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為何總是不堪一擊(秦池酒、三株口服液、科健手機、三鹿奶粉……當我們回想起這些已經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知名品牌時,不禁感嘆中國知名品牌的生命力為何總是如此不堪擊?) 秦池酒、三株口服液、科健手機、三鹿奶粉……當我們回想起這些已經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知名品牌時,不禁感嘆中國知名品牌的生命力為何總是如此不堪擊?
然而逝者已矣,人們對于這些已逝品牌的評論已經夠多夠多了,但一切仍然在繼續(xù),可口可樂收購匯源、蒙牛OMP事件,還有許許多多沒有進入人們視野的品牌,正在掙扎于死亡的邊緣。
或許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不過30年,我們用短短的30年完成了別人幾百年的品牌創(chuàng)造,所謂產品有好壞優(yōu)劣,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品牌亦是魚龍混雜。在市場發(fā)展與競爭的過程中,從來都是遵循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品牌”競“市場”擇——凡是不適合市場的品牌要被淘汰、凡是沒有競爭力的品牌要被淘汰,只有優(yōu)秀的品牌會被生存下來!
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應該慶幸諸如秦池酒、三株口服液、三鹿奶粉這樣的品牌被淘汰掉,淘汰掉了這些品牌,也即淘汰掉了一些劣等的品牌,起碼會讓市場得到一些凈化,也會讓市場中的品牌得到一次洗禮??梢?,但凡消失的品牌都有其可恨之處,只不過我們又常常對比國外的一些大品牌,如雀巢、如康泰克,心中又不免生些遺憾之情。
為什么美國的雀巢奶粉在1977年引發(fā)持續(xù)10年之久的“抵制雀巢產品”運動后,雀巢仍然可以渡過困境,迎來今日之輝煌?
為什么康泰克在被查出含有不安全成份的PPA后,仍然可以卷土從來,重新贏得人們的尊重?
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企業(yè)的管理水平低下,我想恐怕不是這么簡單,如是因為管理水平的話,三鹿的管理水平難道還比不上31年前的雀巢?這顯然是不足以讓人信服的。
有人說是中國的企業(yè)不會進行危機管理,31年前的雀巢顯然也不會,雀巢也曾傻乎乎地將揭露其產品問題的媒體告上法庭。因此蹩腳的危機公關處理方法并不會令一個品牌倒下,國內那些號稱危機公關大師的專家們試圖用自創(chuàng)的危機理論去挽救三鹿,卻加速了三鹿品牌的消失……
為什么?
原因就在于中國品牌的并不想著明天,而只是想著今天,所以永遠跟不上腳步,永遠不會有一個長遠的解決方案,所有的方案只顧眼前!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品牌更是如此。
三鹿沒有一個在三聚腈胺后長遠規(guī)劃,比如一個月內怎么處理,一年內要怎么處理,兩年后要怎么樣,三年后要怎么樣,沒有!所以三鹿慌手慌腳亂請醫(yī)生,甚至不惜重金封口,就算僥幸封住口了吧,問題的本質(產品問題)仍然存在,仍然沒有解決,所以遲早要出事!——這話仍然丟給那些僥幸沒出大事的乳制品企業(yè),僥幸躲過了一劫,并不代表問題解決了,所以蒙牛又因OMP出事了……
于是,我們又看見了中國品牌的短視,蒙牛鋪天蓋地說OMP安全,短視!短視??!
就算OMP安全,可是蒙牛你真的沒有發(fā)現(xiàn)你的經營上或者其它地方出了問題嗎?你往好好的牛奶中“加這加那”的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消費者?那么,是否應該制定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來完善對自己產品的研發(fā),去改善一下固有的市場營銷模式,真正對消費者負責,對蒙牛這個品牌負責?
回過頭來看雀巢,雀巢在70年代熬過了最困難的十年,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讓現(xiàn)在全世界的人都相信雀巢是一個負責任的公司,但我很難相信蒙牛是一個負責的公司。中國的許多乳品品牌從來沒反省過為什么會無聊地去奶粉里加點希奇古怪的東西,也從而沒有反省過以后不能再亂加了……卻可勁地在電視上打廣告說自己的產品多么多么安全,這根本不足讓人相信——三鹿還說自己1100多道工序呢,現(xiàn)在消費者懷疑每一道工序都可能會出問題,那豈不是要擔上1100多個心,所以你們學三鹿那樣打廣告不覺得很可笑嗎?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可以來回答為什么中國品牌總是不堪一擊了,誠實的匯源老總朱新禮其實早給出過答案了:中國的大部分品牌在企業(yè)家眼里是“豬”,養(yǎng)豬就是為了掙錢,一個“豬”一樣的企業(yè),也必然是“豬”一樣的品牌,而豬的特點是什么——短命! 摘自:中國飼料企業(yè)管理傳播網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