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產動物養(yǎng)殖過程中面臨的如下問題使養(yǎng)殖收益嚴重受挫:
1.1 養(yǎng)殖魚體的顏色
人工養(yǎng)殖的水產品(如塘虱、斑點叉尾鮰、鮭鱒、月鱧、鮑魚等)的體色往往缺乏天然水產品所具有的健康色澤,從而使其商品價值大打折扣。
在養(yǎng)殖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人工飼料養(yǎng)殖的貝殼出現(xiàn)顏色異常、機械強度下降等。
1.2 魚體著色的不穩(wěn)定性
商業(yè)飼料公司對魚體著色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主要是在飼料中加入商品色素或某些含色素的原料如玉米蛋白粉等,這些努力雖然取得一些進展,但由于各種條件所限,產生的結果是著色不穩(wěn)定,此時好彼時差。
營養(yǎng)學的研究,也不是很理想。將這些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魚體同樣著色不穩(wěn)定。這可能有其他諸多的因素,如基礎配方、養(yǎng)殖環(huán)境不同等。
1.3 魚體著色的不均勻性
在養(yǎng)殖生產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魚類著色色澤不均勻,部分深,部分淺,如塘虱、斑點叉尾鮰等,存在頭部著色好,而尾部、胸鰭周圍著色差。
1.4 養(yǎng)殖產品的經濟效益
養(yǎng)殖的商品魚接近天然色澤,其市場價格較高,相反,則價格較低,且較難銷售。如著色好的塘虱市場售價可達11~13元/kg,而著色差的塘虱市場售價則僅為8~10元/kg,因此,如何對養(yǎng)殖魚體進行較好著色,使之看起來更接近野生魚的體色,一直是眾多飼料廠家和養(yǎng)殖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1.5 添加色素的成本偏高
從目前外源色素的添加量和市場著色劑產品來看,著色劑的添加成本均偏高。市場信息顯示,目前情況下飼料公司可以承受的塘虱飼料著色成本為300~400元/t左右。
2、目前市場上著色劑的種類
飼料中常用的著色劑,按來源一般分為兩種,即天然著色劑和合成著色劑。
天然著色劑是指一些富含類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黃、紅、紫色的動物及提取物如糠蝦、鱗蝦等;植物及提取物如玉米、胡蘿卜、苜薯粉、橘皮等;微生物及提取物如酵母、光合細菌中的紅螺菌、微型藻中的杜氏藻等;螺旋藻及其提取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第318號公告《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中允許使用的飼料著色劑為8種,即β-胡蘿卜素;β-阿樸-8-胡蘿卜素醛;辣椒紅;β-阿樸-8-胡蘿卜素酸乙酯;β-胡蘿卜素-4,4-二酮(斑蝥黃);葉黃素;萬壽菊花提取物(天然葉黃素);蝦青素。
3、通過對天然著色劑和合成著色劑的研究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于合成著色劑,天然著色劑在以下幾方面占明顯優(yōu)勢
3.1 促進動物生長,提高存活率
Darachai等(1999)比較了含天然蝦青素、合成蝦青素、不含蝦青素飼料及天然餌料對不同生長階段對蝦幼體生長、存活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喂天然蝦青素的幼體存活率最高,其生長率和喂天然餌料組的接近,但要比喂合成蝦青素和無蝦青素組幼體的生長速率高許多。Christiansen(1995)進行的一項試驗發(fā)現(xiàn)蝦青素對大西洋鮭魚苗的生長和存活都有顯著影響,只有當飼料中蝦青素含量達到5.3×10-6時大西洋鮭才能正常生長,而且魚體脂類含量也升高。如果飼料中蝦青素含量低于1×10-6,則魚苗死亡率將達到50%,大西洋鮭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首例必需蝦青素的魚類,而且飼料中蝦青素含量低于5.1×10-6時就停止生長。
3.2 抗逆境作用
Darachai等(1999)比較了含天然蝦青素、合成蝦青素、不含蝦青素飼料及天然餌料對不同生長階段對蝦幼體的抗鹽脅迫能力的影響,發(fā)現(xiàn)喂天然蝦青素的幼體最能忍受低鹽脅迫,測定蝦體中類胡蘿卜素含量發(fā)現(xiàn)食用天然蝦青素組要高于投喂合成蝦青素和無蝦青素飼料組。
3.3 增強動物的免疫力
類胡蘿卜素的抗氧化作用有效地捕殺動物體內過量的活性氧和自由基,保護白細胞免受損傷,從而提高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機能。特別是蝦青素在促進抗體的產生、促進生長、增強宿主的免疫功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方面的能力均強于β-胡蘿卜素,是水產動物的強抗氧化劑和脂質過氧化的抑制劑。 Thuenhan(1990)認為類胡蘿卜素是動物體內非酶型的斷裂性抗氧化劑。許多研究表明,在機體衰老、患病及炎癥過程中,體內自由基增加,而類胡蘿卜素能抑制自由基的產生,可以延緩衰老和預防癌癥。
3.4 著色功能
Olsen等(1994)在北極紅點鮭飼料中添加0~192mg/kg蝦黃素時發(fā)現(xiàn),北極紅點鮭魚肉的紅色程度與添加蝦黃素的量呈正相關,且添加量達70mg/kg時達到色素形成的穩(wěn)定期。Choubea等(1996)在虹鱒飼料中分別添加100mg/kg的蝦黃素、100mg/kg的角黃素和從酵母中提取的蝦黃素 100mg/kg,結果發(fā)現(xiàn),虹鱒肌肉中的類胡蘿卜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魏萬權等(2003)使用三種商品色素(加麗素®黃、加麗素®紅和加麗素®粉紅)和含有黃色葉黃素的玉米蛋白粉作為著色的色素來源,探討了色素對塘虱著色的影響,結果表明飼料中加入加麗素®黃、加麗素®紅和加麗素®粉紅都能夠對塘虱進行有效著色,加麗素®紅和加麗素®粉紅的著色效果可能更好。為了達到較好著色,飼料中類胡蘿卜素色素的有效含量(即阿卜酯、角黃素或蝦青素的含量)應不低于50mg/kg,著色時間不低于8周。
同時,在羅非魚、鯉魚、真綢、鰤魚、鯉魚、對蝦等的養(yǎng)殖過程中添加適量的蝦青素、玉米黃素等類胡蘿卜素均能改善魚的體色和肉質,增加色素在魚體的體表、皮膚、肌肉中的沉積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