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酶制劑沒有效果,或酶制劑的效果不好評估,特別是粗放式養(yǎng)殖模式更難看出效果。但是,我想通過下面一個一個實例來說明酶制劑的效果。
遼寧某一個蛋雞養(yǎng)殖場使用某公司復合酶,每噸飼料添加100g。基礎北方不變,直接添加酶制劑,試驗產蛋雞8000只,試驗時間為1個月。試驗結果為投入產出比為1:5.5.整個試驗期間,用酶組每天多產10斤蛋,其中有7斤蛋是通過產蛋率的提高來實現(xiàn)的。有3斤蛋是通過蛋重的增加來實現(xiàn)的。到月底時稱雞體重,每只雞增重15g(當時是將5只雞一起稱重后來算平均值,否則每只雞增重15g是很難稱看出來的)雞蛋價格按2.5元/斤計算,蛋雞按3.8元/斤來算,這樣投入產出比為1:5.5。當然,這還是8000只蛋雞,可以看出每天蛋重增加10斤,如果是1000只蛋雞呢?那每天蛋重只增加1斤,如果是100只呢?那每天增加的蛋重就只有1兩。對于每個雞蛋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于養(yǎng)殖場或養(yǎng)殖戶而言,你如果去問他用酶后對他的畜禽有否改善,那么他會告訴你,幾乎看不到。明明是投入產出比顯著,但就這樣被養(yǎng)殖場或養(yǎng)殖戶的一句不負責的話扼殺了。
酶制劑在飼料中應用肯定是有效果的,但關鍵是看你有沒有一個好的評價系統(tǒng)。例如,酶制劑使用下去,其效果可能沒有在增重方面體現(xiàn),但是對腸道健康方面有改善,養(yǎng)殖戶使用的藥物減少了;有時酶制劑使用的改善效果是飼養(yǎng)環(huán)境改善了;有時酶制劑的改善效果是體型更好了等等。由于目前飼料廠可能更多地關注使用酶制劑后日增重或體增重是否改善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這都是不科學的。所以,通過今天的一個實例,我想表達一個意思,酶制劑的效果有時候是被我們自己所“忽視”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