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鴨的飼養(yǎng)管理與疾病防治
一、肉鴨的主要品種及其特點
1、北京鴨:愿產(chǎn)于我國北京近郊,以玉泉山和護城河一帶為主產(chǎn)區(qū),其特點體形大,易育肥,增重快,肉質(zhì)細嫩。初生雛鴨全身羽毛橙黃色,至4周齡變?yōu)榘咨⒅饾u更換羽毛,7-8周齡時羽毛長齊呈乳白色或潔白色。肉用仔鴨出生體重50克,7周齡后體重大約3.45公斤,料肉比2.70:1。北京鴨有較好的肥肝性能,填飼育肥后,為著名佳肴的原料。
2、櫻桃谷鴨:是由英國櫻桃谷育種公司引進北京鴨和埃里斯伯里鴨為親本雜交培育而成,是著名的肉用型品種,其外貌和北京鴨極似,1985年超級M型肉鴨,7周齡重3.12千克,料肉比2.89:1,90年代超級M2型肉鴨,47日齡重3.3千克,料肉比2.65:1。
3、番鴨:原產(chǎn)于南美洲及中美州等熱帶地區(qū),頭大,成紅色。10周齡體重公、母鴨分別為3.76和2.3千克,料肉比2.91-3.01:1。番鴨的肥肝性能較好。
4、狄高鴨:是由澳大利亞狄高公司應用北京鴨選育而成的大型肉用鴨,其優(yōu)點是適用性強,早熟,長肉快,瘦肉多,易催肥,體形大,屠宰率高,適應性強,喜干燥,適于圈養(yǎng)。早期生長速度快,21天長出大毛,
45天長齊毛,抗寒耐熱能力強,在飼養(yǎng)期不一定需要水池放養(yǎng),能在陸地上配種。體羽白色,雛鴨絨羽呈黃色,7周齡體重3-3.5千克,料肉比2.6-3:1。
5、海格肉鴨:是由丹麥培育的肉鴨品種,它適用性強,抗病力強,成活率高,即可水中飼養(yǎng)也可陸地飼養(yǎng),6周齡體重3千克以上,料肉比2.8:1。
6、芙蓉鴨:瘦肉型肉鴨,是國內(nèi)利用櫻桃谷鴨雜交培育而成,7周齡體重3.2千克,料肉比2.7:1。
二、鴨的生理特點和生態(tài)習性
1、喜水,鴨在水中覓食,嬉戲、配偶,只有休息和產(chǎn)蛋的時候才到陸地上。鴨的口腔內(nèi)無齒且唾液腺不發(fā)達,因而采食時常常飲水,以濕潤食物,利于吞咽。鴨舌厚長而軟,舌神經(jīng)對水溫反應極為敏感,不喜高于氣溫的水,但不拒飲冷水。
2、耐寒,不耐熱。由于鴨有濃密的絨羽及發(fā)達的尾脂腺,能有效的防水御寒,但其耐熱性能較差,尤其是個體大脂肪厚的個體,耐熱能力很弱,因而炎熱的夏季一定要提供涼爽的水域環(huán)境。
3、合群,鴨的性情溫和馴服,較少單獨行動,少爭斗,易管理。雜食,鴨的嗅覺、味覺不發(fā)達,對飼料的
適口性要求不高。
4、敏感,鴨膽小怕驚,一遇到響聲即刻相互擁擠在一角,因而養(yǎng)鴨及育雛環(huán)境宜安靜穩(wěn)定。
5、生活有規(guī)律。
6、無就巢性(番鴨除外)。
7、鴨的生長性能,鴨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正常體溫一般為41.5-43度,心跳160次-210次/分鐘,呼吸頻率每分鐘16-26次,鴨的運動性強,消化迅速,不耐饑餓,因而需要頻繁飲水和采食大量飼料。
三、主要肉鴨的生產(chǎn)模式
在我國飼養(yǎng)量最多的肉鴨品種是北京鴨、櫻桃谷鴨和番鴨,這三種肉鴨的生長發(fā)育各有特點。從表中可以看出,北京鴨的前期體重高于櫻桃谷鴨,5周齡后櫻桃谷鴨的公鴨體重超過北京鴨,7周齡櫻桃谷鴨母鴨超過北京母鴨,北京公母之間的體重差異較小,北京鴨和櫻桃谷鴨的前2-3周齡母鴨體重略高于公鴨。
北京鴨、櫻桃谷鴨和番鴨的代表性生長速度(體重:克)
周齡
| 北京鴨
| 櫻桃谷鴨
| 番鴨
| 公
| 母
| 公
| 母
| 公
| 母
| 0
| 54.6
| 54.6
| 56.3
| 56.4
| 45
| 45
| 1
| 315.9
| 319
| 296
| 313.9
| 125.
| 119
| 2
| 805
| 769.2
| 701
| 756.2
| 290
| 272
| 3
| 1406.5
| 1414
| 1385.7
| 1330.1
| 600
| 536
| 4
| 2062.5
| 1973.9
| 2048
| 1961
| 995
| 833
| 5
| 2716.9
| 2662.5
| 2768
| 2606.7
| 1500
| 1160
| 6
| 3183.7
| 3173.1
| 3376
| 3128.7
| 2060
| 1530
| 7
| 3522.6
| 3426.2
| 3809.5
| 3466.2
| 2600
| 1900
|
四、肉鴨對飼養(yǎng)設備的要求
引水器:前2周每100只鴨2-3個4升的真空引水器,2周后每只鴨3厘米的水槽位置或每100只鴨一個塔形自動飲水器。
食槽:第一周每50只鴨一個平底料盤,之后每100只鴨5米長食槽,或每100只鴨5個食槽。
墊料:必須使用干燥、清潔、吸水、不發(fā)霉的墊料,每次放置約8厘米厚的墊料,并經(jīng)常翻動。
五、飼養(yǎng)密度
不同日齡、不同飼養(yǎng)方式的飼養(yǎng)密度不同,一般肉鴨的飼養(yǎng)密度比肉雞小,對設備的利用率也低一些。一般建議,地面平養(yǎng)帶戶外運動場3周齡前采用舍飼,3周齡后可到戶外運動,戶外運動場的面積為0.45平方米/只。如果育雛和育肥舍連在一起,為了保溫,一般育雛早期占用1/3鴨舍。
不同飼養(yǎng)方式肉鴨的飼養(yǎng)密度(只/平方米)
周齡
| 網(wǎng)上
| 地面墊草
| 地面墊草帶戶外運動場
| 1
| 50
| 21
| 21
| 2
| 27
| 14
| 14
| 3
| 18
| 11
| 11
| 4
| 14
| 5.5
| 7
| 5
| 11
| 3.5
| 5.5
| 6
| 9
| 3.5
| 5.5
| 7
| 7.5
| 3.5
| 5.5
|
六、進雛鴨前的準備
1、鴨舍要進行清洗消毒:
當前一批出欄后應立即進行清舍,首先清掃棚頂、四周以及設備內(nèi)外的灰塵等贓物,清掃墊料、地面及地溝中的污物。然后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后噴灑廣譜消毒劑消毒。將食槽和飲水器具浸泡在加入消潔劑的消毒水池中,清洗干凈后用消毒劑溶液浸泡,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凈,晾干備用。最后將食槽、飲水器具以及育雛用的各種工具放入舍內(nèi),關閉門窗,用甲醛熏蒸消毒。1-2天后打開門窗,通風晾干鴨舍。
2、調(diào)試加溫設備并提前預熱
在雛鴨進舍前24小時必須對鴨舍進行升溫,1周齡內(nèi)的雛鴨溫度低于28度,就表現(xiàn)為扎堆,厭食等癥狀,不僅影響雛鴨的生長發(fā)育,而且引起雛鴨的高死亡率。
3、鋪好墊料
地面平養(yǎng)需要在水泥地面上鋪好8厘米厚的墊料。
4、擺放好飼養(yǎng)設備
在進雛鴨前,將所有的育雛設備洗凈消毒晾干,料盤中加入雛鴨料,飲水器中加入5-8%的糖水,并擺放均勻。
七、雛鴨的飼養(yǎng)管理
雛鴨一般指2周齡內(nèi)的小鴨,養(yǎng)好雛鴨是保證鴨的成活率的關鍵。
1、控制好育雛溫度
雛鴨的生長發(fā)育和溫度、濕度、光照、通風換氣、密度、飼料等均有密切關系,但以溫度的影響最為關鍵。雛鴨對溫度非常敏感,溫度太高,雛鴨會遠離熱源,煩躁不安,張嘴喘氣,老要喝水,容易造成鴨體軟弱和抵抗力降低等現(xiàn)象,溫度過低,雛鴨尖叫,積聚成堆,互相擠壓取暖,容易造成傷亡,而且生長緩慢,溫度忽高忽低,雛鴨則易患感冒和肺炎。
適宜的育雛溫度(鴨舍測溫的位置是:地面散養(yǎng)的應在離地面6-10厘米處測溫)
日齡
| 育雛溫度(度)
| 日齡
| 育雛溫度(度)
| 1-3
| 32-28
| 11-14
| 21-19
| 4-6
| 28-24
| 15-21
| 19-17
| 7-10
| 24-21
| 21日以后
| 17-15
| 2、濕度控制
鴨屬于水禽,雖然喜歡水但怕高濕度,濕度太高時,雛鴨呼吸困難,鴨體不適,雛鴨容易感染疾病如曲霉菌病等,因此育雛室應保持干燥、清潔,相對濕度必須保持在70%以下。
3、雛鴨飲水
雛鴨第一天飲用5-8%的糖水可以減少前7天的死亡率,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和抗菌素來減少早期雛鴨的死亡率。水的消耗受環(huán)境溫度和其他因素影響很大。炎熱季節(jié)鴨的飲水量大增,盡可能提供涼水,寒冷季節(jié)水溫不能低于20度,雛鴨前3天用真空引水器飲水以保證每只鴨都有足夠的飲水,3天后可用乳頭引水器或水槽飲水。
4、雛鴨的飼喂
雛鴨和雛雞的開食有所不同,雛鴨的開食和開飲可以同時進行,開食時間早些有利于雛鴨的發(fā)育。雛鴨前3天每50只用淺料盤飼喂,5天后開始使用料槽,料槽的高度隨著鴨的生長逐漸提高,使料槽的邊緣與鴨背同高。由于肉鴨還沒有發(fā)現(xiàn)嚴重腹水癥的發(fā)生,且鴨無嗦囊,只有食管膨大部,容易饑餓,因此實行自由采食。經(jīng)驗證明,每天喂料次數(shù)不少于6次,有助于刺激食欲和減少飼料浪費。肉鴨的采食量和體重增加很快,最好飼喂顆粒料,也可以飼喂?jié)癜璺哿?,但注意現(xiàn)拌現(xiàn)喂。
5、飼料
根據(jù)雛鴨前期所需營養(yǎng)水平較高,易患病等生理特點,所以一般推薦雛鴨前4天飼喂肉小雞顆粒飼料(如環(huán)山301),然后再飼喂肉小鴨顆粒飼料(如環(huán)山801),這樣會大大提高雛鴨的生長
發(fā)育。
6、分群
肉鴨的分群一般在7-10日齡進行,最遲不超過2周齡。由于雛鴨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分群時先要進行升溫,在寒冷季節(jié)尤為重要。并將體重弱小或體弱的鴨子單獨飼養(yǎng)以提高鴨群的均勻度。
7、更換飼料
由雛鴨飼料801更換為802中鴨飼料時要采用逐漸過渡的方法,否則容易引起雛鴨的不適應或造成消化系統(tǒng)障礙,具體為換料第一天飼喂混入30%中鴨料的雛鴨料,第二天將中鴨料的比例加到60%,第三天加到80%,第四天全部飼喂中鴨料。
8、飼養(yǎng)管理重點
1)要保證供應全價飼料并盡可能采用顆粒飼料。0-2周齡飼料直徑3毫米,3-7周齡4.5毫米。粉料要用水拌濕后飼喂。
2)鴨飼養(yǎng)期內(nèi),原則上不限制采食量,但要少喂勤添,以防剩下的飼料腐敗或影響適口性。每天飼喂8-10次。每次喂料間隔的時間要均勻,定時喂料飲水。
3)應充足的飲水,料水比不低于1-1.5:3,水槽遠離料槽。
4)3-7日齡鴨的飼料或飲水中要加入抗菌藥。1-3日齡鴨接種鴨肝炎疫苗,21日齡鴨接種鴨瘟疫苗。
5)每周調(diào)整一次鴨群的飼養(yǎng)密度,依照體重大小和體質(zhì)情況進行分群,弱鴨單獨飼喂。
6)保持清掃衛(wèi)生和晝夜開燈照明。飲食用具每天要飼喂一次。網(wǎng)上育雛每天清掃地面和網(wǎng)面,地面育雛要勤換墊料,保持墊料清潔干燥。
7)經(jīng)常檢查育雛設施,檢查室內(nèi)溫度、濕度和通風,觀察雛鴨的精神狀態(tài)和糞便情況,注意采食量和飲水量有無改變。
八、中鴨的飼養(yǎng)管理
中鴨通常指3-5周齡的肉鴨。如果進行填飼,中鴨指從3周齡至填飼前這一時期。
1、2周齡末,應將雛鴨轉移到中鴨舍。轉舍前要注意育雛室與中鴨舍的溫差不要超過3-5度,溫度太低,要在12-24小時前進行預熱。雛鴨轉舍前要空腹,轉舍后要限制活動范圍,防止奔跑傷亡。轉舍過程中,根據(jù)雛鴨的大小、體況進行分群。
2、中鴨的采食量和飲水量都很大,要供給充足的料槽和水槽,使每只鴨都有固定的飲水、采食位置。每日飼喂4-6次。飲水為常流水或引水器全天都要滿、以防缺水,飼料要吃多少拌多少,保持飼料新鮮。
3、勤換墊料,保持墊料干燥。如果有舍外運動場,可把引水器放在舍外,保持舍內(nèi)干燥。許多養(yǎng)鴨戶在育肥期時不用墊料,但在寒冷季節(jié)最好在舍內(nèi)使用墊草,最起碼剛進入中鴨期的早期使用墊草時,也應在運動場上鋪設墊料,供鴨休息。不設水上運動場。
4、嬉水
雛鴨在3周齡前一般不進行嬉水,在炎熱的夏季,可通過增加通風降低溫度,但水浴對于夏季肉鴨的防暑降溫很重要,可以增加肉鴨的活動量,促進生長發(fā)育。有水條件的可以在夏季設水浴淺溝,水浴淺溝設在運動場外,置于運動場的外側,溝寬1-1.5米,深25-30厘米,長度與鴨舍相等,為長流水淺溝。水源比較難解決的鴨場可在運動場內(nèi)挖嬉水池,嬉水池的大小根據(jù)鴨群的數(shù)量而定,一般為10-30平方米不等。育肥鴨在每次飼喂后分批輪流趕入嬉水池中水浴。
5、搞好衛(wèi)生防疫工作,及時清理糞便,定期洗刷消毒食槽、引水器。每天早上觀察有無軟腳和啄毛癖,糞便是否正常。飼料中定期添加氟哌酸等藥物預防疾病。
九、大鴨的飼養(yǎng)管理
大鴨階段為飼養(yǎng)肉鴨的強制填肥期或出售前的育肥增重階段。飼喂要點是,逐漸更換飼喂肉大鴨全價顆粒飼料(環(huán)山803),全天供給足夠的飲水,直到上市。注意保持環(huán)境安靜,減少應激反應。晚上禁用手電筒照射鴨群,舍內(nèi)溫度以18度左右為宜。夏天降溫防暑,晚上在舍外露宿,減少運動時間,加速育肥?,F(xiàn)代以自食快速育肥代替?zhèn)鹘y(tǒng)的填飼。
北京肉鴨的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
周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活重(千克)
| 0.27
| 0.76
| 1.35
| 1.81
| 2.32
| 2.80
| 3.15
| 3.42
| 耗料量(千克)
| 0.23
| 0.74
| 1.16
| 1.16
| 1.48
| 1.62
| 1.75
| 1.54
| 累計耗料量(千克)
| 0.23
| 0.97
| 2.13
| 3.28
| 4.76
| 6.39
| 8.14
| 9.68
| 料肉比
| 0.85
| 1.27
| 1.57
| 1.82
| 2.05
| 2.27
| 2.58
| 2.83
| 櫻桃谷鴨的增重速度和飼料轉化率
周齡
| 1
| 2
| 3
| 4
| 5
| 6
| 7
| 平均
| 活重(克)
| 305
| 728.6
| 1357.9
| 2004.5
| 2687.4
| 3252.4
| 3637.9
| -
| 只日耗料量(克)
| 45.7
| 112.1
| 162.8
| 188.6
| 233.9
| 244.9
| 265.9
| 179.1
| 累計耗料量(克)
| 393.5
| 1194.9
| 2349
| 3668
| 6321
| 7122
| 8949
| -
| 累計料肉比
| 1.29
| 1.64
| 1.73
| 1.83
| 1.98
| 2.19
| 2.46
| -
|
十、屠宰前的抓鴨和裝運
1、抓鴨前4-6小時停止飼喂,但不能停止供水。
2、抓鴨時盡量減少光照強度。
3、抓鴨前將所有的設備升高或移走,避免捕捉過程中損傷鴨體或損壞設備。
4、抓鴨時盡量保持安靜,以免鴨群驚動造成擠壓。
5、抓鴨時抓鴨的頸部。
6、炎熱季節(jié)一般選擇凌晨或晚間裝籠運輸,天氣寒冷時在前頂部覆蓋帆布,四周不要包裹。
十一、鴨病防治
鴨瘟
鴨瘟又叫鴨病毒性腸炎,是一種急性、高度死亡率的傳染病,是危害養(yǎng)鴨業(yè)最為嚴重的傳染病。
發(fā)病原因:鴨瘟是由一種皰疹病毒引起的。各種年齡和品種的鴨均可感染。鴨瘟的發(fā)生主要是購入病鴨或病鴨群中帶毒的鴨,亦可能是由于使用被糞便污染的飲水、運輸工具等引起。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養(yǎng)鴨時易流行。
癥狀:潛伏期一般為2-4天,病初體溫急劇升高到43度以上,這時病鴨表現(xiàn)精神不佳,頭頸縮起,食欲減少或停食,但想喝水,喜臥不愿走動。病鴨不愿游水、流淚、眼周圍羽毛沾濕,甚至有膿性分泌物,將眼瞼粘連。鼻腔亦有膿性分泌物,部分鴨頭頸部腫大,俗稱“大頭瘟”。病鴨下痢,呈綠色或灰白色稀糞。病后期體溫下降,精神極度不好,一般病程為2-5天,慢性病例可拖至一周以上,消瘦,生長發(fā)育不良,體重輕飄。
部檢:解部病死鴨,病變主要在消化道,即口腔、咽喉、頭周圍可能有壞死灶,食道內(nèi)有條紋狀的潰瘍,在泄殖腔粘膜(即肛門內(nèi)側)有出血或潰瘍,小腸有出血環(huán),這些都是鴨瘟的特征病變。此外,肝臟為微腫脹,淤血和出血斑點,心臟有出血點等。
防治:不從鴨瘟疫區(qū)進鴨,平時嚴格執(zhí)行對鴨舍、運動場等的消毒。對受鴨瘟威脅的鴨群,可注射鴨瘟弱毒苗,疫苗對20日齡的小鴨安全有效,免疫的母鴨可以通過蛋將抗體傳給雛鴨,雛鴨到13日齡時,抗體大多消失,即無免疫力。雛鴨一日齡時注射疫苗,免疫期最多1個月。一個地區(qū)一旦發(fā)生鴨瘟,必須隔離消毒和緊急預防接種,每只鴨注射1-2頭份/只(緊急接種后1-3天內(nèi),患禽的死亡數(shù)可能會有所增加,屬于正常情況,一般第四天后死亡數(shù)量會迅速減少)疫苗。在防疫時可服用一些廣譜抗菌素,連用2-3天,以防繼發(fā)感染細菌性疾病,并加強飼養(yǎng)管理。
鴨病毒性肝炎
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傳染病,患病雛鴨以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和發(fā)生出血性肝炎為特征。本病具有三個病型(Ⅰ、Ⅱ、Ⅲ型),其中主要流行的是Ⅰ型。
發(fā)病原因:本病的病原是鴨肝炎病毒,屬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群,本病毒對環(huán)境因素抵抗能力強,鴨場一旦傳染,難以徹底消除,本病主要通過病鴨糞便所污染的飼料和飲水傳染,但也可能經(jīng)呼吸道感染。僅發(fā)生5周齡以下的小鴨,特別是3周齡以下的雛鴨更易感染,且死亡率高。
癥狀:雛鴨初發(fā)病時表現(xiàn)精神萎靡、縮脖、翅下垂、不愛活動、行動發(fā)呆、常跟不上群、蹲臥、眼半閉、不愛吃食或不食。發(fā)病半天到一天即發(fā)生全身性抽風,病鴨多側臥,頭向后背,故有“背脖病”之稱。兩腳痙攣性反復蹬踏,有時在地上旋轉。一般病鴨出現(xiàn)抽風后十幾分鐘后死亡。少數(shù)病鴨死前排黃白色或綠色稀糞。
部檢: 主要病變在肝臟,肝腫大、質(zhì)脆,顏色暗淡或發(fā)黃,尤其是1周齡以內(nèi)的雛鴨。肝臟表面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點,但也有些病死鴨無任何肉鴨可見的變化。
防治:1、母鴨于產(chǎn)蛋前15-20天用鴨病毒性肝炎1型弱毒疫苗2頭份/只,肌注,產(chǎn)蛋中期用同種疫苗加強免疫接種一次,4頭份/只,肌注。如此可使后代雛鴨出生后1周內(nèi)獲得良好的保護力。
2、雛鴨,母鴨未經(jīng)上述免疫者,于1日齡用病毒性肝炎1型弱毒疫苗1頭份/只,皮下注射,母鴨已經(jīng)上述疫苗接種者,雛鴨接種疫苗日齡應推遲至7日齡。
3、無論母鴨或雛鴨是否經(jīng)過上述疫苗的免疫接種,如有發(fā)病,應于病初及時注射鴨肝炎高免卵黃抗體或高免血清1-1.5毫升/只做治療。高免抗體或血清亦可用于雛鴨發(fā)病前的預防注射。如有鴨疫里氏桿菌等合并感染,應同時用相應的抗菌藥物治療。
目前國內(nèi)市售的疫苗及抗體多為1型,若發(fā)現(xiàn)療效不佳,應注意有無毒株變異或出現(xiàn)病毒性肝炎Ⅱ、Ⅲ型病素感染的情況。
鴨傳染性漿膜炎
發(fā)病原因:是由鴨疫里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又稱傳染性漿膜炎。主要侵害2-8周齡的鴨,尤其是2-4周齡的雛鴨,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fā)生。特別是秋末或冬春季節(jié)為甚,主要經(jīng)呼吸道或經(jīng)皮膚外傷感染。
癥狀: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甚至廢絕。下痢、軟腳、跛行、喘氣、咳嗽,部分病例跗關節(jié)腫大,鼻竇部腫大,部分鴨有共濟失調(diào)、轉圈、抽筋等神經(jīng)癥狀。病鴨在發(fā)病后期迅速脫水、衰竭、死亡,病程2-5天。
部檢:纖維素性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鼻竇腔粘膜出血,腔內(nèi)積聚多少不等的黏液團或豆腐渣樣分泌物,跗關節(jié)腔內(nèi)有渾濁積液,腳墊可能有龜裂,腸道粘膜充血或出血,腦膜充血或有小點狀出血。
防治要點:
1、注意鴨舍環(huán)境衛(wèi)生,通風換氣,避免鴨的腳蹼損傷。
2、對本病有效的藥物有氯霉素、林肯霉素、利高霉素、慶大霉素等,可以適當用于雛鴨預防性投藥或治療,但本病對藥物敏感性易變,應交替使用不同藥物。
3、免疫對本病控制有一定效果,但應注意本病原菌有12個血清型,其中我國主要為Ⅰ型,也發(fā)現(xiàn)有Ⅱ型,應選用相應血清型的滅活苗。雛鴨的免疫接種盡可能在出生后及早實施首免,其后一周再做加強免疫。
鴨大腸肝菌病
發(fā)病原因:衛(wèi)生條件差、潮濕、飼養(yǎng)密度大、通風不良等因素可激發(fā)大腸桿菌病。癥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粗亂,生長緩慢,腹部腫大,有時下痢,其癥狀很像傳染性漿膜炎,但無神經(jīng)癥狀。
部檢:主要在心包膜、肝和氣囊的表面有纖維素滲出物,淺黃綠色,脾臟腫大3-4倍。
防治要點: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采用全進全出制度。
2、藥物預防,常用的藥物有:慶大霉素、氟哌酸、嗯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氧氟沙星、痢特靈等。
3、免疫預防本病,最好從本場分離有代表性的強毒毒株,制備成大腸菌滅活苗。
鴨慢性呼吸道病
本病主要是由敗血性支原體引起鴨的一種系統(tǒng)侵害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是患鴨喘氣、咳嗽、流淚,逐漸消瘦,生長能力下降,以及發(fā)生氣囊、鼻竇炎等。
癥狀:患鴨的主要癥狀是:喘氣、咳嗽、流淚、眼瞼水腫、鼻竇部腫脹,逐漸消瘦,部分病鴨腿關節(jié)腫大、跛行。
部檢:氣囊渾濁增厚,氣囊內(nèi)有許多黏液或絮狀分泌物,肺臟臟面有黃白色黏液或凝固物。
防治要點:
1、注意保持空氣的清新,環(huán)境的清潔。
2、本病可用藥物預防和治療,藥物有羅紅霉素、泰樂菌素、紅霉素、支原凈、利高霉素等。
鴨球蟲病
鴨球蟲病是一種主要發(fā)生于雛鴨的寄生蟲病。引起鴨球蟲病的球蟲屬于3個屬,即艾美而屬、泰澤屬和溫楊屬。鴨球蟲只感染鴨,不感染其他禽類,其他禽類的球蟲也不感染鴨。各種年齡的鴨均可感染,但雛鴨較為嚴重,死亡率較高。
癥狀:病鴨厭食,精神沉郁,體重下降,縮頸,不能站立,臥地不起。發(fā)病初期病鴨下痢,幾天后出現(xiàn)血痢,糞便呈暗紅色或棕褐色。病鴨常在下痢5天后死亡。
部檢:小腸粘膜出現(xiàn)出血性炎癥,十二指腸最為嚴重。發(fā)病輕者,小腸內(nèi)容物呈半透明的淡黃色膠凍樣,嚴重者,小腸粘膜大面積腫脹和出血,腸內(nèi)容物全為淡紅色或紫色粘液。
防治: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清潔衛(wèi)生,保持地面干燥,勤換墊料,鏟除表土換新土。飼料中或飲水中添加抗球蟲藥物進行預防。
十二、環(huán)山牌肉鴨配合飼料使用說明
1、產(chǎn)品特點:
環(huán)山牌肉鴨配合飼料是在廣泛的市場調(diào)查和大量的科學飼養(yǎng)實驗的基礎上,本著用戶效益最大化的原則開發(fā)的。具有以下特點:
l
營養(yǎng)豐富且搭配合理。富含肉鴨快速生長所需要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微量元素,使肉鴨既能快速生長,又能使肉鴨羽毛生長好,飼料報酬高。
l
抗病力強。添加了某些保健藥物、新型促生長劑,能有效預防疾病,提高成活率。
l
加工技術先進。采用國內(nèi)外最先進的加工設備,嚴格按ISO9001國際質(zhì)量管理體系進行品控管理。
l
經(jīng)濟效果顯著。本產(chǎn)品在開發(fā)后,進行了大量的科學實驗的基礎上才進行推廣,所以有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和市場上同類產(chǎn)品相比,料肉比低,日增重快,經(jīng)濟效益高。
2、使用方法
產(chǎn)品代號
| 產(chǎn)品名稱
| 使用階段
| 飼喂方法
| 801
| 肉小鴨配合飼料
| 0-14日齡
| 直接飼喂
| 802
| 肉中鴨配合飼料
| 15日齡-宰前7天
| 直接飼喂
| 803
| 肉大鴨配合飼料
| 宰前7天
| 直接飼喂
|
3、產(chǎn)品成份分析保證值(%)
產(chǎn)品代號
| 水分
| 粗蛋白質(zhì)
| 粗纖維
| 粗灰分
| 鈣
| 總磷
| 食鹽
| 蛋氨酸
| 801
| ≤14
| ≥19
| ≤6
| ≤8
| 0.8-1.3
| ≥0.6
| 0.3-0.8
| ≥0.35
| 802
| ≤14
| ≥17
| ≤6
| ≤8
| 0.7-1.2
| ≥0.55
| 0.3-0.8
| ≥0.32
| 803
| ≤14
| ≥15
| ≤6
| ≤8
| 0.7-1.2
| ≥0.5
| 0.3-0.8
| ≥0.30
| 4、注意事項
l
飼料應干喂,供肉鴨自由采食并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l
飼料轉換應逐漸進行,需要通過3-5天逐漸過渡,以免引起應激。
l
飼料應貯于通風、干燥處、避免受潮、霉變和污染。
l
在添加藥物時,應看清標簽的標識,避免重復添加。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