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27|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吃苦耐勞是成功的有效途徑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8-6 11:0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你是否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b]  "吃不了苦"是時下一些年輕人的一種通病,他們總是對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滿,總想找一個既輕松又能賺大錢的工作。結(jié)果往往是-好機會沒有降臨,寶貴的年華卻虛度了。
  在《大長今》第21集里,長今一心只想在比賽中取勝,用了尋常百姓們吃不起的上好牛骨燉湯,違背了太后娘娘要為百姓找出新食物的用意,結(jié)果輸?shù)袅吮荣悺榱俗岄L今好好反省自己所犯下的錯誤,韓尚宮派長今到云巖寺去伺候年邁臥病在床的老尚宮。長今苦苦哀求韓尚宮將自己留在宮內(nèi),韓尚宮卻不為所動。
  長今走了之后,連生、阿昌跟令路都想成為韓尚宮的上贊內(nèi)人,可是韓尚宮用訓練長今的方式訓練她們時,她們根本都做不到。韓尚宮問她們:"你們都是怎么搞的?說好了要做到,為什么不做呢?" 令路回答說:"我做不到。"
  [b]阿昌回答說:"我也是。"[/b]
  [b]最后連生也說:"我也是。"[/b]
  為什么連生、阿昌和令路都做不到?因為她們?nèi)鄙匍L今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韓尚宮自然不想讓她們做自己參加比賽時的助手。
  現(xiàn)在,有一個最讓企業(yè)頭痛的問題是:新招來的員工吃不了苦,沒有一點吃苦耐勞的精神。有些人在企業(yè)里干了幾天,甚至才干了幾小時就辭職走人,沒有堅定的意志。
  一個知名企業(yè)家說:一個優(yōu)秀員工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現(xiàn)在有些青年員工,剛到企業(yè)來工作時決心很大,可到最后總有一部分人被淘汰,一部分人成為崗位操作能手。為什么?其中的關鍵是被淘汰的這部分人缺乏一種吃苦的精神。任何一種工作都很辛苦,但美好的生活是靠我們用雙手勞動去爭取的。你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收獲。
  具有吃苦耐勞精神,是一個人成就事業(yè)的基本條件。
  香港超人李嘉誠,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yè)界領袖之一,同時他也是香港歷史上的千億富翁。他所建立的長江實業(yè)為香港的第一大企業(yè)集團。他的成功離不開吃苦耐勞精神。
  李嘉誠幼年喪父,家庭的重擔由他一肩扛起。14歲,正是一般青少年求學的黃金歲月,應該是憂無慮的,然而迫于生計他不得不選擇輟學,走上謀職一途。他好不容易在港島西營盤的春茗茶樓找到一份擔任服務生的工作。每天清晨五點左右一般人都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就必須提起精神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然后趕到茶樓準備茶水及茶點。每天他的工作時間長達15小時以上。生活簡直就是一場嚴酷的考驗與磨練。
  舅父非常疼愛李嘉誠,為了讓他能夠準時上班,就買了一只小鬧鐘送他。他把鬧鐘調(diào)快了十分鐘,以便能最早一個趕到茶樓開門工作。茶樓的老板對他的吃苦肯干深為贊賞,所以李嘉誠就成為茶樓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員工。
      曾有人問李嘉誠的成功秘訣。李嘉誠講了下面這則故事:
  在一次演講會上,有人問69歲的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其推銷的秘訣是什么,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講臺,說:"請你摸摸我的腳板。"
  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呀!"
  原一平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
  李嘉誠講完故事后,微笑著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板,但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 李嘉誠講的這個故事,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人生中任何一種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獲得任何成功的。
  [b]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b]
  在濟州島,長今正式拜張德為老師學習醫(yī)術,她希望醫(yī)術學成之后有機會重回宮廷。張德要求嚴格,長今不分晝夜苦讀醫(yī)書。她常常到一個寒冷的山洞里,借著一個布偶,苦苦研讀關于穴道的醫(yī)書。
  長今就這樣吃苦受罪,研讀醫(yī)書,不斷提高自己的醫(yī)術。長今把吃苦當挑戰(zhàn),以致閔政浩向中宗皇帝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微臣真心愛慕醫(yī)女長今,因為她是女人,更重要的是這個女人在學醫(yī)術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堅韌意志以及她吃苦受難的精神,都讓微臣傾心,更尊重愛慕她。"
  長今如此吃苦耐勞,她不成功,誰還配成功?
  對王永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王永慶并沒讀過多少書,從小在米店當學徒,后來一步步發(fā)跡,成為聞名世界的"塑料大王"。那么,王永慶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
  [b]四個字-"吃苦耐勞"。[/b]
  小時候,王永慶家里十分貧窮。由于他在兄妹中排行老大,從小就擔負著繁重的家務。六歲起,每天一大早他就起床,赤腳擔著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后兩百多級的小山坡,再趕到山下的水潭里去汲水,然后從原路挑回家,一天要往返五六趟,十分辛苦。不過,這也鍛煉了他的耐力。
  小學畢業(yè)后,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王永慶沒有繼續(xù)去上初中,而是來到嘉義一家米店當學徒。在那呆了大概一年,他的父親見他有獨立創(chuàng)業(yè)的潛能,就向親戚朋友借了兩百塊錢,幫他開了一家米店。 米店雖小,但王永慶精心經(jīng)營著。為了建立客戶關系,他用心盤算每家用米的消耗量,當他估計某某家的米差不多快吃完了的時候,就主動地將米送到顧客家里。這種周到的服務一方面確保顧客家中不會缺米,另一方面也給顧客提供了方便,尤其令那些老弱病殘的顧客更是感激不盡,自從買過王永慶的大米后,再也沒到別家米店去買過米。
  王永慶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他并不滿足于單獨賣米。為增加利潤,他減少了從碾米廠采購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添置了碾米設備,自己碾米賣。在王永慶經(jīng)營米店的同時,他的隔壁有一家日本人經(jīng)營的碾米廠,一般到了下午五點鐘就要停工休息,但王永慶則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半,結(jié)果是日本人的業(yè)績總落后于王永慶。
      王永慶正是由于具有此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后來在經(jīng)營臺塑企業(yè)時便得心應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坦然面對。取得成功之后,王永慶深有體會地說:"對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忽犯錯了,必須進行理性分析,并作為下次處事的參考與借鑒,這樣便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所不能忍的挫折,并從中獲益,挫折的殺傷力就等于銳減了一半,因此,我成功的秘訣就是四個字-吃苦耐勞"。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流傳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吃苦耐勞也是成功秘訣。那些能吃苦耐勞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這是因為苦吃慣了,便不再把吃苦當苦,能泰然處之,遇到挫折也能積極進取;怕吃苦,不但難以養(yǎng)成積極進取的精神,反而會對困難挫折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這樣的人當然也就很難成功了。來源網(wǎng)絡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3論壇幣 +21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李建明 + 1
zuoyf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8-6 11:06:48 | 只看該作者
支持,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2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09-8-6 15:18:48 | 只看該作者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句話我們要理解也要反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8-6 15:46:26 | 只看該作者
造成現(xiàn)在的孩子吃不了苦的原因可能是一個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09-8-7 01:39:44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以上的故事告訴我的不是非要吃苦耐勞

而是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學習的態(tài)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2 13:1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