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扒系列報道一瘋狂賊團從城關(guān)偷到西固 作者: 西部商報暗訪組 稿源: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 2009-12-23 11:0 反扒系列報道一:瘋狂賊團從城關(guān)偷到西固 隨著年關(guān)的臨近,城里的小偷越來越猖獗。有人編段子形容城里的“賊患”:從大街上隨便拉來一撥人,不是被賊光顧過的,就是被賊惦記過的,要么也是目睹過賊伸手的,反正很多都遭遇過賊。本報記者耗時兩月之久,成功打入一小偷團伙,揭開偷竊的層層內(nèi)幕。 A 思想困惑 打進團伙店老板提出點子 盡管此前曾有媒體從抓獲小偷的單方面揭秘過,但這些團伙究竟有多少人?有什么樣的分工?他們怎樣培訓(xùn)人員,如何分獲贓物?記者很想探秘究竟,但對于外行的記者來說,打入小偷團伙似乎沒有機會。暗訪之前,記者得到一組數(shù)據(jù),僅蘭州市公安局反扒竊大隊今年以來共抓獲小偷近200人。 有人曾這樣描述蘭州市區(qū)的小偷:“他們自東而西一路征戰(zhàn),從東部市場、東方紅廣場,再到西關(guān)十字、西站,最后到西固五一市場,然后折回汽車南站,幾乎個個都是收獲豐盈?!辈粌H如此,他們不但行竊,而且被發(fā)現(xiàn)時還打人。2009年10月26日發(fā)生在西關(guān)十字的一幕,無疑證實了這個說法。 那天下午,家住山字石的王女士在回家途中經(jīng)過西關(guān)十字歐陸商廈門口時遭遇了小偷。因為行走匆忙,她把包提在手里,這正好給了小偷下手的機會,一個年齡在25歲左右的男子尾隨在她身后,右手已經(jīng)將皮包拉鏈拉開,王女士轉(zhuǎn)臉的瞬間發(fā)現(xiàn)了小偷,就在她指責(zé)小偷的行為時,該男子一拳打在她的臉上,近視眼鏡片被打碎,還差點傷眼睛。不過這一幕很快被附近巡邏的蘭州市公安局便衣支隊民警發(fā)現(xiàn)。這名小偷和他的另一同伙被當(dāng)場抓獲。 處于繁華地段的西關(guān)十字、永昌路以及西站一帶是小偷最為瘋狂的地方。市民反映,這里的小偷們不但猖獗,而且都是比較大的團伙。記者決定從這里入手打進小偷團伙,但記者轉(zhuǎn)悠了幾天始終無法與小偷接觸,附近一個店鋪的老板向記者建議,不如直接當(dāng)一回小偷,這樣才會消除他們的警惕。 這是個艱難的抉擇,真的去偷被發(fā)現(xiàn)后實在解釋不清,這也有違道德的底線,記者陷入了困惑。不過機會終于來了,兩名小偷的被抓對于進入小偷團伙或許是個機會。 B 機不可失 假戲真作警察出手相助 因為害怕出現(xiàn)意外擔(dān)責(zé),便衣支隊的民警拒絕了記者的請求。但這是惟一接近賊窩的機會,記者多次和民警協(xié)商,耐不住軟磨硬泡,民警終于答應(yīng)了。最終結(jié)果是記者也以被抓“小偷”的身份去接近他們,但怎樣才不被懷疑?民警的建議是,演一出以假亂真的戲。 10月27日,星期三。雖然還沒有立冬,但寒流比往年來得早了一些,當(dāng)天上午,記者換了一身較臟的衣服,在警察的幫助下走進了置留室。 假戲真作,而且要演的逼真,在警察的訓(xùn)斥和批評中,記者極不情愿并假裝屈服的樣子蹲在了角落里,但戲還需演得更像一些,民警將記者拽起后推到一名上身穿西服,下穿牛仔褲的男子旁邊。 因為前一天的偷竊沒有得手,兩個小偷也拒不承認(rèn)此前曾有作案,拘留不夠條件,只能置留24小時。 盡管按照預(yù)先的計劃在進行,但當(dāng)記者真正和小偷呆在一起時,仍感到拘束和緊張。大約半個多小時,記者主動和他們搭話。 “哎,老哥,怎么辦啊?” “沒事一會我們就走了,你呢?” “我還不知道呢!” “你偷沒偷上嘛!” “沒有,剛伸手就被發(fā)現(xiàn)了!我干這個時間不長,你們呢!” “你一個人啊,現(xiàn)在單干肯定不行!”記者故意裝作無助的樣子和他們說話。后來記者才明白,他們把單干的人叫做“臨客子”,也正是“臨客子”搶了他們的生意。 “我今天盯的那個女的裝了很多錢,我在銀行門口盯的,結(jié)果沒得手?!甭犝f錢多,穿西裝的男子頓時來了精神,他說:“那樣的人一個人肯定不行,得掩護才能得手。” 后來記者知道,穿西裝的男子在蘭州做小偷行當(dāng)已經(jīng)6年了,是個老手,外號叫“鉗子。 鉗子一直都保持著警惕,這倒不是他懷疑記者的身份,他是怕泄露自己的手段和經(jīng)驗,他怕記者向警察揭底立功。 C 成功打入 吃飯喝酒取得“老哥”信任 在置留室的四個小時里,記者一直和鉗子套近乎,他答應(yīng)以后幫忙。 置留時間到了,記者和鉗子以及他的同伙都以沒有偷盜證據(jù)而被釋放。走出警方大門已經(jīng)是下午5點多了。“老哥,咱們一起吃個飯吧,在一起被關(guān),也算有緣嘛!” 就這樣記者和鉗子才有了一次正式的交往,那天我們一起吃了一頓火鍋。鉗子今年25歲,皮膚很白凈,一米七零的個頭,外表很帥。后來記者證實,他還是團伙中的小頭目,可以自己招人,他曾把自己在團伙中的職位向記者打過一個比喻:就像搞保險的業(yè)務(wù)經(jīng)理一樣,自己負責(zé)幾個人,但內(nèi)部的事還是老大說了算。 鉗子邊喝著酒邊說:“兄弟,你自己單干不好,哪天栽了就翻不了身了。” 記者也隨聲附和“唉!本來想找個活干,但找不到,沒辦法只好偷了,你以后多照顧照顧我??!” 記者順勢試探地說:“那我能不能入你們的伙啊?” “不行,你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培訓(xùn),老大不要?!便Q子仍然防范著。其實記者也明白,此時如果非求著鉗子入伙,一定會讓他生疑。 和鉗子再次聯(lián)系是過了三天后,也就是10月31日,正好是星期六。記者知道休息日一定是小偷最繁忙的日子,果然,鉗子告訴記者他在西關(guān)十字活動,不過他白天沒時間和記者見面。直到晚上7點之后,鉗子才給記者打來電話。當(dāng)天他得手3次,總共2000多元,或許是他怕花錢請吃飯,鉗子說:“我已經(jīng)把錢交給老大了?!庇浾哂忠淮握堛Q子去吃甘南路的酸菜魚。那一晚,鉗子喝了半斤白酒,但神志清楚,他說,他們這個團伙分布在各個繁華路段,每個路段都有負責(zé)人盯梢,怕下面的人吞錢。這個團伙里的人都是“全職”的,有時候運氣好的一天能偷上萬,有時候一天一分也沒有。 D “鉗工”亮招 偷盜手段讓人防不勝防 11月1日值得讓人興奮,因為這一天鉗子給記者教了一招他的拿手活。 這是個星期天,天很冷,記者和鉗子同坐在張掖路步行街上吸煙。早就聽他的同伙說,鉗子是技校畢業(yè)的,學(xué)過鉗工,于是記者好奇地問他:“聽說你是‘鉗工’?”他笑而不答。 記者又問:“是幾級工?”他說:“只有三級?!薄澳?,‘三級鉗工’有多大本事?”“沒啥大本事。”他說,“只有點‘三腳貓’?!薄澳强梢宰屛议_開眼界嗎?”“可以?!彼斓?,“不過,只能你我兩人知道?!痹诘玫搅擞浾叩摹敖^對保密”的承諾后,他答應(yīng)即興表演一下。 當(dāng)時,記者的棉衣口袋里有一串鑰匙,他示意記者朝前走五六步,然后回頭再朝他面對面走。交會時他驀地碰撞了記者一下,最后彼此交換了一個位置,不到兩分鐘時間?!昂茫 彼靡獾亟械?,“你現(xiàn)在再摸摸你的口袋?!薄鞍?!”鑰匙已不翼而飛。“你看,”他拿著鑰匙在頭頂上晃了晃,“我就靠這點‘三腳貓’混口飯吃。” “絕了,真的絕了!”記者連聲問,“你的本事是誰教的?”“學(xué)校里學(xué)的跟這不一樣,我這是跟師傅學(xué)的。”“那,你師傅的本事有多大?”說起師傅,他更得意了。他說他的師傅原來很厲害,手下的竊賊有20多個,不過這兩年去了北京。鉗子不愿意說師傅的姓名,但他得意地夸獎。鉗子說,有一次,師傅被警察抓了進去,由于當(dāng)場未抓住贓物死不認(rèn)賬,但沒過多久,被手下的一個小賊在警察的審訊中出賣了,當(dāng)時包括師傅在內(nèi)的大大小小竊賊一個都不少,統(tǒng)統(tǒng)被公安局掃進了看守所。一年后,師傅出來就去了北京,再也沒有回來過。 以后的日子里,鉗子每天都帶著記者逛街盯人,盡管他拒絕記者加入他們的團伙,但很明顯他已經(jīng)不再防范記者了,他相信記者就是個沒找到工作而墮落的“臨客子”。他也在不經(jīng)意間順手向記者炫耀或者表演一下他的手藝。 明日提示 跟鉗子廝混的十多天里,每天除了看到他偷錢外,記者還熟悉了很多這一行里的行話。鉗子的心態(tài)似乎已經(jīng)扭曲了,他幾乎沒有了同情心。在他看來,只要能偷到錢,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一概不會放過?!般Q工”亮招D偷盜手段讓人防不勝防 反扒系列報道二:初涉賊行記者被當(dāng)槍使 作者: 稿源: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 2009-12-24 10:14 回顧: 反扒系列報道一:瘋狂賊團從城關(guān)偷到西固 跟鉗子廝混的十多天里,每天除了看到他偷錢外,記者還熟悉了很多這一行里的行話。他們把掏包稱為“背殼子”,互稱“匠人”、“鉗工”,把上衣衣兜叫做“天窗”,下衣口袋稱“平臺”,褲兜稱“地道”。團伙分工很明確,有看點子的“架子”(遮擋“目標(biāo)”或他人的視線),有摸點子的“趟活”(就是扒手“檢查”乘客身上是否有財物),用鑷子的叫“長鉗”,用刀片的叫“玩飛刀的”,偷了幾百元叫“幾條”,過千的叫“檻”。鉗子說,這是專業(yè)小偷必須會的。本報暗訪組 A 掩護失手賊罵記者“白癡” 鉗子平時最愛唱的一首歌是“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跟鉗子廝混的十多天里,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著他偷錢,而他每天的話題也無外乎“偷竊”?!白罱@幾年,人們的防范意識提高了,再加上大家都用銀行卡和信用卡,身上的現(xiàn)金越來越少了。我們的收入也下降了。” 鉗子的心態(tài)似乎已經(jīng)扭曲了,他幾乎沒有了同情心。只要能偷到錢,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一概不會放過。 11月8日,星期六,正好是記者節(jié)。鉗子帶著記者上了一輛公交車。車?yán)镒鶡o虛席,連過道里也前胸挨后肩的站滿了人,好,這是他希望的。 在車?yán)锉硨χ驹谒懊娴氖且慌?,他?xí)慣于把站在這個位置的人鎖定為目標(biāo)。太順利了,他不禁暗喜,手指一夾“刷”地取出塞進口袋,利索干脆。 一到西站我們一起下了車,他帶著記者悠然地走進了一家面館,時已正午,他當(dāng)天沒吃早飯。 他要了兩碗米線,外加兩個饅頭,實惠管飽。等飯的期間,他舒服地翹著二郎腿,哼著小曲打開了錢包:錢包里有500多元現(xiàn)金,還有學(xué)生證、身份證,還有一些小紙片。他深吸了一口氣,一臉狡黠的得意勁。 或許是當(dāng)天出手順利,吃完飯后,記者和鉗子又坐車折回西關(guān)十字??粗鴵頂D的人群,鉗子又興奮起來,抑制不住再下一次手的沖動。 在西關(guān)十字地下人行道,鉗子盯上了一名婦女,看到她背上鼓鼓的白色皮包,鉗子的眼神突然變得呆板,盯著包不放。事后,他告訴記者,按照他的經(jīng)驗,那個包里肯定有好東西,可惜失手了。之所以失手,主要是鉗子讓記者幫他做掩護,按照他授意的方法:記者吸著煙,故意碰一下婦女的衣服,婦女肯定停下來指責(zé),然后,記者拍打婦女的衣服,說對不起,這樣就能分散婦女的注意力,他乘機下手。 記者的掩護失敗了,原因是過于敷衍導(dǎo)致,鉗子沒有得手,他氣急敗壞地大罵記者“白癡”。 鉗子很是生氣,他開始懷疑記者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臨客子”?!澳阏@么笨,連個掩護都做不好,到底干沒干過你?” 鉗子的生氣對記者不是最壞的,道歉完全可以解決,但一個意外的出現(xiàn)差點讓記者暴露。那一刻鉗子懷疑記者是警方安插的線人。 B 偶遇熟人記者被疑是線人 就在記者跟著鉗子行走中,突然,一名同行看見記者后開始大喊記者的名字,記者本能地回頭看了看,對方?jīng)_著記者問:“干嗎呢,沒去過節(jié)?。 庇浾咧荒苎b做不認(rèn)識地快步向人群中穿行,正是這個本能的動作讓鉗子開始懷疑起了記者身份。 “你到底是干嘛的,那人怎么問你過節(jié),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哦,不知道啊,我不認(rèn)識他,他可能認(rèn)錯人了吧!” “不可能,那么多人,他喊你,你們肯定認(rèn)識,你是不是警察的線人?” “怎么可能呢!”無論記者怎么解釋,鉗子就是不相信,他的眼睛里充滿了兇光,狠狠地瞪著記者。記者故作鎮(zhèn)靜,但必須取得鉗子的信任。乘著鉗子不注意,記者偷偷給朋友發(fā)了個短信,同時通知了警察。 按照短信約定,朋友裝著200元現(xiàn)金在張掖路上與記者偶遇。鉗子一眼就發(fā)現(xiàn)記者朋友的錢包裝得淺,很容易得手,他偷偷向記者指了指,示意記者上前行竊,于是記者假裝不認(rèn)識朋友,跟在其后將錢包偷到手。 一天后的中午,記者再次請鉗子吃飯,鉗子帶來了他的同伙。這是個年齡只有20歲的小伙子,和鉗子同鄉(xiāng),外表精干。鉗子曾告訴記者,在團伙里他們基本不喊真名字,每個人幾乎都有自己的代號(外號)。鉗子的同伙進入團伙還不到一年,他的外號叫“縫子”,記者后來知道,縫子的意思就是見縫插針,見人就偷。 C 二次置留結(jié)交夜貓“縫子” 吃完飯后,我們一行三人坐在步行街的休息凳上抽煙,隨后縫子向一名女孩下手時被她的男友發(fā)現(xiàn)了。縫子的手法顯然沒有鉗子熟練,我和鉗子在給他做掩護,此時一直跟隨在記者附近的警察一同將我們?nèi)藥нM了置留室。 這對于鉗子和縫子來說又是一次意外。不過沒有得手就沒有贓物,他們的神情顯得很自如,警察沒有證據(jù)是不能拘留或者治罪的。 過了一天,記者和他們又一次走出了警方的置留室。 又開始轉(zhuǎn)街盯人了,在此期間鉗子除了給記者講經(jīng)驗外,始終不讓記者走進他們的團伙。盡管記者一再懇求,但鉗子說:“早呢,就你這水平,沒經(jīng)過培訓(xùn),也沒有組織經(jīng)驗,會被老大打死的?!?/font> 記者只好跟隨鉗子和縫子轉(zhuǎn)悠,依然看著他們在周末,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得手。鉗子又一次失手了,而這次被拘留了一個星期。 鉗子走后,記者和縫子混在一起,但沒有了鉗子的指揮,縫子有點不知所措,好像輕浮的灰塵,在風(fēng)中飄蕩,日子顯得有點無聊與惶惶!縫子平時白天喜歡上網(wǎng),晚上就去摸吧,這是一種誘惑,對青年人的誘惑。 縫子沒錢了,不得不去出手行竊。那天,他叫來了一個小個子幫忙掩護,小個子似乎比縫子利索,也有經(jīng)驗,記者跟隨他們上了公交車,小個伸手將一女子挎包的拉鎖拉開了。得手約300元,因為在車上意外得手,沒有人盯梢,這筆錢他們兩人均分了。 D 熟悉黑話答應(yīng)引薦見頭目 鉗子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11月16日了,這天下雪,外面很冷。鉗子說,他們不會選擇在這樣的天氣里下手,因為容易被發(fā)現(xiàn)??p子要為鉗子光榮地走出拘留所接風(fēng)洗塵,但他沒錢,言外之意是要記者請客。記者只好再次帶他們?nèi)チ擞啦返摹爸軡O府”火鍋店。 鉗子這天喝了很多酒,心情有些低沉?!坝腥苏f我們小偷是‘老鼠’,還說什么‘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哎,真是有苦難言??!誰又知道我們小偷生活的酸甜苦辣呢?”鉗子說,那還是在老家上技校的時侯,他便有晝伏夜出的習(xí)慣,所以,他經(jīng)常會趁著夜色看看誰家的門沒有鎖?誰家的西瓜地沒人看?他便順手牽羊,將一些小東西據(jù)為己有。 后來,鉗子便來到蘭州打工,最初的活是在建筑工地上當(dāng)小工,鉗子吃不了這樣的苦。于是他四處走訪,認(rèn)識了好多的同道中人,在他們的引見下鉗子有幸見到了“師傅”(大賊頭)。 此后的兩年間,鉗子一直跟著“師傅”學(xué)藝。他不但學(xué)會了偷盜的手藝,也學(xué)會了圈中的黑話。 第二天,鉗子和縫子約記者在五里鋪橋頭踩點,他想讓記者開開眼界。五里鋪橋頭人流大,是個下手的好地段,而且聚集在這里的小偷五花八門。鉗子稱之為“群英薈萃”。鉗子說,扒手之間為了方便聯(lián)系,常常會使用“黑話”,把掏包稱為“背殼子”、“找光陰”,互稱“匠人”、“鉗工”,把上車行竊叫做“上車找光陰”,把上衣衣兜叫做“天窗”,下衣口袋稱“平臺”,褲兜稱“地道”。他們的分工都是很明確的,有看點子的“架子”(扒手采用障眼法,遮擋“目標(biāo)”或他人的視線)有摸點子的“趟活”(就是扒手“檢查”乘客身上是否有財物,以確定作案對象)用鑷子的叫“長鉗”,用刀片的叫“玩飛刀的”,偷了幾百元叫“幾條”,過千的叫“檻”。 鉗子說,這是專業(yè)小偷必須會的?!澳阆劝堰@些學(xué)會,過兩天我?guī)阋娨娎洗?,看能不能收你入伙。?/font> -明日提示 終于見到了老大,他人比較機靈,年齡大概在30歲左右。那天,他手下包括鉗子在內(nèi)的四個小頭目都到齊了,他們開始開了個小會。會后,記者遭到了這伙人的毒打,破綻就出在記者隨身帶的鋼筆上?!澳阋娴氖蔷降木€人,我一定滅了你?!?/font> 反扒系列報道三:面見賊頭 經(jīng)歷生死考驗 作者: 本報暗訪組 稿源: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 2009-12-25 09:55 臥底賊窩第3集:面見賊頭
經(jīng)歷生死考驗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報道
鉗子帶記者見到老大的時候,是他教會記者黑話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8日,地點是在火車站的一個小招待所里。 那天,老大手下包括鉗子在內(nèi)的四個小頭目都到齊了,他們開了個小會。說現(xiàn)在外面的便衣很多,他建議大家以后少在公共場所去偷,把目標(biāo)主要放在商場或者東部市場。還有一點就是現(xiàn)在“臨客子”太多,搶了很多生意,如果以后碰見單個的“臨客子”就讓這些小頭目收拾一頓后,趕到別的地方去。本報暗訪組 A 鋼筆露餡賊頭揚言滅記者 老大是外地人,就像縫子說的,他人比較機靈,年齡大概在30歲左右。老大的茶具很精致,是個紫砂壺,他一邊悠閑地喝茶一邊開始打量記者。鉗子介紹說:“這是我最近認(rèn)識的,人很老實,想進來,我今天帶來你看看行不行?!?/font> “不會是警方的線人吧,看樣子沒下過苦??!”“哦,一直在外面瞎混,沒找到工作就干這個了?!薄澳阋郧案蛇^嗎?”“就干過不多幾次,有一次還進去了(指被警察抓),這個鉗子知道?!弊谝慌缘你Q子會意地點了點頭。 “不對,看你穿這么干凈,不像是出來混的,一定有問題。”還沒等記者反應(yīng)過來,老大一個箭步?jīng)_到記者跟前,把記者按倒在地上開始搜身。好在記者在暗訪前把原來的電話卡放在家里,而重新辦了一張電話卡,沒有存儲別人的電話,在手機上老大沒有找出破綻。但他仍然不相信,不停地在記者身上翻找。 最緊張的時刻到了,破綻就出在記者隨身帶的鋼筆上。 “一個賊出來還帶著筆?你究竟是干什么的,是不是警方的線人。”事后記者才了解到,通常警方為了打掉一些大的團伙而不得不培養(yǎng)一些線人打進這些團伙中,而這些線人平時只掌握團伙的證據(jù),等到時機成熟就會報告給警方,將團伙的成員一網(wǎng)打盡。鉗子后來說,老大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突然來了一個外表看起來和他們格格不入的人,怎能不生疑。 可在當(dāng)時,記者實在無法解釋帶鋼筆的理由,老大發(fā)怒了,從腰間掏出匕首在記者面前比劃。這一刻,記者終于感到了害怕,而此時站在一邊的鉗子顯得不知所措,眼神也有些怪異。 “這是以前算賬用的,我把每次得手的錢數(shù)都記賬了?!?/font> “再編,編,一個小偷還記賬,還挺新奇?” “不信你就下手吧。”記者的故作鎮(zhèn)靜還是起了作用,老大松手了?!澳阋娴氖蔷降木€人,我一定滅了你?!便Q子的臉上也有了微笑。他隨即帶記者出了門。 “也好啊,你算是過關(guān)了,老大一來是懷疑你,二來是在考驗?zāi)悖磥砟悴皇桥P底?!?/font> 總算松了口氣,在記者看來,這個考驗到此結(jié)束。 可惜,高興得有點過早,就在鉗子帶記者出門的間隙,不知道其他的頭目說了什么,老大又讓人叫住準(zhǔn)備離開的我們 B 捆綁折磨記者涉險過難關(guān) “兄弟,你還是老實說出你的身份,我好讓你死個明白!”“我剛才說過了,鉗子也知道?。∫幌嘈盼揖妥吡恕!庇浾邉傄ゎ^出門,老大讓其他的兩個頭目將記者抓了回來。后來鉗子告訴說,這兩個頭目一個叫“盤子”(就是盯著目標(biāo)不放),另一個叫“溜子”(發(fā)現(xiàn)后溜得快)。 “你已經(jīng)見過我了,想走?”他向盤子和溜子使了個眼色,兩人不由分說將記者捆綁后吊了起來。剛開始還能堅持,但十多分鐘后,記者實在是吃不消,兩只胳膊酸疼得厲害。這種滋味越來越難熬,沒有經(jīng)歷絕對不會想到竟有這么殘酷的折磨。記者幾次想承認(rèn)自己的身份,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暴露自己,如果這個時候暴露,之前的暗訪工作前功盡棄不說,自己還有生命危險。 時間慢得像喝醉酒的蝸牛,記者仿佛在等死,有一種精神上的虛耗繼而虛脫,就這樣熬過了兩個小時。 見記者沒有交代,老大才示意放人?!澳銈冞@么不相信人,還折磨人,我死也不跟你們干了?!?/font> 這時候,老大換了一副臉色:“鉗子,這個兄弟還有點忍勁,你先帶著學(xué)幾天規(guī)矩,改天帶回來上課,哎,年齡有點大了,得小心點,容易出事?!崩洗箫@得有些失望。對于他來說,他更喜歡未成年人,因為這些人好管理好監(jiān)控。 記者總算過關(guān)了,老大的心情很好,他給鉗子給了200元錢,讓鉗子帶記者去吃飯,算是捆綁后的安慰。 吃完飯已經(jīng)是凌晨1點,縫子提議出去玩一下,于是記者跟他們?nèi)チ穗p城門的“維多士亞”酒城。這里充滿了煙酒的味道,女人們身上的香水味,化妝品的味道,還有跳舞者的汗味道,所有的味道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特別的味道。 鉗子和縫子正是在這種感覺中放縱著。那天縫子喝得有點多,在跳舞時發(fā)生糾紛跟別人打架了,鉗子拿著酒瓶砸了那個男子的頭部,頓時頭破血流。隨后他拉著記者倉皇逃脫,跑出去后招了個出租車,迅速離開了現(xiàn)場。 C 訓(xùn)練雙手偷竊動作快又準(zhǔn) 次日,記者仍然跟著鉗子和縫子轉(zhuǎn)悠,他們就是記者的師傅。鉗子說,他鄙視偷盜沒有技術(shù)含量的。于是接下來的空閑時間,他開始給記者講述一些偷竊的手藝。鉗子說主要有手法和眼法兩部分。 就說手法吧,從鉗子的講述中,記者大概整理了一下,就是偷竊動作要快捷準(zhǔn)確,訓(xùn)練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最初練習(xí)時,抓一大把豆子撒在地上,以最快的速度撿起來,反復(fù)練習(xí)后,動作就快多了。然后,在裝滿米的缸中放入若干銅錢,用兩個手指去夾,必須每次都夾到而且動作要快。經(jīng)過長期的訓(xùn)練,手指就會非常靈活,夾取物品既快又準(zhǔn)。此外,還有在開水鍋中夾物的練習(xí),主要也是練速度的極度快捷。鉗子說,許多竊賊高手手法練成后,夾物快如風(fēng),所以許多盜賊偷竊財物時,常常是在與被偷者接觸的瞬間就能把錢物竊到手,等被偷者發(fā)現(xiàn)丟了東西時,還完全不知道是何時被偷的。 另一個就是眼法,就是能夠迅速看出目標(biāo)的哪只口袋有錢,哪只口袋沒錢。開始,不一定能看出來。經(jīng)過不斷地訓(xùn)練和實際經(jīng)驗,看出藏錢不藏錢的口袋有什么特點,看得多了,實驗得多了,眼法就越來越準(zhǔn)。 D 老大點頭讓記者后天培訓(xùn) 鉗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選賊的眼力好,至少在選擇徒弟的時候,他比別人看得準(zhǔn),但對他來說記者是個例外,這一點他有些想不通,后來他承認(rèn),就是記者多次請他吃飯,一起交心聊天,人比較老實,讓他感動??p子就是他選的,現(xiàn)在看來還算忠實。 鉗子說,老大從不動手,他主要負責(zé)找據(jù)點,指揮部下,除此之外就是選賊。 11月22日晚11時,鉗子有些興奮,當(dāng)天得手8000元,這是他今年以來得手最多的一次,他給老大交過后還剩下7000元,他叫上盤子、溜子,還有一個叫“豁子”(刀片用的好,經(jīng)常割口袋偷盜)一起去吃飯,這次是他請客,順便叫上了記者,他說把記者當(dāng)最好的朋友,因為這個圈子里很少有這樣的知心朋友。這一晚,他們喝了個痛快,不知道喝了多少酒。 飯桌上,四個小頭目給記者講了些饒有趣味,且聽起來頗具新鮮的名詞。他們說,把自己干的小偷職業(yè)叫“吃壞飯”,要“吃壞飯”就必須拜師入伙,否則很難混,而師傅就是各伙中的大小頭目,他們把這些人叫“爺叔班子”。(意思是,師傅就是叔叔,師傅的師傅就是爺爺)“爺叔”的收入是靠徒弟們孝敬的。 記者明白了,鉗子、盤子、溜子、豁子的口號也正是由此而來,他們都有各自擅長的手藝,已經(jīng)混到了叔叔輩。 分手回家的時候,鉗子說了一句話,讓記者一夜興奮地失眠了:“你準(zhǔn)備一下,后天就要培訓(xùn)了,很苦的?!?/font> -下集提示(下周一精彩繼續(xù)) 殘酷的培訓(xùn)開始了,如果不是親身經(jīng)歷,還真想不到小偷的培訓(xùn)竟是那么殘忍。在這個被他們稱為“營訓(xùn)”的課堂里,要想成為一名稱職的“小偷”,必須經(jīng)過“三道關(guān)”:第一關(guān),開水夾物;第二關(guān),熬夜訓(xùn)練;第三關(guān),挨打忍耐。只有學(xué)會了這些,才基本具備一名職業(yè)小偷的“素質(zhì)”。 反扒系列報道四:變態(tài)培訓(xùn) 當(dāng)賊要過四道關(guān) 作者: 本報暗訪組 稿源: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 2009-12-28 10:14 如果不是親身經(jīng)歷,還真想不到小偷的培訓(xùn)竟是那么殘忍。在這個被他們稱為“營訓(xùn)”的課堂里,要想成為一名稱職的“小偷”,必須經(jīng)過“四道關(guān)”:第一關(guān),練膽;第二關(guān),開水夾物;第三關(guān),熬鷹訓(xùn)練;第四關(guān),挨打忍耐。只有學(xué)會了這些,才基本具備一名職業(yè)小偷的“素質(zhì)”。
第一關(guān)
練膽偷錢旁若無人
“營訓(xùn)”,這是他們這個團伙對培訓(xùn)的異稱?!霸谛⊥蹬嘤?xùn)中,練膽是必修課,也是第一課。不管是在哪里就像是自己家一樣,平心靜氣,不慌不忙,若無其事;一旦被人發(fā)現(xiàn),也要沉著冷靜,萬萬不能亂了方寸?!边@是鉗子帶記者去參加培訓(xùn)時在路上囑咐的。 鉗子是在答應(yīng)的第三天帶記者去的,地點換在火車站行包房對面的一棟樓里。不過在小區(qū)院子里,鉗子就把記者眼睛蒙上了,說這是規(guī)矩,主要是怕這個地方暴露。鉗子拉著記者的手繞了好幾個彎才走進房子。進門后,鉗子才解下蒙巾,房子里空蕩蕩的,除了老大外,還有一個體格較胖的男子坐在對面,這人年齡比老大大,看起來很兇。 后來鉗子告訴記者,這個人是老大專門從外地請的“教頭”,工資很高。他不停地給記者和其余的幾個人講述如何練膽和鍛煉忍耐。教頭說:“干這行就要有膽量,能忍耐?!庇谑?,他把錢裝在衣服兜里,讓培訓(xùn)的每一個人模擬去偷,他說這叫練膽。不過這只是練膽第一步。模擬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凌晨零時,總算下課。鉗子再次蒙住了記者的眼睛。 真正的練膽是在次日的公交車上,每次上車只帶一個人,仍然是模擬。記者是第四個上車模擬的,教頭把錢裝在外衣兜里,要記者去偷。車上人多,記者實在出不了手,教頭瞪了幾次,記者只好硬著頭皮站在他身后去模擬偷錢。顯然碰到了他的身體,教頭很不滿意。晚上上課的時候,教頭說練膽的目的就是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只要鍛煉到偷錢時旁若無人的境界才算是達標(biāo)。 這還不算,練膽的最后一步是在緊急中如何應(yīng)對。當(dāng)晚凌晨1時,我們被蒙著眼睛帶到了一個下水井旁邊,教頭說:假如偷竊時被人發(fā)現(xiàn)追趕,就要逃生,實在沒地方可躲的時候,就鉆下水道。 “大哥,這太臟了,換個別的行嗎?”記者向他求情。 “這算什么,狠的還在后面呢,你從這兒朝前走500米,從另外一個井口出來,我在外面等你?!闭f完他便準(zhǔn)備轉(zhuǎn)身離去,記者本能地一把抓住他的外衣,讓他手下留情。僵持了一刻,他終于答應(yīng)記者只在井下呆半個小時便出來。 臭水溝里的感覺讓人窒息,甚至絕望。在躁動和恐懼中,記者咬著牙,閉上雙眼,苦苦等待時間流逝。 第二關(guān) 沸水夾物要快要準(zhǔn) 按照“課程安排”,第三天應(yīng)該是進行“業(yè)務(wù)培訓(xùn)”,也就是鍛煉夾物。這是“營訓(xùn)”中業(yè)務(wù)課的第一關(guān)。前兩天的“營訓(xùn)”記者的忍耐還算是過關(guān),用他們的話說,比較有潛力,老大特意囑咐過教頭和鉗子,對記者多照顧。 這天的業(yè)務(wù)課是鉗子上的。在此之前,鉗子已經(jīng)教會記者很多“手藝”,記者看來當(dāng)天的課也無非就是那些手法和眼法??墒堑鹊姐Q子端出一盆開水,記者傻眼了。 鉗子說:“要想偷得更快,而且不被人容易發(fā)覺,第一步就必須練習(xí)夾物。”接下來鉗子的演示幾乎讓人窒息,他把一塊幾乎快用完的香皂放進開水里,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去夾。開水里的香皂比泥鰍更滑,記者以為鉗子不會夾到,想不到他不但熟練,而且速度很快。隨后,鉗子讓每一個人都按照他的演示去模擬一遍。記者當(dāng)時留了個心眼,故意往后退了幾步。心想等其他幾個演示完,開水的溫度也就下降了,這樣不至于燙手。但這只是記者一廂情愿的鬼想法。模擬前,鉗子取出電爐子,把開水盆放在上面不斷地加熱,香皂在水里隨著水沸騰氣泡不斷翻滾。 所有人都沒見過這個陣勢,都嚇得往后退縮,記者以為鉗子真的能照顧自己,不料他第一個就點了記者的將??吹椒序v開水,記者再次感到了恐懼,無論鉗子怎么催,記者站著不敢動。坐在一旁的教頭看不過眼,他沖過來扇了記者兩個耳光。逼迫之下,記者只得去試。 記者試了幾次都無法夾住,沸水燙得記者的手發(fā)疼,不敢再試,但鉗子說,雖然水在沸騰,但只要離開水的速度快,就不會把手燙傷。等到其他幾個都模擬完了,鉗子說,這只是教給我們的一個學(xué)習(xí)方法,如果想達標(biāo)就必須在空閑的時間自己鍛煉。 夾物的第二步是怎樣從衣服兜里夾錢。仍然是模擬演示。教頭裝好錢假裝走路,鉗子就跟在教頭后面去夾。鉗子拿著鑷子演示了好幾遍,他說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怎樣找好機會和角度下手,就不會碰到被偷人的身體,這樣就不會被發(fā)現(xiàn)。 第三關(guān) 熬鷹培訓(xùn)幾天不睡 在第三關(guān)中,當(dāng)教頭說要進行熬鷹訓(xùn)練時,記者一頭霧水。其實“熬鷹”一詞來自民間,常常用來描述熬夜的人。但在小偷團伙內(nèi)部,熬鷹是指小偷被抓獲,民警不讓睡覺,最終使小偷精神意志崩潰,從而交待自己的犯罪問題。 教頭儼然一副教授的模樣和口氣,“其實這也是一堂心理課,主要是心理對抗和忍耐?!苯填^的話有些深奧,他說的是目標(biāo)識別心理、環(huán)境合圍心理、時機選擇心理,還有就是審訊對抗心理。用教頭自己的話來說,他的每一句話都是“字字珠璣、句句管用”。連續(xù)幾天的“培訓(xùn)”讓記者疲憊不堪,只是盼望熬鷹課早點結(jié)束,教頭的意思大概就是: 一、盯住目標(biāo)后,要膽大不要害怕會被發(fā)現(xiàn),或者被別人發(fā)現(xiàn)而不敢下手; 二、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安全,因為許多人的心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看到小偷,只要不偷自己就不會聲張; 三、選擇下手的時機要準(zhǔn),不能左顧右盼,“舍小家,為大家”,切不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斷送了整個組織; 四、要鍛煉到一連幾天不睡覺,還要保持頭腦清醒,這樣一旦被抓后被審訊時,就會死不認(rèn)賬,即使警察對小偷采用熬鷹的辦法,也依然能應(yīng)付; 五、發(fā)揚“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精神,被警察抓住后,不可將組織的秘密泄露出去; 六、不報真實姓名和年齡,決不供出“老大”,死活不認(rèn)賬。 盡管這聽起來有些怪異和新鮮,但相比之前的業(yè)務(wù)課,這堂熬鷹課只是理論性的。而最后的一堂挨打課卻讓記者吃盡了苦頭。 第四關(guān) 脫臼毒打疼痛難忍 警察現(xiàn)在不打人了,可路人毆打小偷的手段卻越來越狠毒,而應(yīng)付這些就只有忍耐。 教頭拿著橡膠棒不斷地在記者和其他幾個人面前比劃,其意思也無外乎就是要忍受疼痛。 “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們能挺得住么?”教頭邊說著,邊狠狠地向記者的腹部猛踢兩腳,一股鉆心的疼痛頓時讓記者坐在了地上。 教頭讓每個人設(shè)計一個場景,根據(jù)這些場景,他制定出一些挨打的“招數(shù)”。比如,記者設(shè)計的人多毆打,他說,只要雙手抱頭蹲在地上,這樣就不會被打壞。他反復(fù)讓記者和其他幾個人演練,直到他認(rèn)為合格為止。可能是幾天的培訓(xùn)中,記者始終?;淖龇ㄗ屗锤?,這一堂課,記者就成了他操練的靶子。 教頭一把抓住記者的手,只聽見“啪”的一聲,定睛一看,腕部關(guān)節(jié)脫臼了,右手也失去了知覺。記者試探著輕微地動了一下,一股鉆心的疼痛立即襲遍全身,記者大叫一聲,疼得想哭,他立即捂住了嘴巴:“你怕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 背糜浾咛鄣孟露讜r,他拉起記者的右手猛地一拉,關(guān)節(jié)又復(fù)位了,而記者卻痛得全身冒汗。 教頭說,只要能忍受住脫臼的疼痛,就能忍受一切被打的疼痛,因為那些疼痛遠不及脫臼這么劇烈。 四天的培訓(xùn)完了,鉗子說,老大已經(jīng)交代了,第二天就要上街實習(xí),而實習(xí)期間每天有不少于50元的任務(wù)。 下集提示 盜得50元者沒有提成,100元以上的按10%提成,但沒想到的是,實習(xí)的第二天,記者被當(dāng)做真正的小偷抓進了特警隊。 反扒系列報道五:上崗實習(xí) 賊頭定下扒竊任務(wù) 作者: 本報暗訪組 稿源: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 2009-12-29 10:36 《臥底賊窩》第5集:上崗實習(xí) 每日甘肅網(wǎng)-西部商報報道
記者在街上跟著鉗子再次轉(zhuǎn)悠的時候,才知道,他們早就制定了一套嚴(yán)密的管理制度,而記者也弄清了,老大為何要規(guī)定每天50元的任務(wù):盜得50元者沒有提成,100元以上的按10%提成,也就是說,實習(xí)的日子里所偷的錢算是白交。沒想到實習(xí)的第二天,記者被當(dāng)做真正的小偷抓進了特警隊。 實習(xí)開始 偷包被發(fā)現(xiàn)他逃跑 11月26日是個麻煩的日子,因為實習(xí)正式開始,每天就必須上交規(guī)定的任務(wù)。這是此次暗訪中最為艱難的環(huán)節(jié)。 記者和一個“小外地”分在一起,由一個不認(rèn)識的外地男子帶著,他是監(jiān)視者,跟在我們附近,只要我們偷到錢,這個外地人就會立即過來收繳。鉗子還告訴記者,只有在實習(xí)的這些日子里,“小外地”和記者都是新人,可以在一起,語言也不同,不會有麻煩。等到真正上崗后,兩人會分到不同的組里,到時候記者與他就很難見面了。 記者的實習(xí)任務(wù)完成得很順利,因為之前已有過導(dǎo)演偷盜的樣本,這次依然可以復(fù)制。而和記者一起的“小外地”就很不幸運。他在永昌路偷一名婦女的包時被當(dāng)場發(fā)現(xiàn),幾個過路的男子將他按倒后毆打了一頓??粗麄兌敬颉靶⊥獾亍钡臍鈶嵑蜔o所顧及,記者又一次恐懼了。 晚上,又遇到了鉗子,他聽說記者完成得很順利,很是高興。鉗子帶著記者離開了,我們又一次一起吃飯。鉗子覺得記者之所以能夠進團伙,而且能夠順利完成任務(wù)是他的功勞,讓記者請他吃飯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他們這種人似乎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好占小便宜。 第二天,見到“小外地”的時候,他手部和頭部有傷,眼睛有些腫,看樣子哭過。記者以為是他沒有完成任務(wù),還被失主遷怒,所以才哭。直到中午在西關(guān)碰到鉗子時,才知道“小外地”當(dāng)晚回去后逃跑了一回,不過被頭目發(fā)現(xiàn)后又追回來毒打了一頓。 雖然實習(xí)的第一天就挨了打,但第二天的“小外地”迎來了好運。他的苦日子總算到頭了,他被巡邏的特警解救了。之后記者了解到,他今年十四歲,老大在外地招募人選時選中了他。老大當(dāng)時說帶他找工作,于是,他跟著老大坐了一次飛機。因為是第一次坐飛機,并且是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他高興得不知所措,可很快,這種興奮就被打破了。 到蘭州后他就被嚴(yán)密看守,最后和記者一起參加了“營訓(xùn)”,也正是那個時候他才知道,所謂的“工作”就是小偷。 求救警車 小外地被成功解救 不知道老大規(guī)定的實習(xí)期到底是多長?記者就去問鉗子,“還早呢,你就等著吧!” 那天下午,記者和“小外地”依舊在永昌路一帶活動,記者照樣復(fù)制了之前的扒竊樣本,但順利并不是一件好事,監(jiān)視者似乎有些懷疑。于是把記者拉到一個巷子里開始用手比劃,半天記者才明白,他要記者再去偷一次,看是不是順利。記者又一次傻眼,恨不得立即逃跑,好在“小外地”的意外舉動,讓記者逃過了此劫,卻被警察實實在在地當(dāng)成小偷抓了一回。 這天正好是特警隊警察在巡邏,在他們經(jīng)過永昌路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小外地”在行竊。還沒等警察抓,“小外地”就跑到警車旁邊求救,而他也順便將記者指認(rèn)給了警察。記者只好被當(dāng)做真正的小偷抓了起來,而惟獨監(jiān)視記者和“小外地”的男子卻乘機跑了。在特警隊還鬧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記者的尷尬簡直無地自容。一位相熟的警察看到記者以小偷的身份被抓進來而感到十分驚訝,他驚奇卻又帶著鄙夷的口氣說:“真沒看出來啊,你記者當(dāng)?shù)煤煤玫?,怎么?dāng)起了小偷?”記者無語。 等到他們把“小外地”帶出去詢問的時候,記者才向警察道出了事情,但他仍然半信半疑?!安恍拍悻F(xiàn)在就可以打電話到報社核實,我說的是實話!”這名警察才相信記者的話。 “你膽子夠大的,不怕他們把你當(dāng)真小偷?”“我有防備!” 經(jīng)過一番解釋,警察終于放了記者,臨走時他還大夸記者的行為,不過他提醒說:“必須小心,這幫人是亡命徒,萬一被發(fā)現(xiàn)就很危險,遇到緊急情況就給我打電話?!?/font> 記者出來后,為了不引起懷疑,沒有及時和鉗子聯(lián)系。直到次日,記者才跟他說,自己是剛出來的。 “小外地”后被送到了救助站。記者后來得知,在他被送進救助站的日子里,老大多次冒充家人去領(lǐng),因為警察打過招呼,救助站的人拒絕了。一名警察告訴記者,小偷團伙成員被送進救助站,會專門有人去救助站冒充家屬領(lǐng)人。由于救助站無法核實到具體的身份就只好由其帶走,這樣即使被警察解救的人依然會被再次帶進賊窩。 “小外地”要被領(lǐng)回家了,記者通過警察的幫助去送了送他。臨走的時候,警察給他買了許多吃的,還請他吃了飯,他說,這是他到蘭州后最好的一頓飯。 回到賊窩 賊頭給記者加任務(wù) “小外地”終于擺脫了噩夢,臨上火車的那一刻,記者對他的同情頓然而生。其實之前,人們似乎走入了一個誤區(qū),一提到小偷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不友好,記得一個同事丟了手機很生氣,他義憤填膺地說:“都是那些小偷干的,真是太可恨了?!庇浾弋?dāng)時聽了真的很氣憤。但“小外地”走的時候,記者終于明白了,人們不了解實情就把罪過怪在那些小偷身上,尤其是未成年的小偷。其實,這些孩子也是受害者! 記者依然回到了賊窩,“小外地”的逃跑,對團伙來說是個意外,也是個震驚和教訓(xùn)。雖然記者跟隨鉗子,但被老大吩咐后看得嚴(yán)了。 而先前的監(jiān)視者向老大告密了,說記者實習(xí)任務(wù)完成得很順利,于是給記者的任務(wù)上漲:由每天50變?yōu)?00。這又是一個難題,怎么辦?無論如何是不能下手去偷的。 導(dǎo)演,只能導(dǎo)演。 而鉗子在這時候又對記者說了他的一個小經(jīng)驗:不是任何人都能去偷,要盯那種單身女性,確認(rèn)沒有男士在旁邊時去偷準(zhǔn)能得手。 于是,此前朋友裝錢,記者偷的樣本一次次地被成功復(fù)制。盡管是導(dǎo)演,不過這一次記者要求自己動手。如果說之前的復(fù)制過程還需要掩護是為了不引起懷疑的話,這次記者要求自己動手是為了早點結(jié)束實習(xí)。 記者和朋友設(shè)計好了偷盜時遇到的各種場景。按照事前的計劃,這次的難度增加了,而記者也幾次假裝失手,一直跟了朋友兩站路程,并趁鉗子不注意的間隙,與朋友導(dǎo)演成功。 一連三天里,記者和幾個朋友連續(xù)導(dǎo)演了這樣幾處行竊的場景,而且每次都順利成功。鉗子很高興,“沒想到你上手這么快,這樣下去有兩三年你就是高手了?!?/font> 正式上崗 老大制定提成標(biāo)準(zhǔn) 老大又一次出現(xiàn)了,那是在記者三次成功導(dǎo)演行竊后的晚上,在火車站的另一個小招待所里。據(jù)鉗子說,他們每次聚會的地方并不固定,經(jīng)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按照老大的意思,記者可以正式上崗,但必須由鉗子和另外一個人監(jiān)督,怕記者留份子(意指留私錢),而這個外地人也同時監(jiān)督著鉗子。老大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正式上崗時,記者每天的任務(wù)不能少于500元。 “那我偷到錢,怎么分成???我不能白干!” 老大又講了一陣,他的分贓理論歸納起來大概有四點: 一、實習(xí)期間沒有分成。這等于記者前后把自己的錢當(dāng)做任務(wù)上繳的1000多元錢打了水漂。 二、每天不少于500元的任務(wù),完成任務(wù)按10%提成,完不成依然沒有分成。 三、完成1000元則按照20%提成,以次類推,多勞多得。 四、一年內(nèi)累計上繳100000元,除提成外,年底可獲10000元獎勵。 這只是錢的部分,老大還說,只要是手機,或者數(shù)碼相機都可以,所有小的值錢的東西也都在偷竊之列,不過他叮囑說,避免引起意外和保護團伙的利益,除了上街,團伙成員不得私自行動找“光陰”,一旦發(fā)現(xiàn)會嚴(yán)懲。 大結(jié)局提示 團伙中除老大外,包括鉗子在內(nèi)的幾個小頭目悉數(shù)被警察抓獲。而在終了,記者也了解到了小偷團伙一個更加鮮為人知的秘密:之所以有未成年被拐進小偷團伙,是因為頭目們鉆了法律的一個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