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480|回復: 1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訪客發(fā)言] 免費資料:中藥的主要化學成分與藥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1-7 14:2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songjs2101 于 2010-11-7 14:37 編輯

中藥的主要化學成分與藥理

中藥的化學成分極為復雜。有些成分是一般高等植物普遍共存的,如糖類、油脂、脂類、蠟、酸、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色素、樹脂、無機鹽類等;另一些則是存在于某些器官中比較特殊的的化合物,如生物堿類、黃酮類、強心甙、皂甙、揮發(fā)油、有機酸等,而且大多具有顯著的生理活性。每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但并不是所有化學成分都能產生防治疾病的效用。通常將中藥中含有的化學成分分為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所謂有效成分是指具有醫(yī)療效用或生物活性的物質,如麻黃堿、小檗堿、黃芩素、薄荷醇等。有效成分都能用一定的分子式或結構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熔點、沸點、旋光度、溶解度等理化常數,所以又稱有效單體。如果尚未提純成單體的化合物,一般稱它為有效部分或有效部位。所謂無效成分是指與有效成分共存的其它化學成分,它們通常沒有(或目前尚未發(fā)現有)生物活性和醫(yī)療作用,如糖類、酸、油脂、蛋白質、樹脂、色素、無機鹽等。但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的劃分不是絕對的,許多過去認為無效的成分,隨著醫(yī)療實踐和中藥研究的進展而發(fā)現是有效成分。
中藥中所含化學成分(有效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多種成分,不同的有效成分往往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但有些不同的有效成分有相似的作用。一味中藥中所含有的多種有效成分,它們之間可以產生相互作用,如協同作用、制約作用、對抗作用等。在復方中,中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還可能有所變化。因此,對于中藥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絕對不能孤立地去認識和研究。
現將植物類中藥中主要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簡要介紹如下。


§1生物堿
生物堿是一類含氮有機化合物,能與酸結合成鹽。大多數生物堿都有復雜的環(huán)狀結構,氮原子在環(huán)內,但亦有少數例外,如麻黃堿的氮原子則在側鏈上而不在環(huán)內。生物堿具有光學活性、強烈的或特殊的生理作用。它們廣泛存在于生物界(主要為植物界),種類繁多。目前生物堿結構已搞清楚的有幾千種。化學結構類似的生物堿往往不僅存在科屬上的親緣關聯,在藥理效用上亦有一定關系。
一、烴胺衍生物類生物堿
1. 苯乙胺類  
主要包括腎上腺素類、麻黃堿類和南美仙人掌堿類等。
腎上腺素類生物堿均來源于蛋白質降解物氨基酸中酪氨酸,在動物神經組織中可經多巴轉變成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在腎上腺髓質中則可進一步轉變成腎上腺素。在植物界雖未發(fā)現腎上腺素,但其它衍生物或中間體等是廣泛存在的。如黧豆屬植物常綠油麻藤等種子藜豆中含多巴,提取制品可用作多巴胺前體,治療多巴胺不足所致的震顫麻痹癥。馬齒莧全草除含少量多巴外,還含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故肌肉或宮腔注射可收縮血管及子宮,用于產后出血的止血。麥角及扁豆等因富含酪胺,不宜與單胺氧化酶制劑合用,否則后者可使酪胺不易被肝臟脫胺代謝,以致酪胺積蓄,取代去甲腎上腺素使之從神經末梢的囊泡中釋放,可升高血壓,導致高血壓。枳實中含辛福林和N-甲基酪胺,具收縮血管、升壓及強心作用。
麻黃堿主要存在于麻黃莖枝的髓部,秋季含量最高,其它如漿果紫杉、心葉黃花稔、歐烏頭、斑點亞洲罌粟等亦有存在。麻黃中主含L-麻黃堿,其次為D-偽麻黃堿。
苯乙胺類生物堿的藥理作用主要系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效應器的腎上腺素受體,產生交感神經興奮的各種生理作用,如皮膚、粘膜血管收縮及升壓作用,用于某些出血、鼻粘膜腫脹、過敏性休克;興奮心臟作用,用于心跳驟停;支氣管松弛解痙作用,用于支氣管哮喘以及中樞興奮作用等。
2. 季銨烴類  
季銨烴類主要以膽堿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于生物界,在動物體中常最后形成乙酰膽堿,起著神經遞質的重要作用;在植物體中則最后形成甜菜堿。中草藥中的黃芪、枸杞、茵陳、金錢草、雞骨草、連錢草、薺菜、茯苓等均含有這類生物堿。甜菜堿能參與供給甲基的脂肪代謝作用,膽堿則可與脂肪酸、磷酸形成易溶性的卵磷脂,參與脂肪轉運,故二者均屬于趨脂性藥物,用以防治脂肪肝和脂肪在血管壁沉積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此外,捕蠅毒蕈中所含毒蕈堿,具類似乙酰膽堿結構,而較乙酰膽堿穩(wěn)定,不易破壞,它可產生類似乙酰膽堿的副交感神經興奮的嘔吐、腹痛、腹瀉、流涎、瞳孔縮小、循環(huán)抑制等癥狀,可用阿托品拮抗解毒。
3. 秋水仙堿類
秋水仙堿類系側鏈胺基氮類生物堿,主要含于百合科植物如秋水仙、土貝母、嘉蘭等的球莖及種子中。秋水仙堿類系植物激素,對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具抑制作用;在臨床上對動物癌細胞分裂有顯著抑制作用,可用于皮膚癌及白血病等,但對造血系統(tǒng)的抑制及腸胃等毒性反應亦較大。此外秋水仙堿類小劑量可促使皮質激素釋放,有抗炎作用,可用于緩解急性痛風等。
4. 其它烴胺類
(1)酰胺辣堿類  
在茄科辣椒屬、蕓香科花椒屬以及菊科千日菊等植物果實中均含有多烯胺類生物堿,具辣味和局部刺激作用,有的能增進食欲,經常大量口服可促進胃潰瘍的形成,注射有升壓及收縮支氣管作用。另又從茄科三深裂茄植物中發(fā)現一類雙胺基酰胺類的三深裂茄堿及三深裂茄寧堿均具有抑制腫瘤細胞分裂的作用。
(2)胍類  
唇形科益母草所含益母草堿及豆科等一些植物如苦馬豆所含苦馬豆堿等均屬胍類生物堿,具有收縮子宮、鎮(zhèn)靜、降壓及利尿等作用。豆科山羊豆種子所含山羊豆堿具較簡單的胍基烴,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二、吡啶衍生物類生物堿
吡啶衍生物類在生物界分布較廣,特別是煙酸,幾乎所有生物細胞內均有存在,可轉變成煙酸胺,能促進組織呼吸中的生物氧化,動物缺乏時可致癩皮病,故亦稱維生素PP,屬于B族維生素類;煙酸能擴張外周血管并降低血中膽甾醇,可用于心血管疾病,中草藥如淡豆豉等含量豐富。
吡啶環(huán)上3位有雜環(huán)取代時,毒性增大,如煙堿、毒藜堿具有強烈毒性,主要用于殺蟲、治癬,可使動物體神經節(jié)、橫紋肌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先興奮后麻痹,故含毒藜堿的八角楓具橫紋肌松弛作用,用于中藥麻醉及肌肉痙攣疼痛。毒芹堿具類似的哌啶環(huán),亦呈強烈的橫紋肌麻痹毒性、側鏈氧化的異石榴皮堿能麻痹絳蟲,具驅蟲作用。存在于豆科金雀花屬、野決明屬、鷹爪豆屬、槐屬等植物中的金雀花堿對神經節(jié)的同源器官如頸動脈體及腎上腺髓質等的興奮作用較突出,山梗菜堿也有同樣作用,故均用于興奮呼吸。同科苦參、廣豆根以及披針葉野決明等所含苦參堿,則具利尿、升壓等作用,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氧化苦參堿具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
檳榔堿除具有類似石榴皮堿麻痹絳蟲的驅蟲作用外,并具有興奮M膽堿受體的作用,可致腹瀉、流涎、促進消化、縮瞳、降壓作用。此外一葉秋堿具有提高神經細胞興奮性的作用,用于神經麻痹癥,過量可致中樞興奮、驚厥。秦艽堿甲亦稱龍膽堿,具有多方面的中樞抑制作用如安定、降溫、止痛、抗驚厥等,此外還有肌松、降壓、抗炎及抗過敏等多種作用。
三、吡咯衍生物類生物堿
本類生物堿又分吡咯衍生物及雙稠吡咯啶衍生物二類。吡咯衍生物類如茄科莨菪、顛茄、假酸漿及古柯科古柯葉等所含古柯液堿(古豆堿)及古柯葉堿(紅古豆堿),以及唇形科益母草所含水蘇堿等,均少直接效用,古柯葉堿經半合成為古柯葉醇苦杏仁酸酯后,具有類似阿托品樣作用。
雙稠吡咯啶類生物堿如菊科千里光屬等所含的闊葉狗舌草堿,瓶草千里光堿等具弱阿托品樣阻斷M膽堿受體的作用,用以松弛平滑肌,解痙平喘,減少分泌及擴瞳等;豆科豬屎豆屬等所含野百合堿、美麗豬屎豆堿、褐豬屎豆堿以及紫草科天芥菜屬、倒提壺屬、毛束草屬等所含歐天芥菜堿、毛果天芥菜堿、仰天芥菜堿以及千里光堿等具弱阿托品樣作用,對肝臟有一定的毒性,并具有抑制肝細胞有絲分裂的作用,故對多種腫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臨床上外用治皮膚癌。
四、托哌衍生物類生物堿
該類生物堿是由托哌衍生的醇類——托品(莨菪醇)、司可品、6-羥基托品(山莨菪醇)、陀羅醇及愛康寧等氨基醇與托品酸、苯甲酸、桂皮酸或巴豆酸等結合而成的酯類化合物。前三種氨基醇的酯類生物堿主要存在于茄科多種植物的葉、根、莖、花、果實、種子中,亦稱顛茄類生物堿;愛康寧及甲基愛康寧的苯甲酸或桂皮酸酯類生物堿則主要存在于古柯科樹葉,亦稱古柯類生物堿。
顛茄類生物堿主要阻斷M-膽堿受體,使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及擬膽堿藥不能發(fā)揮毒蕈堿樣作用,因而具有松弛平滑肌、緩解胃腸道痙攣,松弛環(huán)狀肌及睫狀肌,擴瞳、麻痹晶體調節(jié)以及抑制腺體分泌等作用。此外含托品結構的阿托品、莨菪堿等尚有興奮大腦及延腦等中樞興奮作用。含司可品結構的東莨菪堿及樟柳堿等尚具有鎮(zhèn)靜和抗暈厥作用。
古柯類生物堿主含于古柯樹葉,具有興奮中樞、增強腦力及體力活動,產生欣快感等作用,有成癮性;局部作用,穿透力強,能麻痹感覺神經末梢,用于粘膜麻醉。
五、喹啉衍生物類生物堿
常見喹啉衍生物的生物堿主要可分以下幾類。
1. 金雞納皮生物堿類  
此類生物堿約30余種,如奎寧、奎尼丁、辛可寧、辛可尼丁、及叩卜林等存在于茜草科金雞納屬和銅色皮屬等植物樹皮中。本類生物堿以奎寧、奎尼丁較常見而且重要,均能殺滅紅細胞內期瘧原蟲,控制癥狀發(fā)作,但不能消滅紅細胞外期瘧原蟲,因此不能防止良性瘧的復發(fā),奎寧尚有退熱鎮(zhèn)痛作用,興奮子宮,抑制心肌及橫紋肌,降低其興奮性,以及局部麻醉作用??岫∫种菩募〖皺M紋肌的作用較強,主要用于心動過速及橫紋肌痙攣。
2. 喜樹生物堿類  
如喜樹堿、羥基喜樹堿、甲氧基喜樹堿及去氧喜樹堿等存在于紫樹科植物喜樹中,喜樹堿、9-甲基喜樹堿存在于木犀科馬比木中。喜樹堿類均具抗癌作用。此外尚有抑制皰疹病毒、免疫抑制及抗早孕作用。
3. 酮基喹啉生物堿類  
山油柑堿及藍刺頭堿分別存在于蕓香科山油柑屬和菊科藍刺頭屬植物中。前者是近年來發(fā)現的抗癌有效成分,對多種實驗腫瘤有廣譜抑制作用。
4. 呋喃喹啉生物堿類  
白鮮堿、γ-崖椒堿、茵芋堿、和疑蕓香草啶等存在于蕓香科白鮮屬、茵芋屬、吳茱萸屬、花椒屬、崖椒屬等植物中,具鎮(zhèn)靜、降溫和抑菌作用。
5. 氫化喹啉生物堿類  
石松子堿、伸筋草堿等,存在于石松科石松屬植物中,它們均有解痙、止痛,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效用。
六、異喹啉衍生物類生物堿
異喹啉類生物堿是生物堿中數目和類別都最多的一大類生物堿,分布也最廣,已知約500余種,又可分為20類;大多屬四氫異喹啉的衍生物,均系從酪氨酸脫羧成苯乙胺類,然后環(huán)合形成。
1. 簡單異喹啉及四氫異喹啉類  
常存在于仙人掌科、藜科、罌粟科以及毛茛科等植物中。藥理作用主要表現在中樞神經及外周平滑肌兩方面。如鹿尾草堿類具中樞鎮(zhèn)靜及血管平滑肌解痙等降壓作用,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2. 芐基異喹啉及芐基四氫異喹啉類  
這兩類生物堿共有30余種,多分布于防己科、木蘭科、罌粟科、睡蓮科及樟科等植物中。主要具有平滑肌解痙、局部麻醉、鎮(zhèn)靜及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的支氣管擴張和心率加快等作用;季銨鹽類則具有箭毒樣的橫紋肌松弛作用。
3. 嗎啡烷類  
本類生物堿約10余種,主要分嗎啡和青藤堿兩小類,前者主要存在于罌粟科;后者多分布于防己科等植物中。嗎啡類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止咳、抑制呼吸和成癮等中樞作用及催吐、縮瞳、脊髓興奮等中樞興奮作用,而對胃腸平滑肌則呈痙攣作用;青藤堿類興奮作用較強,亦有輕度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但其抗炎作用較明顯,故含此類生物堿的防己科青風藤屬中草藥多用以祛風濕止痛。
4. 雙駢異喹啉及雙駢四氫異喹啉類  
這兩類生物堿已知約70多種,主要分布于小檗科、防己科、罌粟科、番荔枝科及蕓香科等。如延胡索乙素及甲素均易透過血腦屏障,具明顯的鎮(zhèn)痛、安定、降溫及止吐等中樞抑制作用;小檗堿具抗菌、抗癌及抗阿米巴原蟲等作用,對機體有提高白細胞吞噬能力,并保持輕度鎮(zhèn)靜、降溫等中樞抑制作用,此外還能擴張冠脈血管,具短暫的降壓作用。
5. 原阿片堿類  
此類已知近20種,主要存在于罌粟科、小檗科及蕓香科等植物中。主要分隱品堿、α-別隱品堿及原阿片堿3類。中樞鎮(zhèn)靜作用依次減弱,均具有抑制心肌、阻斷房室傳導和減慢心率,并擴張冠脈血管,降低血壓等作用,此外尚有短暫的興奮子宮平滑肌和松弛橫紋肌作用。
6. 苯駢菲啶類  
本類生物堿約30余種,主要分布于罌粟科和蕓香科等植物中。主要具有輕度中樞抑制及局麻止痛,抑制平滑肌,解除胃腸、支氣管痙攣作用,有些尚有抑菌、殺線蟲和抗癌作用。
7. 酞基異喹啉類  
本類生物堿有10多種,多見于罌粟科及小檗科等植物中。它們具有止咳、鎮(zhèn)痛、中樞興奮、子宮興奮、抑制胃腸平滑肌和心肌等作用。
8. 阿樸啡類及前阿樸啡類  
本類生物堿較多,已知達100種以上,分布也較廣,常存在于罌粟科、木蘭科、睡蓮科、防己科、小檗科、毛茛科、馬兜鈴科及樟科植物中,具多種生理活性,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具溫和鎮(zhèn)靜、止咳和鎮(zhèn)痛作用、中樞性催吐、祛痰作用;對平滑肌具解痙作用。有些生物堿具有神經性阻斷性降壓及輕度箭毒樣橫紋肌松弛作用等。
9. 雙芐基異喹啉及阿樸啡-芐基異喹啉類  
該類生物堿數目最多,達700種以上,主要分布于防己科、小檗科、毛茛科、睡蓮科、木蘭科及蓮葉桐科等植物中。本類生物堿具有阻斷終板乙酰膽堿傳遞,產生橫紋肌松弛作用,以箭毒堿類作用最強;粉防己堿類抑制平滑肌、抗炎、抗休克、鎮(zhèn)痛、解熱和局麻等廣泛作用,此外對阿米巴原蟲及一些細菌亦具有抑制作用。有些生物堿類尚有顯著抑制腫瘤、溫和的阻斷α-腎上腺素受體及降壓作用。
10. 吐根堿類  
本類生物堿已知約14種,主要存在于茜草科和八角楓科等植物中。吐根堿能抑制細胞核蛋白的合成,對多種原蟲、霉菌、細菌及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腫瘤生長。
11. 苯駢茂稠異喹啉類  
該類生物堿大約有30種,存在于石蒜科、蘿摩科植物中,具細胞毒性,并能抑制粒性白細胞及精原細胞的生長,對小鼠肉瘤S-37及白血病L-1210等均有較強抑制作用;對阿米巴原蟲亦具抑制作用;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可興奮平滑肌及子宮,還有抗炎、解熱、鎮(zhèn)靜及催吐作用。
12. 刺桐堿類  
本類生物堿共10多種,主要存在于豆科及防己科等植物中。它們具有溫和的箭毒樣阻斷橫紋肌終板的乙酰膽堿傳遞作用,能夠松弛橫紋肌,解除肌纖維的強直性痙攣。


§2甙類
甙又名苷、配糖體,是一類由糖和非糖部分組成的化合物,大多數是無色、無臭、味苦的中性晶體、甙類分子中的非糖部分稱為甙元。糖的部分一般是單糖或低分子多聚糖。甙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化合物,如醇、酚、酮、蒽醌、黃酮類、甾醇類、三萜類等。由于甙元的結構不同或醫(yī)療效用不一,甙又分為如下幾類。
一、黃酮甙
黃酮甙的甙元為黃酮類化合物,是2-苯基色原酮衍生物,大部分與葡萄糖和鼠李糖結合成甙的形式存在,也有呈游離狀態(tài)的。
黃酮甙在植物界中分布很廣,常存在于蕓香科(如橘皮、橙皮)、唇形科(如黃芩)、豆科(如槐花、甘草)、蓼科(如蕎麥)、菊科(如紫菀)、傘形科(如柴胡)、茄科(如煙草)等植物中。
其藥理作用有:
1. 維生素P樣作用,能維持血管正常的滲透壓,防止毛細血管變脆、出血,如蕓香甙、陳皮甙、槲皮素等。
2. 抗輻射作用,如桑色素、橙皮素等能防止紫外線、X射線等輻射損傷。
3. 增強腎上腺素作用,如桑色素、槲皮素、棉子皮素等黃酮類能形成金屬絡合物以抑制腎上腺素的氧化,保護腎上腺素,從而增強其作用。
4. 抗氧化作用,如槲皮素、鼠李素、棉子皮素等。
5. 利尿作用,如槲皮甙、木犀草素、水蓼素、芫花甙等。
6. 抗菌消炎作用,如黃芩素、忍冬甙、桑色素等。
7. 其它作用,異黃酮甙衍生物具有雌激素樣作用;某些黃酮具有增強冠狀動脈、腦動脈血流量、抗癌、保肝、解痙,以及祛痰、止咳、平喘等多種作用。
二、蒽醌甙
蒽醌甙是蒽醌類和葡萄糖、鼠李糖等縮合而成的一類甙,存在于蓼科、鼠李科、百合科、豆科、茜草科等植物中,如大黃、鼠李、蘆薈、番瀉葉、決明子、茜草等。蒽醌甙類成分主要具有瀉下作用和苦味健胃作用。水解后瀉下作用大大減弱。此外如大黃酸、大黃素尚有廣譜抗菌作用及抗腫瘤、利尿作用。某些蒽醌甙還有止血、鎮(zhèn)咳、松弛肌肉作用。
三、皂甙
皂甙的甙元目前所知有甾體化合物和三萜類化合物。由于其水溶液振搖時能產生持久性的泡沫,與肥皂相似,故名皂甙(又稱皂素)。皂甙廣泛存在于薔薇科、石竹科、桔??啤俸峡?、薯蕷科、五加科、遠志科、龍舌蘭科等植物中,如枇杷、石竹、瞿麥、桔梗、黨參、知母、穿山龍、人參、遠志、龍舌蘭等。
皂甙有產生泡沫的性質和具有乳化劑的作用,內服對消化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粘液腺分泌,具有祛痰止咳作用,大量則可引起嘔吐。多數含皂甙的藥物能增加腸粘膜的吸收能力和增加食欲。遠志皂甙有鎮(zhèn)靜作用,桑寄生中的皂甙有祛風濕作用,柴胡皂甙有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止咳等作用,雪膽皂甙有抗菌消炎作用,甘草酸有顯著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人參皂甙有強壯作用等。皂甙的水溶液有溶血作用。
四、強心甙
強心甙是自然界存在的一類對心臟具有顯著作用的甾體甙類。強心甙由甙元與各種不同的糖結合而成。甙元是由一個甾核和一個不飽和內酯環(huán)所構成。強心甙對心臟由強烈的作用。應用適當劑量,能使衰弱的心臟機能改善。強心甙主要分布于玄參科、夾竹桃科、蘿藤科、百合科、毛茛科和十字花科等植物中,如洋地黃、羊角拗、夾竹桃、羅布麻、杠柳、福壽草、鈴蘭、萬年青、糖芥等。動物蟾蜍的皮脂分泌物中,也含有甾體結構的強心成分。
五、香豆精甙
香豆精是一類鄰位羥基桂皮酸分子內部失水而成的內酯。香豆精類與糖結合成的甙叫香豆精甙。香豆精甙存在于豆科、傘形科、茄科、菊科、木犀科等植物中,如補骨脂、黃香草木犀、白芷、獨活、顛茄、澤蘭、秦皮等。
某些香豆精甙如馬粟甙有類似維生素D作用;羥基香豆精類有防御紫外線燒傷作用,如補骨脂素、佛手內酯、瑞香內酯等;補骨脂和邪蒿香豆精有抗真菌作用;雙香豆精有抗凝血和抗菌作用;前胡呋喃香豆精對動物實驗腫瘤有抑制作用;此外香豆精甙還可能有抗病毒作用;有的對動物有麻醉、催眠、利尿、鎮(zhèn)咳平喘、利膽作用等。
六、其它甙類
1. 含氰甙  含氰甙也叫氰甙,水解后產生微量的氫氰酸,小量有鎮(zhèn)咳作用,對呼吸中樞亦有抑制作用,用量過大則使呼吸中樞麻痹而中毒死亡。含氰甙的中藥有苦杏仁、桃仁、枇杷仁、亞麻仁等。
2. 酚甙  酚甙是甙元分子上的酚基與糖結合而成的甙類。含酚甙的中藥主要有垂柳皮、牡丹皮、虎杖等。水楊甙有解熱、抗風濕作用;丹皮酚有抗菌、止痛、解痙、降壓作用;芪三酚甙外用有止血收斂作用。
3. 含硫甙  含硫甙的甙元為含巰基。天然的含巰甙不多,只見于十字花科的一些植物如芥、白芥、播娘蒿的種子中,外用有發(fā)泡引赤作用,內服可增進消化液的分泌,并有一定祛痰作用。
4. 生物堿甙  甙元為生物堿。如中藥龍葵、貝母等含有。已知其中甾甙生物堿有抗霉菌和一定抗癌作用。


§3揮發(fā)油
揮發(fā)油也稱精油,是一類具有芳香氣味的油狀液體。因在常溫下能夠揮發(fā),更容易隨水蒸氣蒸餾,所以稱為揮發(fā)油。
一般揮發(fā)油多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于植物體中,分布于蕓香科(橙、橘、檸檬、花椒等),唇形科(薄荷、紫蘇、荊芥、藿香、地椒等),桃金娘科(丁香、桉樹等),樟科(桂樹、樟樹等),傘形科(小茴香、當歸等),薔薇科(玫瑰),菊科(菊花、茵陳、蒼術、白術、木香等),木蘭科(八角茴香、厚樸),松柏科(松、側柏),姜科(生姜、砂仁),胡椒科(胡椒),禾本科(香茅),鳶尾科(鳶尾),肉豆蔻科(肉豆蔻)等。
多數揮發(fā)油對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具有發(fā)汗解表、理氣止痛、祛痰止咳、抗菌消炎作用;有些揮發(fā)油具有強心、利尿、鎮(zhèn)痛、驅蟲等作用。如丁香油及其丁香酚有局部麻醉、鎮(zhèn)痛、消毒防腐作用,滿山紅揮發(fā)油及其杜鵑酮有止咳、祛痰作用,薄荷油及其薄荷醇對局部有止痛、消炎作用,樟腦有強心作用,樟腦油及其桉葉素有抑菌作用,魚腥草及其甲酰乙醛有抗菌消炎作用,蕓香油及其胡椒酮有平喘、止咳、祛痰作用,當歸油有鎮(zhèn)痛作用,柴胡油有退熱作用,土荊芥油有驅蛔蟲、鉤蟲的作用,佩蘭油有抗流感病毒作用,茵陳油能抗霉菌,桉葉油能抗菌消炎,砂仁油能驅風健胃等等。


§4鞣質
鞣質又叫單寧或鞣酸,是一類復雜的高分子酚類化合物。鞣質含于植物的皮、根、莖、葉和果實中,木材中亦含有,但很少出現于花中。鞣質一般分成縮合鞣質和可水解鞣質兩類。含有縮合鞣質的中藥有兒茶、虎杖、鉤藤等;含可水解鞣質的中藥有五倍子、大黃、石榴皮等。
由于鞣質具有使蛋白質沉淀的作用,所以可用作收斂藥。鞣質水溶液涂在創(chuàng)面上,能減少分泌物,促進創(chuàng)面結痂,并有止血和抗菌消炎作用;內服能止瀉和治療腸炎和痢疾。鞣質內服后不被吸收,所以對血液沒有影響;但注射劑中不能含有鞣質,否則能使血液中的蛋白質沉淀,形成血栓。


§5有機酸
有機酸(不包括氨基酸)是含有羧基的酸性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細胞液中,酸味的和未成熟的果實中含量較多。含有機酸的中藥有纈草、檸檬、白芍、垂柳、四季青、金銀花、女貞、馬齒莧等。動物藥地龍、斑蝥等亦含有。植物體中常見的有機酸有草酸、琥珀酸、酒石酸、枸櫞酸及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有機酸在植物體中有的呈游離狀態(tài),有的與鉀、鈣、鎂等陽離子或與生物堿結合成鹽而存在,有的則以酯的形式而存在。
大多數有機酸無明顯醫(yī)療作用,但某些有機酸卻有一定醫(yī)療價值,如纈草酸有鎮(zhèn)靜作用,檸檬酸有抗凝血作用,苯甲酸能祛痰、防腐,水楊酸能解熱止痛,異綠原酸、原兒茶酸能抗菌,齊墩果酸有強心利尿作用,抗壞血酸有止血、降血脂等作用,丁二酸能止咳平喘,斑蝥素有抗肝癌等作用。


§6氨基酸、蛋白質和酶
氨基酸是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的一種含氮有機物質,它的分子中同時含有氨基和羧基,故稱氨基酸。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結合組成的一類高分子化合物。起催化作用的酶也屬于蛋白質。它們共同存在于生物體細胞中。
含氨基酸的中藥有使君子、南瓜子、棉花根、地龍、蜈蚣等。有些氨基酸具有一定藥理作用,如使君子氨基酸有驅蛔作用,南瓜子氨基酸能抑制血吸蟲、絳蟲、蟯蟲的生長,天門冬素有止咳、平喘作用,蔓荊子、槲寄生中所含的γ-氨基丁酸有降壓作用等。
含蛋白質或酶的中藥有刀豆、蓖麻、天花粉、雷丸、麥芽等。蛋白質或酶也是不可忽視的具有一定醫(yī)療價值的成分,如刀豆素、蓖麻毒蛋白有抗癌作用,天花粉蛋白質可用于人工引產,治療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等,雷丸蛋白分解酶可破壞絳蟲、蛔蟲蟲體,淀粉酶能幫助淀粉類食物的消化。

§7糖類
糖類常分為單糖、低聚糖、多糖三類。單糖如葡萄糖、果糖、鼠李糖,低聚糖如蔗糖、麥芽糖、水蘇糖,多糖如淀粉、纖維素等。糖類是植物藥中最常見的成分,約占植物干重量的50~80%。其中單糖、低聚糖一般無特殊作用;近來發(fā)現某些多糖有重要醫(yī)療作用,如蘑菇、茯苓、豬苓、竹葉中的多糖均能抑制腫瘤,海帶的多糖類昆布素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8油脂和蠟
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所組成的混合物。習慣上分為油(脂肪油)和脂肪。常溫下為液體的稱油,植物油脂多屬之;常溫下為固體或半固體油的稱脂肪,動物油脂多屬之。蠟是高級脂肪酸和高級一元醇結合的脂類,常溫下為固體。
含油脂的植物藥很多,主要在一些植物的種子中,含量多在50%左右,如火麻仁、芝麻、杏仁、蓖麻仁、巴豆、薏苡仁、大楓子、鴉膽子。蠟主要存在于植物果實、幼枝和葉等的表面。
含油脂豐富的中藥一般可用作潤腸通便藥,如火麻仁、芝麻、杏仁等;蓖麻仁、巴豆油為刺激性瀉藥。有的脂肪油還有特殊的療效,如大楓子油可以治療麻風,薏苡仁油能抗癌,鴉膽子油能腐蝕贅疣,魚肝油可以預防維生素A、D缺乏癥等。此外,油脂和蠟尚可用于軟膏、膏藥、栓劑或作注射油的原料。


§9樹脂
樹脂是一類化學組成較為復雜的混合物,是植物的一類代謝產物,多與樹膠、揮發(fā)油有機酸共存。含樹脂的中藥有阿魏、沒藥、蘇合香、安息香、牽牛子等。有些含樹脂的中藥具有一定的醫(yī)療用途,如阿魏油膠樹脂有抗凝血和瀉下等作用,沒藥作用于局部有防腐消炎、止痛作用,蘇合香脂有減慢心率、增進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安息香脂有抗菌、祛痰作用,牽牛子脂有瀉下作用等。


§10無機成分
植物類中藥的無機成分主要為鉀鹽、鈣鹽、鎂鹽,它們或與有機物質結合存在,或成為特殊形狀的結晶,如大黃中的草酸鈣結晶等。無機鹽具有一定的醫(yī)療效用。如夏枯草的鉀鹽有降壓、利尿作用,馬齒莧所含氯化鉀等鉀鹽有興奮子宮的作用,附子的磷脂酸鈣與其強心作用有關。
動物藥材中如石決明、牡蠣、烏賊骨、虎骨等含的無機成分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如鈣鹽可補充體內鈣質的不足,減少毛細血管的滲透性,緩解腸平滑肌的蠕動,可用于由血鈣降低而引起的痙攣、蕁麻疹以及腸絞痛等疾病。


§11植物色素類
植物色素的范圍很廣,黃酮類、花青素、蒽醌、萜類色素、胡蘿卜素、葉綠素等均屬之。葉綠素有抗菌、促進肉芽生長和除臭等作用。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服后在體內能轉變成維生素A,可用于防治維生素A缺乏癥。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11-7 14:55:45 | 只看該作者
看一下,內容很多,慢慢再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11-7 15:04:38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11-7 16:23:43 | 只看該作者
哇。。。非常好的東西,收藏了,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0-11-7 18:02:09 | 只看該作者
飼料配方中的草藥是這種嗎

點評

不是,中藥是按中醫(yī)理論配伍的。  發(fā)表于 2010-11-7 19:2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0-11-8 07:16:45 | 只看該作者
不錯,中藥在預防上效果比抗生素好用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0-11-8 08:27:03 | 只看該作者
很多中藥的適口性都不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0-11-9 20:27:13 | 只看該作者
這只是科學能解釋的一部分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0-11-15 19:09:18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免費又實用的資料,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0-11-27 18:33:51 | 只看該作者
這資料總結很全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1 08:2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