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者:我愛環(huán)境 加帖在 經濟風云 【凱迪網(wǎng)絡】 http://www.kdnet.net
中國與銅價的戰(zhàn)爭系列之一:銅價狂漲的背后
余華莘 財經時報
中國與銅價的戰(zhàn)爭系列之一
當前國際銅價狂漲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強勁、供給不足和存貨緊張。中印兩國對有色金屬的強烈需求和投機基金的推波助瀾使得國際銅價始終保有上漲的動力。中國要加大對國內銅礦資源的地質勘探投入,同時繼續(xù)尋求國外的礦業(yè)合作機會
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如果有一個問題能夠比人民幣匯率調整和中美貿易糾紛更吸引人們眼球的話,那么它一定就是國際有色金屬價格,特別是銅價。
自四月中旬以來,由于中國經濟一季度強勁增長10.2%的消息和國際市場上關于中國的銅總需求量將大幅增加的預測吸引了大量的投機基金涌入,倫敦金屬交易市場(LME)上銅價不僅接連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而且還帶動了其它金屬的交易價格上升。在4月18日中午,倫敦市場上銅的三個月遠期交割價格為每噸6488美元,比前日提高了5.7%,約為每噸漲了349美元,而這是自1988年2月以來的最高單日上漲幅度。
僅僅四周過后的5月11日,基于世界最大的銅礦生產商之一的BHP Billiton對銅價的樂觀預測和國際金屬交易場的商品銅存貨急劇下跌的消息,LME的銅三個月遠期交割價格創(chuàng)下了每噸8200美元的歷史高位,比三周前上升1712美元。
究其原因,目前這波國際銅價狂漲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強勁,供給不足和存貨緊張這三方面。在需求上,由于全球經濟增長,中印兩國對有色金屬的強烈需求和投機基金的推波助瀾使得國際銅價始終保有上漲的動力。在全球成品銅的供給上,因為關鍵生產元素短缺、成本大額上漲以及缺乏應時投產的銅礦和冶煉項目則造成了市場的緊張局面。
再者,除了因為供小于求導致了全球主要交易市場上商品銅的存貨持續(xù)下跌的局面外,世界主要銅礦公司對當前價格的觀望和遲疑態(tài)度,也撥動了人們對期銅的那根緊繃的神經。根據(jù)Bloomberg的最新數(shù)據(jù),倫敦金屬交易市場記錄在案的金屬銅存貨約為11.6萬噸 (不到全球兩天的銅消耗量) ,而2002年同期的存貨水平月為100萬噸。另外,上海期貨交易市場的商品銅存貨也跌至3.21萬噸,是自2005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
這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僅傳達了國際和國內市場上商品銅供給短缺的信號,更重要的是,在眼下全球快要進入成品銅的使用高峰季節(jié)時,存貨數(shù)據(jù)對期銅價格將起著主要的導向作用。在這樣一個短缺形勢下,國際銅價對遠期商品銅的可成交額度變得敏感了。因此,任何有關銅的生產受到干擾或者需求有望繼續(xù)上漲的消息,都必然給這種如今炙手可熱的紅色金屬鋪下一條價格上升的通道。
然而,過去幾年來真正改變國際商品銅市場供求平衡的因素則是中國。自2000年以來,中國對商品銅的新增需求占了全球銅需求增長總量的95%,并且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持續(xù)性已經充分證明了國際銅價背后的中國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內退減。在未來幾年內,國際商品銅的價格也必然繼續(xù)受到來自中國需求增長的正面推力。
對于中國政府和國內的有色金屬行業(yè)來講,在缺乏境內銅礦資源的背景下,處理好不斷增長的中國經濟建設對銅的需求和飛漲的國際銅價這對矛盾,確實是一項富有挑戰(zhàn)性的長期工作。
一個當然的解決方案是,加大對國內銅礦資源的地質勘探投入,同時繼續(xù)尋求國外的礦業(yè)合作機會,以保證境外商品銅的供給。再者,中國應該繼續(xù)通過政策來干預國內的銅短缺局面。本月開始實施的精銅及銅材出口稅調整就是一個很好的調整國內供求平衡的措施。
中國的銅行業(yè)應該從最近的國內鋼鐵業(yè)同西方鐵礦供應商之間的談判中,學習如何運用自身的市場優(yōu)勢來影響采購價格,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中國的經濟利益。(待續(xù))
(作者為債券分析師,現(xiàn)工作于加拿大,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