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23|回復(fù):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來過濟南的朋友,評定一下。

  [復(fù)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26 14:36: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的《琉球淚,江湖恨》大明湖版,尊重濟南的地理,景致與歷史,各位有看法的,大可以發(fā)表一下高論,則孤城幸甚。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中國移動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xué)習(xí),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11-27 14:19:39 | 只看該作者
濟南八景  
    1 錦屏春曉
  龍洞山在濟南市東南三十里的地方。這里山勢奇絕,風(fēng)景壯麗,是濟南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作為濟南八景之首的“錦屏春曉”就在風(fēng)景最佳的“獨秀峰”處,這里四周群山環(huán)抱,層巒迭嶂,危峰壁立。獨秀峰上,“錦屏巖”高達八十余米,似屏風(fēng)立。巖周松柏蒼翠,楊柳垂青。巖壁,繁花艷艷,芳草離離。明代文人劉敕,曾做過這樣的描繪:“丹碧點綴,曉霞掩映,絢若錦屏”。西峰懸崖上是西龍洞,洞壁鐫有佛像,洞頂鐘乳石花叢生。東龍洞在東懸崖上,難以攀登,相傳有"金瓶"、"春曉"兩洞,每逢立春這天,有陽氣沖出,干葉枯草隨之飛揚。龍洞下深谷中,原建有“壽圣院”,形式古拙.金碧輝煌,院內(nèi)銀杏蓊郁,松柏蒼翠,古碑?dāng)?shù)方。宮北向西,雙壁若斧劈,谷深蜿蜒,似龍盤曲。澗內(nèi)有泉,流水潺潺。再加懸崖上,古木成蔭,山花爛漫,形成山清水秀的景觀。二三月間,桃花迷徑,旭日東升,景色尤奇;蜂蝶起舞,鳥兒歡歌,一派生機。
  2 趵突騰空
  趵突泉,在趵突泉公園西側(cè)?!叭瓷蠆^,水涌若輪”,“聲若隱雷”,是濟南一大奇景,被稱為“趵突騰空”。水盛時期,泉水噴涌,雄豪綺麗。清代文人蒲松齡曾寫過一篇《趵突泉賦》做過生動而逼真的描繪:“吞高閣之晨霞,吐秋湖之冷焰”;“漱玉噴花,回風(fēng)舞霰”。主泉四周多小泉,有的像鯉魚吐泡,有的像綠色絲線穿起的串串珍珠,還有的像綻開的珠花,把三窟的瀑流襯托得更加壯觀。 這泉,不論晝夜,無冬立夏,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夜間,大氣澄清,月光明澈,波浪鼓蕩,滿池“碎玉”,閃閃發(fā)光。冬天滿池水荇,縱橫繚繞,翠色盈裳,柔潤的水氣令人心神寧靜.
  3 佛山賞菊
  千佛山東南不遠就是佛慧山,峰巒突兀,澗谷瀠回。山腰原建有古剎開元寺。寺周懸崖鑿有石室,昔日儒生多在里面讀書。殿前崖下有甘露泉,水聲叮咚富有琴韻。稍上是望湖亭,于內(nèi)可觀明湖碧波。峭壁之上,松蘿蒙蔭,鳥語啾啾。一到秋天,紅葉滿山,黃花遍地,紅得似火,黃得象金,被稱為“佛山賞菊”。
    《山東通志》把千佛山與佛慧山混稱,所以一講"佛山賞菊",也有人指千佛山。千佛山的野菊更好。明朝人邊貢在《九日登佛山》詩中曾有"背領(lǐng)丹楓直,垂巖紫菊肥"的贊語。千佛山的北側(cè),就有丹楓,秋日葉子變紅,在萬綠叢中顏色更加嫣紅。菊花,寺內(nèi)寺外,山上山下,無處不有。紅、白、黃、紫各色俱全,但尤以黃色為主。盛開時節(jié),如黃金拋撒,清風(fēng)拂來,馨香撲鼻。據(jù)志書記載,千佛山南側(cè)原有“賞菊崖”,是古人賞菊處。為便于人們更好地領(lǐng)略這一景觀,1984年,在山頂巨石上建起了"賞菊閣",古木環(huán)擁,云霧繚繞,人可在亭上飲酒賞菊。
  4 鵲華煙雨
  鵲、華兩山,在濟南市城北,山勢俊秀,景色迷人。鵲山無主峰,林木青翠,橫列如屏,山上舊有鵲山院、鵲山亭,扁鵲墓等古跡。相傳,山下有鐘鼓二石,以石相擊,聲揚數(shù)里。每年七、八月間,鳥鵲云集。明人王象春曾寫《鵲山》詩記述:“萬岫千巖濟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秋高鳥鵲集何事,霄漢空疑斗女寒”。與鵲山隔黃河相望是華山。北魏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最早描繪道:“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嶂特拔以刺天,青岸翠發(fā),望同點黛?!碧瞥娙死畎滓灿小捌澤胶慰⌒?,綠翠如芙蓉”的贊語。山上建有華陽宮、三元宮、泰山行宮等廟觀。院內(nèi)古柏蒼翠,蔚為壯觀。 鵲山華山之間,原為鵲山湖,湖光浩渺,碧波萬頃,“飛鴻翔鶴,遠勢盤空”。水村漁舍,柳綠花紅,渚生蒲葦,水浮荷菱,微風(fēng)輕浪,舟載歌聲。陰云之際,兩山連亙,若離若合,時隱時現(xiàn),云霧繚繞,如二點青煙,誠為一幅絕妙的水鄉(xiāng)圖畫,故昔人稱此景為“鵲華煙雨”。
  5 匯波晚照
  濟南城內(nèi),珍珠、濯纓、芙蓉等泉匯波于大明湖,然后由湖東北隅的晏公廟下經(jīng)北水門泄出,最后注入小清河。晏公廟側(cè)建有晏公臺,由臺上可清楚地看到北面的景色。臺下不遠為一拱橋,名為“匯波”。橋北是北水門,由磚石券成,券門四周皆為垂柳,細長的柳絲點入水中,清風(fēng)徐來,蕩起微波。周圍水域皆為荷花,“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若到傍晚,夕陽正由券門斜射倒入水中,發(fā)出柔和的光,水面染上了一層桔紅,人們將此景命名為“匯波晚照”。
     元初于水門上建樓,斜陽不能射入,這景即沒(mo)。然而在樓上,人們又可看到另一番綺麗的景色。向南看去,晏公廟巍峨壯觀,晏公臺上,古柏老態(tài)龍鐘,滿院楊柳籠罩,修竹蔥郁,院南一片荷紅,遠處碧波粼粼,夕陽西下,層林盡染,萬丈光輝,誠為一幅迷人的大畫。因而,后人又把這一景觀視為“匯波晚照”。
  6 明湖泛舟
  大明湖昔日湖面很大,碧波萬頃,遙接群山,氣勢宏大。在這寬闊的水域中,四季之景各異。春日,最為豐姿綽約的要算是垂柳。湖岸、沙洲、島上,極目所見,有的彎著,有的臥著,有的立著,清風(fēng)一吹,柳絲輕蕩。夏日荷浪迷人,片片的蔥綠,點點的嫣紅。深秋,雪白的蘆花,謝落如柳絮,隨風(fēng)輕揚,翩翩起舞。冬日,明湖雖暫失綠波,然而銀裝素裹,也分外妖嬈。明湖,不僅四季景色奇異,而且常年充滿生機。黃鸝鳴于翠柳,鷗鷺點于清波,笙歌揚其遠韻。人們蕩舟其中,“如游香國”,人們將這一景觀稱為“明湖泛舟”。解放后,人民政府對大明湖加強了管理,廣植了花木,疏浚了湖面,整修了名勝,添置了畫舫,節(jié)假日,不少人都來這里體味明湖泛舟的樂趣。
  7 白云雪霽
  珍珠泉大院原是歷代王府官邸,內(nèi)有濯纓湖,由珍珠、濯纓、珠沙等泉匯集而成。昔日湖面寬闊,景色秀麗,《珍珠泉銘序》中曾描述過:“瀠泓沖融,清瀾百步,旁流帶垣,通舟二里;魚鳥荇藻,怡怡悅性”。岸邊建有白云樓,是元朝張宏官邸,元散曲家張養(yǎng)浩曾作《白云賦》贊許:“翼截華鵲之煙雨,背摩霄漢之日星”。站在樓上,北可觀明湖碧波,黃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立,群山青蔥。“且當(dāng)雪霽白云繚繞,下接水光,上浮天際,宮殿隱隱在煙霧中,宛然如畫?!毖┖髴{欄遠望,晴光四野,景色綺麗,悅?cè)诵哪?。故被人稱為“白云雪霽”。
  春日,湖周修竹婆娑,楊柳垂蔭,百花斗艷,虹橋曲徑,樓臺亭閣,倒影入波。龍舟蕩于湖中,蕭鼓揚其聲韻,“世稱人間福地,天上蓬萊”,被譽為“宇內(nèi)未有之奇”,“貴人詞客莫不詠觴于斯”。解放后幾經(jīng)修復(fù),煥然一新,這里已是花木繁茂,滴綠瀉翠,水木明瑟,鳶飛魚躍,集奇撮勝,風(fēng)景薈萃的勝地了。
  8 歷下秋風(fēng)
  距大明湖南岸不遠,有一湖中最大的島,上有歷下亭、名士軒、蔚蘭軒、御碑亭、高閣、曲廊等建筑,紅柱綠瓦,雕梁畫棟,古樸典雅,蔚為壯觀。這里風(fēng)景美麗,歷代文人多來相聚,作文贊美;清代蒲松齡曾作《古歷亭賦》寫道:“籠籠樹色,近環(huán)薜荔之墻;泛泛溪津,遙接芙蓉之苑。入眶清冷,狎鷗與野鷺兼飛;聒耳嚌嘈,禽語共蟬聲相亂。金梭織綿,唼呷蒲藻之鄉(xiāng);桂揖張筵,客與蘆荻之岸。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將流;荷芰連天,香隨風(fēng)而不斷。蝶迷春草,疑謝氏之池塘;竹蔭花齋,類王家之庭院?!边@便是歷下亭景色的逼真描繪。如若秋日,微風(fēng)吹來,此景更妙。不論是岸上的垂楊,還是水下的樹影,皆舞動著青紗,一切婀娜多姿,好像神女在清波深院中起舞。湖里的荷花,在輕風(fēng)中顫動,猶如江妃在水面上凌波微步,湖水蕩漾,清波拍岸,如玉佩相擊,發(fā)出清越的聲響,如奏樂章。
  秋風(fēng)使景生色,更送來了芳香,正如昔人詩句所講:“兩岸垂楊蔭綠苔”,“風(fēng)起荷香四面來”,“秋風(fēng)送香也送涼”。徐徐涼風(fēng),輕拂衣衫,令人心爽。因此景秀美,氣溫宜人,故被人們稱為“歷下秋風(fēng)”。
    濟南雖不是古都,但也是名士薈萃之地,這些佳景,還是留待有心人欣賞、品味。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27 14:28:48 | 只看該作者
最著名者,濼源(趵突泉),鵲華耳。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11-27 17:41:08 | 只看該作者
通過對濟南風(fēng)景名勝的了解,我隱隱發(fā)現(xiàn)以下人物與濟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1 蒲松齡(濼泉);2 扁鵲(鵲華山);3 嚴滄浪(濯纓亭);4 劉鄂(明湖書院);5 舒慶春(老舍),我最欽佩的一個作家;6 辛棄疾等等。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28 08:24:18 | 只看該作者
還有兩個人,一個是鐵公,忠貞士也。我反而忘了叫什么了,慚愧。另一個是曾鞏,濟南老城是他給定的,之所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他吧鵲華湖的西南段給圈進了老城內(nèi),成了“大明湖”。

這也是為什么大明湖不在“鵲華秋色”中單獨列出的原因--因為她本就屬于鵲華秋色的一部分。而曾鞏游華不注忠烈泉,亦曾留詩,叫什么“不見丑父遺忠處,空余一處野泉甘”之類的,對不起,也忘了。

只是明湖東,曾堤尚在。

葉赫娜蘭.孤城 于 2009-11-28 08:26 補充以下內(nèi)容

另外,對我來說,有一個最重要的人,俊英君沒有寫上,李易安。
孤城填詞首學(xué)易安體。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28 08:32:56 | 只看該作者
對王博士,還有一個他看中的人,秋柳詩社王漁洋。

王漁洋秋柳四章,揚撒何止千言,但通篇無一“柳”字,甚為著名----可惜,我沒看過,改日拜讀吧。

鐵公,曾鞏,李易安,王漁洋,地位,起碼在蒲松齡,劉鄂之上。

點評

鐵鉉(冥頑不化),王士禎(當(dāng)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濟南,但一生流離),曾鞏(和王安石作對,不喜歡)。除了李,余人是否能為濟南增色呢?  發(fā)表于 2009-11-28 12:01
鐵鉉(冥頑不化),王士禎(當(dāng)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濟南,但一生流離),曾鞏(和王安石作對,不喜歡)。除了李,余人是否能為濟南增色呢?  發(fā)表于 2009-11-28 12:01
鐵鉉(冥頑不化),王士禎(當(dāng)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濟南,但一生流離),曾鞏(和王安石作對,不喜歡)。除了李,余人是否能為濟南增色呢?  發(fā)表于 2009-11-28 12:01
鐵鉉(冥頑不化),王士禎(當(dāng)官后主要在京城生活),李清照(生在濟南,但一生流離),曾鞏(和王安石作對,不喜歡)。除了李,余人是否能為濟南增色呢?  發(fā)表于 2009-11-28 12:01
7
發(fā)表于 2009-11-28 10:50: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09-11-28 11:33 編輯

鐵公祠是大明湖公園的園中園,也是濟南重要文物古跡和風(fēng)景名勝。1979年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鐵公祠位于大明湖北岸西端,是為紀念鐵鉉而建的祠堂。
   鐵鉉(1366--1402),鄧州(今河南鄧縣)人。擔(dān)任過禮科給事中、五軍督都府?dāng)嗍鹿?、山東布政司使和兵部尚書等官職。他處事明斷,辦案公允,頗有政績,明太祖特賜字"鼎石"。建文帝時鎮(zhèn)守山東,公元1400年,明燕王朱棣與其侄朱允炆爭帝,發(fā)動了靖難之役,燕師南下,兵至濟南,鐵鉉固守,屢挫燕師。后來燕王推翻建文帝,自立皇帝后復(fù)取濟南,鐵鉉孤軍奮戰(zhàn),城陷被俘,受酷刑而死,年僅37歲。為表彰他的忠貞氣節(jié),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建此祠以紀念,1965年又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改建。                           鐵公祠呈長方形,占地6386平米,南鄰碧波蕩漾的大明湖,四周曲廊相圍,內(nèi)有假山池塘,亭榭參差,花木扶疏,自成院落。 游人自東向西而行,入鐵公祠東大門,是一組鎖殼式門樓,朱紅大門,進門向北,是半壁曲廊,曲廊壁上,有各式花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與曲廊相接的是佛公祠和鐵公祠。佛公祠用來祭祀山東巡撫佛倫,為佛倫的族孫阿林保捐資修建鐵公祠的同時修建。佛公祠居?xùn)|,鐵公祠于西,中間有石碑,兩祠都是三間,坐北朝南,前檐出廈,紅柱青瓦,古樸、肅穆、典雅,鐵公祠西是"湖山一覽樓"。
    "湖山一覽樓"建于1929年,坐北朝南,上、下兩層各五間,因于樓上可觀覽對面群山和明湖全景,故得名"湖山一覽樓"。1965年該樓用作飯店正式營業(yè)。營業(yè)面積525.78平米,1978年改稱荷香村飯店。懸掛在門上的木匾"荷香村"是由98高齡的畫家肖龍士親筆手書?,F(xiàn)在荷香村飯店作為公園一個承包單位,擁有職工12人,飯店主要經(jīng)營啤酒、拼盤。各種炒菜、風(fēng)味小吃、鍋貼面點、米飯蒸包等,樓上樓下可同時容納150多人就餐,是游客小憩和餐飲的好地方。樓的西側(cè)有一小院,內(nèi)有幾間平房,現(xiàn)已當(dāng)作飯店的倉庫和工作室。
    出"湖山一覽樓"向南,又是一半壁長廊,廊中間有一圓形洞門,這一帶多有文人題刻。其中由清代詩人劉風(fēng)誥作、書法家鐵保書寫的著名對聯(lián)"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圓門兩側(cè),為世人傳唱。
  出長廊向南向東,便是聞名遐邇的小滄浪了。小滄浪為1792年以修鐵公祠的余料仿照蘇州滄浪亭修建而成。它以四面出廈、四周飾以雕花隔扇、上懸"小滄浪亭"匾額的三間水榭為中心,榭東架一平板石橋,橋?qū)⒑苫ㄋ胤殖蓶|、西兩片,池內(nèi)睡蓮含笑,岸邊柳絲輕曼,使人如臨仙境,如癡如醉。與之相陪襯的還有湖濱曲廊、疊石假山、八角亭子等建筑。小滄浪采取了借景的建筑手法,南面不建圍墻,而是架長廊,把園外大明湖的綠波和園內(nèi)的亭、臺、假山、花木連為一體,小巧別致,引人入勝,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建筑風(fēng)格。游人至此,南眺群山蒼翠,近觀碧波瀲滟,水天一色,山巒遙連。若條件具備,在此還可觀賞到素稱濟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正如劉鵲在《老殘游記》中所說"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shù)十里長的屏風(fēng)。明代張鶴鳴也有"佛山影落鏡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的詩句,生動地描寫了這里的秀麗景色。
8
發(fā)表于 2009-11-28 11:54:11 | 只看該作者
序:昔江南王子,感落葉以興悲;金城司馬,攀長條而隕涕。仆本恨人,性多感慨。情寄楊柳,同〈小雅〉之仆夫,致托悲秋,望湘皋之遠者。偶成四詩,以示同人,為我和之,丁酉秋日,北渚亭書。
(一)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fēng)白下門。他日差池春燕影,祗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驄曲,夢遠江南烏夜村。莫聽臨風(fēng)三弄笛,玉關(guān)哀怨總難論!
(二)娟娟涼露欲為霜,萬縷千條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婦鏡,江干黃竹女兒箱。
        空憐板渚隋堤水,不見瑯琊大道王。若過洛陽風(fēng)景地,含情重問永豐坊。
(三)東風(fēng)作絮糝春衣,太息蕭條景物非。扶荔宮中花事盡,靈和殿里昔人稀。
        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烏莫夜飛。往日風(fēng)流問枚叔,梁園回首素心違。
(四)桃根桃葉鎮(zhèn)相憐,眺盡平蕪欲化煙,秋色向人猶旖旎,春閨曾與致纏綿。
        新愁帝子悲今日,舊事公孫憶往年。記否青門珠絡(luò)鼓,松枝相映夕陽邊。
    在這些句子里,用了許多典故,其中最重要的,是開頭四句,前兩句說“秋”,后兩句說“柳”,“江南王子”,指六朝時的梁簡文帝蕭綱,在他的〈秋興賦〉里,有“洞庭之葉初下,塞外之草前衰”之句,以秋日凄涼的景色,烘托出悲哀的感情。司馬,指東晉時的大司馬,(官名)桓溫。他在晚年經(jīng)過金城時,見其早先在當(dāng)?shù)厮N之柳,“皆已十圍??辉唬弧惊q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保ㄒ姟妒勒f新語。言語》)他是為華年的逝去、生命的遲暮而淚下。因此,在序文的開頭四句中,前兩句象征著一年中的美好時光已經(jīng)消失,后兩句象征著一生中的最美好時期已經(jīng)過去??傊?,作者從“秋柳”所聯(lián)想,體會到的,是美的東西的喪失,從而沉浸于深沉的幻滅感之中。而這也就是四首詩的主題。
    第一首的白下門,指今江蘇南京。那是六朝的首都。后來雖不是有名的城市之一,但比起其長期作為首都的六朝時代來,當(dāng)然可說是沒落了。所以,在古代的詩詞中,經(jīng)常被用來作為抒發(fā)今昔盛衰退之感的對象。例如,李白的《金陵》;“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dāng)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亡國生春草,王宮沒古丘。空余后戶月,波上對瀛洲?!本褪前盐羧盏姆比A和今日的衰落相對照,以表現(xiàn)詩人的悲感。而在王士禎的時代,南京又經(jīng)過了一番劇變。原來,在李自成起義軍攻陷北京,明朝的宗室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但到第二年南京就被清兵占領(lǐng),并遭到嚴重破壞。所以,詩的開頭二句暗示;昔日富麗無比,不久之前又成為政治,經(jīng)濟中心,冠蓋云集的南京,轉(zhuǎn)瞬之間,只剩下了西風(fēng)殘照,一片荒涼。這是怎樣地令人銷魂斷腸,換言之,此詩從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了巨大的幻滅感中。下面兩句,又運用典故,把昔日的充滿生命力的景象“楊柳垂地燕差池”(此為沈約《陽春曲》中語,也即“他日差池春燕影”句之所本)與而今的憔悴、遲暮相對照,以進一步強化幻滅感。但是,秋天之后又是春天,那么,這樣的憔悴,遲暮是否會一旦又轉(zhuǎn)為興旺呢?不。黃驄是唐太宗的愛馬;此馬死后,太宗命樂人作黃驄疊曲,以示悲悼。烏夜村是晉代何準隱居之地,其女兒即誕生于此,后來成為晉穆帝的皇后。對這位皇后來說,這個普通的農(nóng)村乃是其后日的榮華富貴的發(fā)祥之地。詩人在此加上“夢遠”二字,則意為著這樣的榮華富貴之夢已永遠不可重視,正如死去的駿馬黃驄已永遠不可復(fù)生一樣。所以,詩人所感到的,并用來傳給讀者的,乃是徹底的,不存在的任何希望的幻滅,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幻滅。于是,剩下來的唯一的路就只能是逃避;“莫聽臨風(fēng)三弄笛”。也就是說,不要再聽那悲衰的音樂,想那些悲哀的事情了吧!然而,玉關(guān)哀怨總難論。幻滅的哀愁是深深潛藏在心底,又怎么逃避得了,逃避本身也不得不歸于幻滅,而詩人與讀者也就是只能永遠沉浸于幻滅的悲哀之中。
    原來這個老王在時代的風(fēng)云變幻之中還是頗有遠慮的。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11-28 18:45:10 | 只看該作者
濟南有鐵公一人,足以。

點評

就象人的性情,濟南也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不只一個鐵鉉就能代表了吧。  發(fā)表于 2009-11-28 23:22
就象人的性情,濟南也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不只一個鐵鉉就能代表了吧。  發(fā)表于 2009-11-28 23:22
就象人的性情,濟南也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不只一個鐵鉉就能代表了吧。  發(fā)表于 2009-11-28 23:22
就象人的性情,濟南也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不只一個鐵鉉就能代表了吧。  發(fā)表于 2009-11-28 23:22
10
發(fā)表于 2009-11-29 07:01:47 | 只看該作者
全運會后的濟南更漂亮了。各行各業(yè)的服務(wù)態(tài)度,質(zhì)量也提高了不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fù)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guān)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6 04:46, 技術(shù)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