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分娩指數
|
1、母豬周期分娩指數
|
母期分娩指數是一年365天除以一個繁殖周期所需天數;
|
第一個周期分娩指數=365/(114+28)=2.57
|
第二個周期分娩指數=365/(114+28+5)=2.48
|
從上述兩個分娩指數可以看出,第二個周期分娩指數比第一個指數多5天,即空懷間隔。由此看出,一個母豬從斷奶到下一次配種間隔時間越長則分娩指數越小,也就是說一年內生產速度必然減慢。
|
2. 豬場分娩指數
|
豬場分娩指數是周期分娩指數的平均數。
|
豬場分娩指數= 一個時期產仔窩數/同期
|
例如:某豬場年初母豬存欄數為498頭,年底母豬存欄數為502頭,全年共產豬 1120窩,那么,豬場分娩指數=1120/(1/2*498+1/2*502)=2.24
|
所謂豬場分娩指數是指在一個時期之內,某一豬場平均每頭母豬所提供產仔母豬窩數。可見,高效率養(yǎng)豬生產必然追求較高的分娩指數。在我國養(yǎng)豬生產中這一指標通常在2左右,而在國外發(fā)達國家此項指標平均達到2.28左右。
|
3.提高豬場分娩指數的有效途徑
|
豬場分娩指數是每頭母豬周期分娩指數的平均數,就是說每頭母豬一個繁殖周期內所需時間越小,分娩指數越高,請看下面例子:
|
|
由上圖可以看出,該母豬第一個繁殖周期為142天,分娩指數為2.57,第二個繁殖周期為149天,分娩指數為2.45,那么在這一年內還有74天,剩下半個繁殖周期,原則上講,這頭母豬一年內可提供2.5窩的生產成績,如果空懷間隔很長,很難保證這一生產成績的實現,在大群養(yǎng)豬生產中做到全場分娩指數在2.2是比較困難的。最大限度提高母豬分娩指數有下列兩點應該加以注意。
|
(1) 縮短斷奶空懷間隔;(2) 減少返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