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動物病毒性疾病你是如何防控的?
1.熱點引導
病毒以其特殊的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機理,致使許多病毒性疾病至今仍缺少效果確切的防治方法。抗病毒的西藥數量較少,臨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來一直沒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藥物產生。而中獸藥臨床防治毒副作用小,藥源豐富,價格低廉,能調節(jié)整體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復制,阻止病毒致細胞病變,改善臨床癥狀,在治療動物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顯示出了獨特的優(yōu)勢。
2.保健誤區(qū)
目前對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防治,抗病毒的化學合成藥物及外源性細胞因子治療等。疫苗防治為最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種屬多,血清型多,為疫苗的應用帶來困難,大量使用疫苗后,不可避免在導致免疫抑制在產生。最終導致了動物群體免疫水平的下降。
3.中藥抗病毒的機理
中藥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既可直接殺死病毒而不傷及機體組織,又可調動免疫防御系統(tǒng)的積極性,激發(fā)機體的主動免疫機制,增強免疫力,通過主動防御間接發(fā)揮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在禽流感這個世界性難題面前,中藥的優(yōu)越性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抗病毒中藥的研究也呈現出異常活躍的局面。
(1)直接抗病毒作用
是指中藥對病毒侵入細胞前的殺滅作用。研究證實,大黃醇提取液中的蒽醌類對病毒有直接殺滅作用,板藍根對皰疹病毒有殺滅作用。許多中藥抗病毒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多糖及其衍生物、三萜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甘草甜素衍生物)、生物堿、苷類等都是通過阻止病毒顆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過程和穿入過程而發(fā)揮抗病毒作用的。經研究證實,黃芪影響病毒對敏感細胞的吸附和穿入有較明顯的作用,板藍根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有很強的阻斷作用。經研究證實,多酚類物質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質和RNA的合成,同時也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作用;體外試驗表明,板藍根與黃芪聯合應用,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有較強的抑制增殖作用。
(2)間接抗病毒作用
機體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等中樞免疫器官和脾臟、淋巴結等外周免疫器官,它們的發(fā)育狀況直接影響機體的免疫力,許多抗病毒中藥都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能很好地促進機體免疫器官的發(fā)育,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使其具備良好的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物質基礎。近年來研究發(fā)現,許多中藥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巨噬細胞的數量、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如黃連、黃芩、黃柏、豬苓、大蒜等能提高免疫細胞的吞噬作用;魚腥草、黃連、穿心蓮、大青葉、野菊花、丹皮、大黃、金銀花等可提高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刺五加、黃芪、黨參、杜仲、黃連、黃柏、甘草、靈芝、茯苓、青蒿、丹參等可提高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白虎湯對塵細胞具有激活作用。 中藥對主動免疫機能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等內分泌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的;補腎的藥物則是通過神經—體液調節(jié)的作用方式進行調節(jié)的。其它的途徑還有通過調整植物性神經的功能來調節(jié)免疫機能;通過作用于環(huán)核苷酸系統(tǒng)來調節(jié)免疫機能;通過調整核酸代謝來調節(jié)免疫機能。
(3)誘生干擾素(IFN)
干擾素是一種天然的非特異免疫防御因子,干擾素本身雖然對病毒無滅活作用,但可作用于正常的細胞,使未受感染的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高分子生物合成,使細胞獲得抗病毒能力?,F代研究證實,有許多中藥具有內源性IFN誘生作用或促誘生作用,如從香菇中提取的香菇素,能誘導血清IFN;從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制劑,能誘生Ⅱ型IFN,同時對細胞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黃芪、丹參、刺五加、龍膽草等,都能誘生干擾素和免疫球蛋白,從而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關常識
常見的抗病毒中藥
種類 | 免疫調節(jié)類 | 歸肺經類 | 主治感冒類 | 清熱類 | 1 | 金銀花 | 五味子 | 板藍根 | 黃連 | 2 | 柴胡 | 甘草 | 連翹 | 知母 | 3 | 黃芩 | 魚腥草 | 麻黃 | 黃芩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