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陳陳的 于 2009-7-10 11:02 編輯
繼承免疫學與現代豬病的發(fā)展
農業(yè)部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 樊福好
預備知識:
為了進一步理解現代養(yǎng)豬業(yè)與現代豬病的演進關系,首先闡述兩個重要的概念:繼承免疫和免疫容量。
親代通過內、外環(huán)境將其免疫能力(immunility)傳遞給子代的現象,稱為繼承免疫(inheritic immunity);研究親代通過內外環(huán)境將其免疫能力(immunility)傳遞給子代機理的科學,稱為繼承免疫學(inheritic immunology)。
免疫系統(tǒng)是機體對抗內、外界感染的重要構造,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功能的形成壓力主要來自于微生物世界,這種免疫功能形成機理主要包括:
內環(huán)境:親代攜帶抗體等免疫因子的直接作用,由其構成母源免疫力,并傳遞給子代(機理一);抗抗體的作用——機體對某一抗原(Ag) 可以產生特異性抗體(Ab1) , Ab1 上的獨特型又可導致抗獨特型抗體,針對外來抗原的抗體分子(Ab1)可變區(qū)上Id可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Id抗體(Ab2)。Ab2具有與外來抗原相似的氨基酸排列順序或空間構型,它能夠在體內模擬始動抗原的作用(機理二);
外環(huán)境:親代攜帶抗原對子代的直接刺激作用(機理三);親代所攜帶低劑量抗原的持續(xù)刺激所導致的免疫耐受(機理四)。其中耐受方面的形成方式主要包括:克隆去除(clone deletion): 抗原特異性淋巴細胞的克隆去除;克隆無能(clone anergy) :T細胞處于無反應狀態(tài);主動抑制:指自身反應性淋巴細胞的活化被其他潛在的抑制性淋巴細胞抑制的過程;旁路抑制(bystander suppression):調節(jié)性T淋巴細胞遷移到全身淋巴器官,直接抑制效應細胞的產生或通過釋放非特異性細胞因子抑制特定器官的TH1細胞活化,阻止病理免疫反應的產生和發(fā)展。
免疫容量(Immune Capacity):機體免疫功能的衡量指標,是一個重要的功能性概念,由抗體、補體、淋巴因子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共同構成,但這些構成成分并不直接和機體的免疫容量正相關。
概述
現代化養(yǎng)豬業(yè)歷經數十年風風雨雨地發(fā)展,各種現代化養(yǎng)豬的新概念和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是,對于這些概念和技術,至今人們仍然褒貶不一,關于這些概念的爭論也有愈演愈烈之勢。
簡單回憶和整理現代養(yǎng)豬業(yè)的PSY(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上市商品豬數量),不難看出,PSY出現逐漸衰減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得不引起人們深刻反思。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變思維方式已經成為養(yǎng)豬業(yè)中的當務之急。
本文將根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單位的相關研究資料按照遺傳育種、營養(yǎng)、健康管理和生產管理的順序對這些概念進行剖析,希冀提醒人們重新思考這些概念。
——之雜交
現代養(yǎng)豬業(yè)中廣泛使用雜交技術,尤其是遠緣雜交,充分利用了雜交優(yōu)勢,對提高豬群的日增重和飼料報酬以及改善其它的生產性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代化的養(yǎng)豬企業(yè)中也形成了眾多的雜交配套系,雜交配套系的使用已經成了養(yǎng)豬業(yè)中的重要內容。
但是,盲目的雜交,尤其是遠緣雜交,對保持動物的遺傳穩(wěn)定性卻起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作用,特別是對動物的免疫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破壞更大,大大降低了豬機體的免疫容量。
所以,在進行雜交生產,提高生產性能的同時,也要適當考慮種群的穩(wěn)定性遺傳,尤其在選育種工作中,保持種群的單一穩(wěn)定性也是重要的工作內容。(待續(xù))
本文復制自: 廣東養(yǎng)豬信息網(http://www.gdswine.com/)詳細出處參考:
http://bbs.gdswine.org/viewthread.php?tid=5393&extra=page%3D1 |
[ts]陳陳的 于 2009-7-10 11:05 補充以下內容[/ts]
~~~~(>_<)~~~~ 這么好的文章,為什么沒人回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