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白豬.jpg (7.18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0-9-10 16:18 上傳
(一)品種育成
三江白豬是在東北三江平原地區(qū)(又稱為北大荒)選育的我國第一個瘦肉型豬種,借鑒加拿大運用雜交選育拉康比新品種豬的經驗,選用長白豬與東北民豬進行正、反雜交,從雜交后代中選擇優(yōu)秀的母豬,分別再與長白豬回交,從回交后 代中按照選育目標選擇留種開展自群繁育,歷經 5~6世代的橫交和選擇,到1982 年末,核心群種豬的生產性能水平達到了育種指標。
三江白豬屬瘦肉型品種,具有生長快、產仔較多、瘦肉率高、肉質良好和耐寒冷氣候等特性。主要分布在比較寒冷的東北黑龍江省東部三江平原地區(qū),該地區(qū)冬季最冷時達零下30℃左右,三江白豬適應那里的環(huán)境條件,表現(xiàn)適應性好的特點。三江白豬是生產商品豬及開展雜交利用的優(yōu)良親本。
(二)體質外貌
三江白豬被毛全白、毛叢稍密,頭輕嘴直、耳下垂,背腰寬平、腿臀豐滿,四肢粗壯、蹄質堅實,乳頭通常7對,排列整齊。
(三)生產性能
成年公豬體重250~300公斤,母豬體重200~250公斤。三江白豬的后備公豬6月齡體重80~85公斤,后備母豬6月齡體重75~80公斤。肥育豬20~90公斤階段平均日增重0.6公斤,體重達90公斤日齡為185天,胴體瘦肉率57%~58%,產仔數(shù)初產母豬9~10頭,經產母豬11~13頭。三江白豬與杜洛克、漢普夏、長白豬雜交都有較好的配合力,與杜洛克豬雜交效果顯著,肥育期平均日增重0.65公斤,瘦肉率62%。 飼料轉化率1:3.51,90千克體重屠宰,背膘厚32.5毫米,眼肌面積近30平方厘米,肉質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