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粉又稱黃粉,是磨制面粉的副產品之一,常在淡水魚飼料中做黏合劑使用,在畜禽飼料中也常取代谷物做能量飼料,但用量不高。由于加工工藝、制粉程度及出麩率的不同,次粉的質量差異很大。一般來說,在小麥精制過程中可得23%一25%的小麥麩,3%—5%的粉頭,0.7%~1.5%的胚芽。我們常說的次粉是糊粉層、胚乳及少量細麩的混合物,粗纖維含量在4%左右。
次粉顏色可以從灰白色到淡褐色,容重0.29—0.54千克/升。一般來說,顏色深的次粉容重較小、麩皮較多,質量也較差。質量正常的次粉粗蛋白質含量14%左右,粗脂肪2%—3%,無氮浸出物平均含65%但變動較大(53%一73%),水分應控制在12%以下。
目前很多次粉中摻人大量粉碎的麩皮,面粉含量很低,這種產品一般通過目測可以判斷,應當以細麥皮使用。此外,化驗室應注意檢測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三項指標。次粉常見摻假主要有砂、滑石粉和石粉,通過控制灰分含量可有效控制摻假。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辨別次粉質量的辦法,以便大家辨別:
1、嘗,把次粉放嘴里嘗一下,好次粉有面粉的香甜味,摻麩皮或糠多的次粉有種粗糙的感覺。
2、看顏色,一般顏色深的可能細麩皮含量好,質量差,顏色白的麩皮含量少,質量好。
3、測粗灰份。粗灰分一般比較容易測定,次粉粗灰分不應超過2%,如果灰分偏高,可能摻入麩皮或滑石粉。
4、鏡鑒,用40倍放大鏡觀察,蓬松白色物質為淀粉,越多質量越好;摻入的麩皮顏色深,表面有平行條紋,有網格狀條紋的是稻殼。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