也在談論基因、細胞質和外界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但以“表觀遺傳”概念出現的非基因變異對生物在代謝、遺傳、發(fā)育等方面的深刻影響卻始終未能進入生命進化研究的視野。這種科學范式的局限,很有可能是當前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擔憂尚未深入到生命進化層面的根本原因。
表觀遺傳或非基因變異是指不需要改變基因編碼,而只需要通過某些外來特定化學物質對基因進行適當“修飾”就能改變生物性狀并穩(wěn)定遺傳的現象。表觀遺傳或非基因變異現象表明,生物體內的生命活動過程和性狀變異決不僅僅為基因所決定,生物體內的非基因化學物質有時很有可能對生命活動過程和性狀變異產生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由此我們可以推測:轉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即便不直接侵入人類基因組,外源基因也有可能通過與轉基因食品物種原有基因的相互作用產生出人類食物中從未有過的新蛋白或其他次生代謝物質,這種新蛋白或新物質通過食品攝取進入人體后,就有可能對人體生命活動過程產生“物理與化學邏輯‘梗阻’”,或誘導產生生命進化層面的延時性漸進性生殖功能障礙,并最終導致人類生殖功能喪失。
上述推測并非杞人憂天。事實上,Jeffrey M Smith的研究已經發(fā)現,在老鼠的食品大豆中添加含轉基因的成分后,老鼠不僅都產生了莫明其妙的經常性緊張好斗的日常行為變化,而且其肝臟特別是睪丸均呈現病態(tài)反應,吃了轉基因食物的老鼠繁殖的后代體內不同的部分都也出現了致命的病變,55.6%的小鼠在一出生或是出生3周內就死亡。如果人類在食用某種轉基因食品后能夠立即呈現出某些明顯病變,人類尚有可能通過迅速停止食用該食品而將其危害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不過,當某種轉基因食品對人類的生殖傷害一旦呈現多世代的延時性漸進性反應時,人類就不可避免地會迅速走向滅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