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國里有一個讓人愛不起來的真皇帝和一個讓人恨不起來的假皇帝,真皇帝在位時未必有假皇帝執(zhí)政期間干的好事多,但假皇帝再怎么勵精圖治也難逃自己山寨的身份。
真皇帝本來干得好好的,為什么就干不成了呢?原來這廝平時“好善齋僧”,如來認為孺子可教,就差文殊菩薩來點化他,“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誰知道骨子里這國王僅僅是個以貌取人的皇上,對變作凡僧的文殊菩薩甚是不恭,被文殊菩薩“幾句言語相難”,氣急敗壞之下竟然把文殊菩薩給捆了,還送到那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文殊菩薩哪里受得了這么大的侮辱,經如來批準后就安排自己司機下界頂替他做了三年皇上。
說起來這事大約也是有偶然性的,比如湊巧這烏雞國王和皇后因為某一個妃子受寵而鬧了兩句嘴,或者這國王惱恨自己兒子也就是儲君太貪玩,經常外出打獵很少做學問,剛剛剋了他一頓,心里正不爽,這時候過來一個相貌平平的和尚,要“化些齋供”,安排屬下草草應付了事的可能性是有的。
至于說捆了之后浸在河里三天三夜一事,這話單方面出自文殊菩薩之口,沒有其他任何人予以證實,似乎可信度不高,原因有二:一是堂堂文殊菩薩,法力無邊,怎么會受這種促狹的懲罰?怎么能讓自己金貴的甚至受如此點污?早化作一陣清風離去了。二是即便烏雞國王有所不敬,那也是文殊菩薩自己“言語相難”在前啊!你當時又不是文殊真身,你以一個普通小和尚的身份,想對一國之君指手劃腳,他不懲處你以后還怎么在烏雞國立足啊。
更大的可能性是,作為司機的青獅精掌握了太多的文殊菩薩的第一手資料,文殊一方面為了支開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他示好,這才給他個機會,讓他做了三年烏雞國王。之前的妖怪至多是占個山頭,稱個大王,青獅張口就要做皇上,胃口不小吶!
青獅精下界當國王,是有條件的,條件還相當苛刻,那就是必須先被閹割。后宮三千佳麗,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要么繼續(xù)當司機,要么就要變成東方不敗去當皇上,青獅的選擇也是很殘酷的。烏雞國王,不就是無雞國王,一個沒有小雞雞的國王嘛!
作為如來的欽差,文殊菩薩是這樣肯定假皇帝三年來的政績的:“自他到后,這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就是烏雞國對外宣傳的通稿。
有了這樣的政審,做了三年皇帝的青獅,像完成了黨交給了一項偉大的使命,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順而有非常安全地跟他的老上司回去了。
在獅駝嶺,青獅精繼續(xù)給唐僧師徒搗亂,成為為數不多的在西行路上能梅開二度當妖怪的領導親信之一,大約是對之前文殊的安排不盡滿意吧。
青獅當了三年烏雞國王,后宮那么多娘娘嬪妃都沒了受寵幸的機會了,他們是性生活是如何解決的?善于杜撰想象和善于做后宮題材的國內大導演們,怎么就放過這么絕佳的一個創(chuàng)作機會了呢?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