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pig112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消毒與應激的另類思考

  [復制鏈接]
41
發(fā)表于 2010-9-4 08:27:53 | 只看該作者
完善豬舍設計(為了改善環(huán)境條件)、改變管理方式(為了減少應激)、提升營養(yǎng)水平、做好豬只保健(為了提高抵抗力)才能躲過風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
發(fā)表于 2010-9-4 09:22:52 | 只看該作者
深有同感,樓主是個生活的有心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
發(fā)表于 2010-9-4 09:56:51 | 只看該作者
書本和資料只是代表寫作者的主觀觀點和認識,并不是金科玉律,要通過自己的判斷,因時因地地使用

點評

是的,主要問題在于對不同實驗結果做出取舍時會有一定的主觀意向,當然,如果不同研究者的實驗結論都比較一致的時候又另當別論了  發(fā)表于 2010-9-5 07:54
自然科學的書客觀成分要遠多于主觀成分。書作者在素材取舍上會有主觀出入,但大多數內容是實驗結論。太主觀,作者不僅自己累自己,還毀了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  發(fā)表于 2010-9-5 07:01
自然科學的客觀成分要多于主觀成分  發(fā)表于 2010-9-5 06:5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
發(fā)表于 2010-9-4 10:11:44 | 只看該作者
消毒這東西,你不懂很費錢還沒效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發(fā)表于 2010-9-4 11:0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0# 881031

呵呵,對與不對時間去檢驗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發(fā)表于 2010-9-5 22:40:26 | 只看該作者
還是建議消毒,但要有正確的方方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
發(fā)表于 2010-9-5 22:58:40 | 只看該作者
消毒只能減少環(huán)境中的病原濃度
並非做了消毒,豬就沒病
仔豬也可能因為母豬本身所帶病源因而垂直感染
客觀來說,消毒只是整體防疫的一環(huán),並非全部
環(huán)境管理,溫度管理,疫苗管理...........
以前的豬鮮少有病,因為那時還沒有PRRS,PCV2....等等的病毒
此時非當時,現今的規(guī)模飼養(yǎng)動輒成千上萬,疾病自然是複雜的多
還是回歸現實,用科學的角度來認真看待養(yǎng)豬事業(y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
發(fā)表于 2010-9-5 22:59:5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走的就是科學養(yǎng)豬的路線,但是真的科學嗎?應激,消毒,這只是客觀因素,主要看豬吃的什么?怎么吃!以前養(yǎng)一頭豬需要一年,或幾年的時間,現在呢!想提高生長速度,又不想豬得病,還想降低養(yǎng)殖成本,還是應該從飼料入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發(fā)表于 2010-9-6 07:52:38 | 只看該作者
豬是越來遇難養(yǎng),病是越來越多,對養(yǎng)殖業(yè)沖擊很大,對豬場的消毒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利用才會得到理想的效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發(fā)表于 2010-9-6 07:58:31 | 只看該作者
確認一下:是否生產性能提高了,而抵抗性降低了?千年的自然選擇導致的自然體,在近百年生產性能及機體結構大幅改變,是否拔苗助長了?
應激不是單一的,散養(yǎng)的-圈起來,群活的--弄幾只在一起,露天的-蓋個房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5 18: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