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常用的能最飼料有哪些?有何特點?
養(yǎng)豬常用的能量飼料有玉米、大麥、稻谷、小麥、紅薯干、高粱等。其共同的特點是含有較多的淀粉,有機物消化率高。其共同的缺點是蛋白質含量低,且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低。此類飼料不適宜單獨喂豬,需與蛋白質飼料合理搭配使用。
(1)玉米:含能量高、粗纖維少、適口性好,黃玉米中還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但粗蛋白質含量低,品質差,且脂肪內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如大量用作育肥豬飼料,會使脂肪變軟,影響肉的品質。因此,在肉豬的日糧中玉米含量最好不超過50%。
(2)大麥:是谷物類飼料中含蛋白質較高的一種精料,粗蛋白質占10%-12%,比玉米略高,賴氨酸含量也較高,是育肥豬的好飼料,但粗纖維含量較多,其消化能相當于玉米的90%。用大麥喂豬可以獲得高質量的硬脂胭體。
(3)高粱:營養(yǎng)價值低于玉米、大麥,籽實中含有單寧,適口性差,易發(fā)生便秘,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利用,不宜作妊娠母豬飼料,最好是去殼粉碎或糖化后喂豬。
(4)糠麩類:與谷物原料相比,粗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均較高,B族維生素相當豐富,尤其以維生素Bl最豐富。由于此類飼料含粗纖維高,淀粉相對減少,容積大,屬于低熱能飼料。米糠具有良好的適口性,是各種豬的好飼料。由于含脂肪較多(約為15%左右),因此夏季容易氧化變質,不易貯存。在豬日糧中不宜超過25%。幼豬喂量過多時,易引起腹瀉。麩皮質地疏松,具輕瀉作用,是產仔母豬的主要精料。
(5)甘薯(山芋、紅薯):是我國廣泛栽培、產量最高的薯類作物,干物質含量29%-30%,主體是淀粉,尤適宜喂豬,生喂、熟喂消化率均較高,但煮熟喂比生喂效果好,飼用價值接近玉米。
(6)馬鈴薯(土豆):含有相當的淀粉,干物質中含能量超過玉米,粗纖維比甘薯少,蛋白質比甘薯多,且生物學價值較高,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煮熟喂豬效果明顯優(yōu)于生喂。發(fā)芽和被陽光曬綠的馬鈴薯,其所含龍葵素(有毒)明顯增加。因此,應避免馬鈴薯受陽光照射,發(fā)芽的發(fā)鈴薯喂前應將芽去掉。
(7)糟渣類:主要有酒糟、醋糟、醬油糟、豆腐渣、粉渣等,營養(yǎng)價值高低與原料有關。原料經過加工后,能量中等。由于這類飼料中都含有某種影響豬生長發(fā)育的物質,在飼料中應控制飼喂量,飼喂量一般只能占飼料干物質的10%一20%。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