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搬到育雛舍之后,需要給它們斷喙。好好的喙,給切掉一截,看上去真是挺殘忍的??墒?,要想讓小雞們順利成長為合格的蛋雞,這斷喙的工作還非做不可。
斷喙的第一個好處,就是防止啄癖。雞有個習(xí)慣,就是喜歡用它的喙到處啄,到處叨,喙又那么鋒利,在集體養(yǎng)殖的時候,難免會打架,這個時候,喙就成為最好的武器。雞打起架來下嘴特別狠,輕的被啄傷破了相,重的說不定會喪命,那樣一來養(yǎng)雞人的損失可不小。如果把喙的尖端給切掉,它們也就啄不成了。
斷喙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飼料的浪費。雞的喙像鷹嘴一樣是個鉤形,吃飼料的時候,鉤來鉤去的,會把很多飼料弄到料盆的外邊。把喙截短一段,剩下的部分變成直的,就可以大大避免飼料的浪費了。
給小雞斷喙,到底選在什么時候最好呢?
小雞剛出殼的時候,體質(zhì)本來就很弱,還要經(jīng)歷“搬家”、“初飲”、“開食”這幾件大事,適應(yīng)起來需要個過程,如果再加上“斷喙”這樣的強刺激,說不定就會被嚇死,所以,這時候“斷喙”是太早了點。
不過斷喙的時間也不能太晚。小雞到15日齡的時候,生長速度很快,一天一個模樣,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壯實,承受“斷喙”這樣的刺激,問題不大,可這時候因為它們的喙已經(jīng)變得比較堅硬,不但切起來費勁,切后還會流很多血,止血不太容易,對小雞的損傷也比較大。
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到底什么時候斷喙最好呢?專家給出的答案是,小雞8日齡的時候。這時候,小雞對于新家已經(jīng)基本適應(yīng)了,因為正常吃食,體質(zhì)也有所增強,喙正好不軟不硬,最適合做“斷喙手術(shù)”。
雖說在8日齡左右給小雞斷喙時機是最好的,但是斷喙對小雞仍然是一種比較大的刺激,所以在斷喙的時候技術(shù)一定得掌握好了。
先說“輕”,抓雞的時候手法要輕,因為這時候小雞的骨頭很稚嫩,手太重的話容易導(dǎo)致它們骨折。
再說“準”,這說的是斷喙的分寸。雖然說起來是切掉喙的一部分,可是切多少是很有講究的。斷喙斷得太少了,可以算是白斷,到時候喙還會生長。如果斷多了,就沒有嘴了,吃食就不方便,就會影響它的生長發(fā)育。那斷到什么程度是最合適的呢?就是上喙1/2的地方,下喙1/3之一的地方。這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聽起來好像不大容易判斷,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看生長點。
在小雞的喙上有一個小白點,相當(dāng)于咱們?nèi)酥讣咨系陌咨糠?,就是所謂的生長點,斷喙的時候就是要斷到這個位置。
斷喙的機器上有三個小圓孔,它們就相當(dāng)于把小雞的喙固定住的圓圈。雖然小雞們都是一天出殼的,可是到了這8日齡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個大個小之分。個頭不一樣大,會也不一樣大,所以在斷喙的時候,就得把它們的喙套進這三個下空來試試,看哪個最合適。這合適的標準還有一條,還得把生長點露出來呀。只有圓孔合適,斷喙才能斷得準。
說了“準”,再說“快”。斷喙快不快,刀片很重要。要保證刀片鋒利,加熱的溫度要達到600~800度。這個溫度主要是從刀片的顏色來分辨。刀片在斷喙前要加熱,加熱到櫻桃紅色,也就是淡紅色的時候來用是最好的。
把小雞固定好,看準了位置,一刀解決。不過,斷喙后不要馬上把小雞拿開,再讓它忍個2、3秒鐘,借助刀片的高溫來為小雞止血。
斷喙看起來簡單,但要在幾秒鐘內(nèi)完成,盡量減少對小雞的刺激,就必須要讓有專業(yè)技能的人來做。
小雞斷喙之后,不需要給它們做好吃的,不過料槽里的飼料得多添點,這么做除了為它們補充體力,還可以幫助傷口更快愈合。如果料添得少,小雞很快啄到料槽的硬底,原本結(jié)痂的喙就很容易被弄破。把料添得厚一些,盡量不讓它們啄到硬物,就可以促進傷口快些愈合。
為了促進傷口愈合,一般還會在小雞的飲水里添加一些止血用的維生素K。
本文來源:科技苑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xué)習(xí),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