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9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禽類] 什么是毫州斗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2-31 10:18:0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產地與分布
  屬玩賞型品種。因主產于安徽省毫州而得名。分布于安徽省北部的毫州、太和、界首、阜陽、阜南、渦陽、利辛、鳳陽、蚌埠和淮北等地。斗雞是我國古老的雞種,已有2000多年歷史。司馬遷的《史記》中有“斗雞走狗”的記載。從我國斗雞的分布看,毫州斗雞從中原輸入的可能性很大,毫州由于處在水旱交通聯(lián)接的位置上,形成了魯、豫、皖交界處的商品集散地。發(fā)達的商業(yè)流通,促進了文化娛樂的交流,作為娛樂的斗禽——斗雞,也從中原傳到毫州,并在皖北地區(qū)逐步繁衍發(fā)展起來。在斗雞愛好者的長期精心飼養(yǎng)和選擇下形成了具有獨特性能的毫州斗雞,具有頑強的斗性和較高的斗技,體型也比河南斗雞偏大。
  二、外貌特征
  體型較大,體格結實、緊湊,羽毛薄,腿高而粗壯,頸粗而長,胸部寬厚,肌肉豐滿。通常可分為4個類型:粗糙疏松型、細致緊湊型、緊湊型和細致型。以緊湊型最好,細致緊湊型次之。頭較小;喙寬而長,呈白色、黃色或黑色等;冠型有平冠、鵝冠、玫瑰冠和核桃冠;冠、肉髯、耳葉紅色。公雞毛色有黑、金黃、蘆花和白等,母雞羽色有黑、淡黃(頸羽黑色或褐色)、蘆花和白等。公雞調教前皮膚白色,調教后紅色,母雞皮膚白色。脛黃色,高而粗,無脛羽。斗性強的公雞通常具有“五短三粗”的特點,即脛短、頸短、身短、臉短、尾短,喙粗、頸粗、身粗,或“五長一厚”的特點,即喙長、頸長、身長、脛長、尾長,胸厚。
  三、品種性能
 ?、偕L速度和產肉性能 平均體重:30日齡公雞450克,母雞390克;60日齡公雞1050克,母雞850克;90日齡公雞1700克,母雞1400克;120日齡公雞2800克,母雞2250克;成年公雞4450克,母雞3600克。
  ②產蛋性能與繁殖性能 母雞平均開產日齡180天。平均年產蛋60枚,如采取人工措施,平均年產蛋160枚,平均蛋重65克。平均蛋殼厚度0.38毫米,平均蛋形指數(shù)1.34。蛋殼褐色。公雞性成熟期120-150天。公母雞配種比例1:(4-6)。平均種蛋受精率9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5%。母雞就巢性強。公雞利用年限3年,母雞6-7年。
         本文來源:北京農業(yè)數(shù)字信息資源中心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12-31 10:20:1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呵呵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0 13:0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