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營養(yǎng)價值成分表中所列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數量與質量是多次分析結果的平均數,與具體使用的飼料養(yǎng)分含量有一定差異,這是因為植物的營養(yǎng)物質組成受許多因素影響。
1.飼料的種類與品種
(1)種類 青飼料水份高,富含維生素;蛋白質飼料蛋白質含量多;能量飼料中淀粉較多。
(2)品種 同一種飼料品種不同,營養(yǎng)物質組成不同,如黃玉米中富含胡蘿卜素,而白玉米中則缺乏。
2. 收獲期 隨著植物生長期延長,含水量逐漸下降,到籽實形成期粗蛋白下降,粗脂肪下降,粗纖維含量上升。由于青草所含養(yǎng)分因生長的時期而發(fā)生顯著變化,所以正確地確定收獲期是非常重要的,必須選擇單位面積能得到各種養(yǎng)分最高產量那一時機,一般來說青草的最佳收獲期是在開花初期,最遲不超過開花盛期。如豆科牧草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刈割較好。
3.飼料作物部位 葉子中營養(yǎng)豐富,遠遠超過秸桿,收獲,加工,貯存,飼喂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葉片損失。
4.貯存時間 新收割的青草和掘出不久的塊根與原來的植物相比有著相同的化學成分和營養(yǎng)價值。但收割后的飼料經長期貯存后,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如青草經過干燥成為青干草時,首先失去大量水分,其次損失一部分有機物。
5.土壤 生長在不同土壤中的同一種植物,不僅產量不同而且化學成分也有差異,肥沃的黑土,可生產出優(yōu)質飼料,貧瘠和結構不良的土壤生產的飼料產量和營養(yǎng)價值均較低。
6.施肥 施用肥料,既可提高飼料作物產量,又可影響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含量。施用氮肥,可提高產量和粗蛋白含量;施用磷肥,提高飼料含磷量和粗蛋白含量;施用鉀肥,可增加飼料中粗蛋白、粗灰分和鉀含量,減少含鈣量。
7.氣候條件 氣溫、光照及雨量分布等氣候條件對飼用植物的收獲量及化學成分有很大影響,在寒冷氣候下生長的植物比在溫熱氣候下生長的植物,粗纖維較多,而蛋白質和粗脂肪較少。
了解影響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組成的因素,一方面能正確認識飼料價值和查用飼料營養(yǎng)價值成分表,做到合理利用飼料,另一方面可采取適當措施,改變飼料物理狀態(tài)及化學結構,提高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