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行為能耳熟能詳?shù)南M者未必很多,甚至對豬誤解之深,至今根深蒂固,例如罵人時常以“豬八戒”、“豬腦袋”、“笨的像豬”或“臟的像豬”,豬無法以言語向人類伸冤,真是有口難辯,今筆者擔任禽畜行為學授課教師,就從豬的清潔行為來為其辯護,祈望有助于國人吃豬肉時,想到豬的清潔行為,也能吃出健康,并以豬的整潔為師。
豬的清潔行為
假如人類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豬則會表現(xiàn)其清潔行為,所以豬可能是農場動物中最愛清潔及最有整齊概念的家畜之一 ,因為他們睡覺的地點總是挑選在畜舍內最清潔及干燥的地方,而排尿及排糞的地方則有固定及特別的區(qū)域;即豬不在吃及睡覺的地方排泄便,而喜歡排在墻角、潮濕、蔽蔭、有糞便氣味處。若豬群過擠或欄舍過小,他們就無法表現(xiàn)清潔行為。所以可利用豬此種行為應用于豬舍設計,以減輕打掃之勞力及費用支出。
根據(jù)Whatson (1978)研究顯示:剛出生3日齡的小豬沒有固定的排便的地區(qū),然而此后,則其避免在其睡覺的區(qū)域排便,以保持其睡覺地區(qū)的干凈。
豬的清潔與學習
小豬是如何有清潔的概念呢? 我們先從中國人之俗語“娶媳婦,看丈母娘”談起吧! 此話意描述媳婦娶進家門,其是否賢慧、能否料理家務與相夫教子,做好家庭主婦,此時丈母娘扮演重要的角色,若媳婦在娘家的家庭教育良好,則媳婦屬于賢妻良母型是必然。
同理,小豬的清潔行為是從母豬學習而來,因此小豬在出生日齡階段,其排便之地點選定是從母豬學習而來,因此當母豬沒有整潔行為而弄臟環(huán)境,則小豬很快從其學習到臟亂的行為,例如在睡覺的地區(qū)排糞而把豬舍弄得很臟亂。
培養(yǎng)豬良好的清潔習性
豬不僅是人類重要的經濟家畜動物,更有人把他當成寵物飼養(yǎng),畜牧系曾有位學生把小豬當嬰孩般照護放入袋包攜入攜出,或在國外更把他當成電影明星。豬進入人類家庭,與人生活在一起,此時豬的整潔習性便顯得重要。豬良好排便習性,可由管理來培養(yǎng),不良的排便行為也可以修正,其措施如下:
改換豬舍;即把豬從某一欄調換至另一欄舍,并且在其進入新欄舍之前,讓其奔跑一段時間,以排空其體內之便。
豬移入之前,應在新舍的排尿區(qū)弄潮濕,并放入豬以前的糞便。
假如欄舍豬只很少,可暫時用障礙物把豬集中在睡覺區(qū),而迫使豬在其它區(qū)域排便,睡覺區(qū)域可放些新鮮墊料。
家豬的祖先,野豬,系穴居動物,所以可在豬睡眠地區(qū),做一個假屋頂,以鼓勵他們在此區(qū)域睡覺及休息,而減少在睡眠地區(qū)排便。
假如改變豬排便的地點仍無成效,則打掃豬舍時間最好從早上改至晚上 。當打掃畜舍之后,將其原排糞區(qū)域弄干燥,并灑些墊料或放些飼料。
人類對豬清潔行為的誤解
我們形容寄宿在外學生的屋舍臟亂,我們最常說“像豬窩”;當母親看到在戶外玩?;貋淼男∨笥?,其身上白色衣服、手及臉弄得烏黑不堪,會罵其“像豬一樣臟”。從上述得知既然豬是愛干凈的動物,為何我們人類凡是形容臟亂都以豬來比喻呢?因為在炎熱夏天,我們看到的豬或豬舍有時的確很臟亂,此系豬會在泥漿處打滾,環(huán)境使然,探究其原因有三:
人類因素
飼主沒有定期清掃豬舍,而使豬舍糞便堆積如山,若加上排尿則顯得泥濘,甚至弄污豬的睡眠地方。
大豬怕熱
因豬的汗腺退化,并且大豬有一層厚厚的皮下脂肪,阻止體內大量熱量散發(fā),又豬的皮膚表皮層較薄,被毛稀少,造成對光的防護力較差,所以在高溫畜舍里,豬會在便堆打滾、掘濕土或在泥濘洼地打滾以弄濕身體,依此蒸發(fā)水分來降溫,所以飼主提供豬水浴,有助于豬的生長 。
拱土
豬的嗅覺發(fā)達,故有拱土覓食的行為。由于豬鼻吻有力,其平常以鼻吻掘土挖根覓食,故會把環(huán)境弄亂。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