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解牛士寫隨筆,關(guān)于如家和其他旅館的比較。
讀來真是中肯。
在客戶要求的硬指標之外,做好沒有客戶硬指標的東西,也就是自己,做好自己----這個意義,就像道家所說的“無用之用,無為之為”。做好自己,自己對了,自己的世界就對了。
很多長遠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就像書法。
書法,從金文,到小篆,到隸書,到草書,到行書,到行書經(jīng)歷晉朝唐朝的規(guī)范而最終定型為楷書,書法,真是太漫長,太漫長了。
太漫長的事情(或事業(yè)),就有兩種從事的方法----堅持傳統(tǒng),或以求速成。
堅持傳統(tǒng),先要認識傳統(tǒng),而后,要用這個“認識”,去找到傳統(tǒng),才談得上繼承和堅持,不然,還沒有拿到的東西,憑什么“堅持”。這幾步,從“認識”,“找到”,到“繼承”和“堅持”,哪一步,不是沉下心境的苦讀,深思,領(lǐng)悟?要內(nèi)修,要找到自己,守好自己?這難,太難了。
更不要說堅持傳統(tǒng),練習傳統(tǒng)的艱辛。
艱辛不必說,更受不了的,是進步的緩慢!
這就是“堅持傳統(tǒng)”。
但是,也是有捷徑的,那就是“速成”----把書法的構(gòu)成,分解為結(jié)構(gòu),空間切割,線條粗細,然后任意組合----速成好啊,可以幾年之內(nèi),就可以出作品,相較幾十年臨案,這是相當快的----而且,這幾年的功夫,居然在常人眼里,超過十幾年基本功的苦練。于是中國大江南北,走速成之路的,從民間的“江湖字”,到所謂進了大學才從素描和水粉改成國畫和書法的“學院派”,從理論到實踐,積累可謂大矣。尤其是近幾年。
尤其是近幾年!
何必四歲發(fā)蒙六歲習書?何必終老壁間,金石中消盡青春!
可是不行的,中國還是有大量的孩童,從小就接受傳統(tǒng)的書法教育,接受傳統(tǒng)技法的訓練,而且,還有很多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自己主動地,經(jīng)歷了十年,幾十年的尋找,像找到根一般,欣喜若狂的投入到傳統(tǒng)技法中。
為什么?
因為速成有一個缺點,就是一旦到達某個高度,書法意境和書法品味,就不可能再提高了,在書品上,如果還想提高,就必須要回歸傳統(tǒng)。
那個時候,為速成而訓練的技法,將沒有任何作用----根本不是積累,反而,是累贅,是對十年時光的浪費。
其實,可能所有要長遠做得事情,或事業(yè),都是如此----不要急著去滿足什么“硬指標”,而是,做好自己,守好自己,就好。
這是“不用”的“用處”。
連鎖店是,書法是,人生,漫長的人生,應該也是。
----------------------------------------------------------------------------------------------------------------------------
另外的,在熙熙攘攘的書法界,還可以領(lǐng)會到一樣東西,就是,學院派,不行的,江湖派,也不行的----只要沒有內(nèi)修的實力,專心只作表面文章的,不管是學院,還是江湖,統(tǒng)統(tǒng)不行!
我們畜牧行業(yè),又何嘗不是如此!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