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更好地開發(fā)蚯蚓渣這一新的飼料資源,分析了蚯蚓渣的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采用全收糞套算法測定了肉雞對蚯蚓渣主要養(yǎng)分的代謝率,結果表明:蚯蚓渣蛋白質含量較高,粗蛋白含量高達56.79%,僅次于秘魯魚粉,優(yōu)于國產魚粉和優(yōu)質豆粕;氨基酸種類比較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其中蛋氨酸含量高于進口魚粉,含量為1.8%,賴氨酸含量為3.17%,高于一般魚粉和優(yōu)質豆粕。蚯蚓渣干物質中表觀化謝能為14.16MJ/㎏,蛋白質表觀代謝率為96.04%,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畜禽蛋白質飼料原料。
近年來,許多新的蛋白飼料資源得到了開發(fā)和應用,蚯蚓是畜禽和水產養(yǎng)殖的高蛋白飼料。蚯蚓體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平均為56.5%,最高達70%,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含量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E及多種微量元素、激素、酶類、糖類物質,其中鐵、銅、鋅、錳是儲量比魚粉高,磷的利用率高達90%以上,是一種函待開發(fā)的新型蛋白原料。
蚯蚓渣作為蚯蚓蛋白開發(fā)利用的形式之一,是一種新的飼料資源,是貴陽黔龍有限公司經過一種蚯蚓活性物質提取工藝后,殘留下來的中草藥和蚯蚓殘體組成的殘渣。通過初步的測定,此殘渣的蛋白含量較高,而且還含有一定量的蚯蚓和中草藥的活性物質,理論上推測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動物蛋白飼料和一種功效性的飼料添加劑應用于畜禽的生產中。為了更好的開發(fā)這一新的飼料資源,合理配制畜禽飼料,有必要對蚯蚓渣進行營養(yǎng)價值研究。本試驗在測定蚯蚓殘渣成分的基礎上,分析了蚯蚓渣主要營養(yǎng)成分和能量在肉雞體內的轉化率。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蚯蚓殘渣:取自貴陽黔龍有限公司,屬蚯蚓和中草藥的混合物提取蚯蚓活性物質后的殘渣,經自然干燥、粉碎加工后作飼料用。
供試飼糧:供試飼糧參照中國肉雞飼養(yǎng)標準(1986)和NRC(1994)的肉雞營養(yǎng)標準配制,試驗所需基礎飼糧一次配齊,包括基礎日糧和試驗日糧,見表1。
Table1 Ration Formulation% 日糧組成
| 基礎日糧
| 試驗日糧
| 玉米
| 65
| 58.5
| 豆粕
| 21
| 18.9
| 魚粉
| 4
| 3.6
| 蚯蚓殘渣
| 4
| 3.6
| 蚯蚓殘渣(待測飼料)
| 0
| 10
| 石粉
| 1.20
| 1.08
| 磷酸氫鈣
| 1.34
| 1.21
| 豆油
| 2.00
| 1.80
| 食鹽
| 0.36
| 0.32
| 1%的預混料
| 1.00
| 0.90
| 蛋氨酸
| 0.10
| 0.09
| 基礎日糧最低營養(yǎng)水平
|
|
| 粗蛋白質(%)
| 18
|
| 代謝能(MJ/kg)
| 13.39
|
| 鈣(%)
| 0.80
|
| 有效磷(%)
| 0.30
|
|
試驗動物:選取12只成年肉雞,公母各半。
1.2 試驗方法
1.2.1蚯蚓渣常規(guī)成分分析
水分含量測定:常壓干燥法。65℃烘干,稱量其風干重,計算水分含量
蛋白質含量測定:用凱氏定氮法測定
脂肪含量的測定:用索氏抽提法測定
粗纖維含量的測定:用酸堿消煮法測定
氨基酸種類測定:采用鹽酸水解法制備樣本液,然后用氨基酸分析儀測定。
1.2.2
蚯蚓渣肉雞體內消化率測定
1.2.2.1試驗方案
采用套算法,又稱頂替法。采用交叉試驗法,試驗方案見表2。選12只體重相近,采食正常,無怪癖的雞,公母各半。隨機分成2個處理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2只雞,每2只雞(1公1母)1個單籠。糞中各成分的測定方法同蚯蚓渣常規(guī)成分的測定。
Table2 Test Design Scheme 1.2.2.2排泄物的收集與處理
以籠為單位,在每次收集排泄物時,先清理掉排泄物上的雞毛、皮屑和飼料(用鑷子夾和吸耳球吹)。對清理掉的飼料要計量,以便從每日喂料量中扣除。而后用刮刀已知重量的同一鋁盒中,加入5%的鹽酸,以固定排泄物中的氮。隨后將排泄物放入0~4℃冰箱中保存。待正試期4d的排泄物全部收集完后,先稱取排泄物總量,后鋪平放入65~70℃的烘箱中烘干測定初水分。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并充分混勻后裝入樣品瓶供分析用。
1.2.2.3計算方法
按Lilyd等報道的套算法公式計算蚯蚓渣養(yǎng)分的代謝率:
式中:D為被測飼料(蚯蚓殘渣)某養(yǎng)分代謝率(或表觀代謝能);A為試驗日糧某養(yǎng)分代謝率(或表觀代謝能);B為基礎日糧某養(yǎng)分代謝率(或表觀代謝能);f為蚯蚓殘渣某養(yǎng)分(或總能)占試驗日糧某養(yǎng)分(或總能)的比例(%)
2 結果與分析
2.1 蚯蚓渣營養(yǎng)成分
蚯蚓渣營養(yǎng)成分測定結果以及與其他一些常規(guī)飼料原料的營養(yǎng)成分比較見表3。
表3 蚯蚓渣和其它一些常規(guī)飼料原料的營養(yǎng)成分比較 Talbe 3 Nutritive Composition in Earthworm Residue and other feedstuffs | | | | | | 粗水分(%)
| | | | | | 粗灰分(%)
| | | | | | 粗脂肪(%)
| | | | | | 粗纖維(%)
| | file:///C:/DOCUME~1/hwh/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 | | | 能量(MJ/Kg)
| | file:///C:/DOCUME~1/hwh/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file:///C:/DOCUME~1/hwh/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 | | | 粗蛋白(%)
| | | | | | 賴氨酸(%)
| | | | | | 蛋氨酸(%)
| | | | | | 胱氨酸(%)
| | | | | | 蘇氨酸(%)
| | | | | | 異亮氨酸(%)
| | | | | | 亮氨酸(%)
| | | | | | 精氨酸(%)
| | | | | | 纈氨酸(%)
| | | | | | 組氨酸(%)
| | | | | | 酪氨酸(%)
| | | | | | 苯丙氨酸(%)
| | | | | | 脯氨酸(%)
| | | | | | 天門冬氨酸(%)
| | | | | | 絲氨酸(%)
| | | | | | 谷氨酸(%)
| | | | | | 甘氨酸(%)
| | | | | | 丙氨酸(%)
| | | | | |
注:1、所測結果是以絕干物質為基礎的平均數(shù)值;
2、魚粉數(shù)據來源自《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yǎng)價值表》(2002版);
3、豆粕數(shù)據來源自Keith Smith“豆粕資料中心”。
從表3可以看出,蚯蚓渣粗蛋白含量高達56.79%,比進口魚粉稍低,但高于一般魚粉和豆粕;氨基酸種類比較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其中蛋氨酸、胱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均高于秘魯魚粉,分別比秘魯魚粉高5.26%、32.76%、14.39%,比國產魚粉高 29.5%、57.14%、39.64%,比優(yōu)質豆粕高176.92%、14.93%、40.91%;異高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含量均高于國產魚粉,分別比國產魚粉高5.22%、7.44%、8.66%;賴氨酸含量為3.17%,高于優(yōu)質豆粕9.31%。
2.2蚯蚓渣營養(yǎng)成分表觀代謝率
基礎飼糧、試驗飼糧和蚯蚓渣的總能、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無氮浸出物的代謝率見于表4。
表4 基礎飼糧與試驗飼糧主要養(yǎng)分代謝率 Table 4 Digestibility of Main Nutrient Contents in Basal Ration and Test Ration 注:1、根據蚯蚓渣和基礎飼糧養(yǎng)分含量算出試驗飼糧中10%的蚯蚓渣提供的上述養(yǎng)分占試驗飼糧養(yǎng)分的百分率f分別為6.02,11.67,26.99,4.53,12.82,10.92,按公式套算出蚯蚓渣養(yǎng)分的表觀代謝率(%);
由表4可知,蚯蚓渣的蛋白質表觀代謝率平均值為96.04%,這說明蚯蚓渣的粗蛋白質幾乎被肉雞全部消化吸收,蛋白質的營養(yǎng)利用價值較高。
3 小結
許多原料蛋白質含量很高,但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平衡,蛋白質吸收率差。如血粉中的粗蛋白可達80%左右,但亮氨酸含量極低,氨基酸不平衡,消化吸收差;水解羽毛粉蛋白含量高達80%-90%,但其中的蛋氨酸、色氨酸、組氨酸極缺乏,利用價值低。
蚯蚓渣粗蛋白含量達56.79%,僅次于秘魯魚粉,優(yōu)于國產魚粉和優(yōu)質豆粕,且蚯蚓渣蛋白質的利用率高達96.04%。衡量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除了看蛋白質的含量外,主要是看其品質,即看所含氨基酸(特別是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含量及其比例,賴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的多寡更顯重要。蚯蚓渣氨基酸種類比較全面,11種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尤其是一般飼料中較缺少的蛋氨酸和賴氨酸較豐富,其中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均高于秘魯魚粉,賴氨酸高于優(yōu)質豆粕。綜上所述,蚯蚓渣是一種營養(yǎng)利用價值很高、很有開發(fā)前景的一種畜禽蛋白飼料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