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yè)掌握"組織學習能力"是最能提高效率的戰(zhàn)略之一。其理由有兩點:一是因為組織學習是在企業(yè)內進行的,所以競爭對手很難發(fā)現(xiàn);二是因為即使對手有所察覺也不易模仿。
就流通領域而言,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公司、日本的Itoyokado公司都保持了持續(xù)發(fā)展,靠的就是通過組織學習,磨煉出別人難以模仿的高度核心能力。
在激烈變化的環(huán)境之下,今日之成功方式很難保證明日也能成功。企業(yè)組織要經常性地學習與進步,具體作法如下所述:
*即使獲得相同的信息,今天也會作出比昨天更好的經營決策,采取成功率更高的行動。
?。粩喔倪M收集經營所需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運用這些信息的方法等。
?。粌H經營者和少數(shù)優(yōu)秀職員,而且企業(yè)組織內部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充分運用成功率較高的決策和方法。
這種企業(yè)組織整體共同進步,且每一個成員將專業(yè)知識共有化做法稱為"組織學習"。組織學習能力由兩大要素構成。一為"學習",即職員各自的學習能力;二是"共享",將學習結果由組織全體人員"共享"。
學會學習
"學習"就是通過反復的假設、實踐、檢驗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先是確立假設,然后進行實踐,最后檢驗結果,在此將這樣的一個周期稱為"實驗1"。根據(jù)實驗1的結果,做出更進一步的假設,再進行實踐、檢驗,是"實驗2"。如此周而復始就能提高學習效果。
以Itoyokado為例,它所經營的Seven Eleven(早上7點到晚上11點營業(yè)的超市)效益非常好,號稱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店。Seven Eleven考慮到碳酸飲料、果汁這類商品的種類過多,使消費者反而找不到自己想買的飲料。為了讓消費者在選擇時更容易地找到想要的飲料,作為店家是不是應該把飲料種類精簡掉一部分呢?(假設階段)
為了證實這一假設,他們嘗試著把排放在冷藏柜里的飲料種類減至三分之二。如果對消費者而言,飲料種類多確實是很重要的話,那么,減至三分之二一定會導致銷量下降。(實踐階段)
但是結果卻相反增長了三成。當然不是千篇一律地將任何商品數(shù)量都減少,而是去除了那些賣不動的飲料,像可口可樂這樣的暢銷品卻反而增加。這樣,脫銷的損失減少了;顧客挑選時變得容易了,錯過購買的機會也減少了。顧客能夠很容易地找到想買的東西,使商品更能時刻保持貨品充足。正是這兩大效果使銷量比過去增加了三成。(假設的檢驗階段)
要發(fā)揮出學習的效果,一次實驗所花費的時間,即從假設到檢驗所花的時間很重要。比方說,如果從作假設到進行檢驗要用一個月的時間,那么一年里只能作十二次實驗。Itoyokado和Seven Eleven都用電子收款機系統(tǒng)(POS)使得檢驗的結果在第二天就能出來,所以在一年內就能進行365次實驗。一年能作365次實驗的企業(yè)和一年只能作12次實驗的企業(yè),其學習效果當然是天壤之別。
學習成果共享
這種學習由每一位員工或每一家分店各自去做當然效率不高。即使一家20個人的小企業(yè)里每個人一年能作20次實驗,但實驗結果不能為大家共享的話,每人只不過取得20次學習效果。但是,即使每個人只能作10次實驗,全企業(yè)的20個人共同來分享實驗結果的話,就是10×20等于200次了。所以,企業(yè)組織全體成員共享實驗結果比個人獨自學習的效果要大得多。組織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習成果共享"
這一做法。
以日本豐田汽車的一家銷售公司為例。他們因為把推銷汽車的好辦法由全公司上下共享而取得了成功。其特征有三點。第一,建立"一個專門系統(tǒng)來分析購買汽車者的資料,推斷顧客的購買規(guī)律,并預測出顧客的換車時間;第二,由此再具體指示汽車推銷人員針對不同顧客進行不同的營銷;第三,把按指導進行推銷的結果作為反饋信息,輸入到專門系統(tǒng),促進系統(tǒng)自身的學習與提高。
例如,向推銷人員發(fā)出"今天去××企業(yè),做×××"的指示(稱之為Do指示)(假設)。該推銷員去××企業(yè)按這一指示做了之后,確認其結果是否與購買有關系(檢驗)。比方說,買了車沒有,保了險沒有等等,確認這些問題就檢驗了Do指示是否是正確合適的。把檢驗結果再輸入到原系統(tǒng)里,讓所有推銷人員在下一次營銷里都能運用(共享)。所有推銷人員共同使用所建立的系統(tǒng),結果每月能作數(shù)千次實驗,而且系統(tǒng)本身也常能更新升級。所以正確的想法應該是:"根據(jù)專門系統(tǒng)作出的Do指示,一開始100次當中只成功10次也是好的。只要在多次反復中能吃一塹長一智就好。如果100次指示能成功20次、30次,就是極大的成功。"
企業(yè)里存在著營銷專業(yè)知識、生產專業(yè)知識等各種企業(yè)所固有的專業(yè)知識。但通常這些專業(yè)知識都沒有融合到企業(yè)文化中,只是各個員工憑經驗在腦子里想"如何如何做會有如何如何的結果",只是零零散散的想法。所以讓企業(yè)組織全體成員共享專業(yè)知識變得非常重要。
第一,要明確由誰作出假設。如豐田汽車銷售公司里是銷售人員共同作出一個假設,而在Itoyokado要求每位店員作出適合自己柜臺的假設。由于作出假設的主體不同,實驗范圍以及共享實驗結果的組織,
其大小都會發(fā)生變化。在豐田汽車銷售公司因為全公司作一個實驗,所以結果為全公司職員所共享。在Itoyokado店員一個一個地進行實驗,最后才為全店所共有。為了店員能進行這樣的假設和實驗,店員
還要提供諸如POS數(shù)據(jù)的活用方法等種種支持。
第二,掃除形成組織學習能力的障礙。
主要的障礙有:
*擁有較強能力的職員吝于拿出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信奉舊有價值觀、方法論的人們或組織反對新的嘗試。
?。婚_始就過于追求完美的做法。
?。^于性急地追求結果。
?。貌坏浇洜I管理層的首肯與支持。
如此等等。解決這些課題的方法如下所述:
?。蛷哪切╇m然小但能立竿見影的做法開始。
?。灰幌伦幼屓径忌?,而是從小部分組織著手。
*高度評價在學習共享上取得成功的組織和個人。負責人要答應對干勁足的組織和個人予以優(yōu)待。讓其他組織及職員產生他們也想被高度評價的欲望。
?。兴枷霚蕚?,取得真正的效果要花一定的時間,所以得扎扎實實去完成。
?。趯嶒炦M展不順利時要尋找原因。根據(jù)找出的原因,防止同樣的失敗,提高下次的成功概率。
第三,不要拘泥于過去的成功方式。
通過學習,有時也必須拋棄以往成功的經驗。所以對于那些從以往成功道路走過來的經營者人士來說,則尤其要求其有那種"即使否定我過去的成功經驗也不要緊"的寬宏肚量,并把這種寬宏肚量示范給組織中的每一位成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