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保護消費者打假委投訴辦透露,四川省綿陽地區(qū)三臺縣干壩村養(yǎng)殖戶陳友剛投訴,他使用四川眉山統一企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568”種兔飼料和“588”仔兔飼料喂養(yǎng)兔子,半個月后兔子突然大規(guī)模生病、死亡,造成經濟損失近10萬元。
陳友剛反映說,他發(fā)現養(yǎng)殖的兔子大量死亡時,曾多次聯系飼料生產廠家,就是不見來人,直到當地的工商與消協督促他們,廠家才派個技術員來到現場,來人堅持認為飼料沒有問題,沒有理由賠償用戶損失。飼料人才
在當地工商與消協的建議下,并征得飼料生產廠家代表的同意,陳友剛將飼料拿去檢驗。第一次檢驗即判定飼料不合格,陳友剛認為,在事實面前廠家應該賠償損失,但與生產廠家協商時,廠家就以沒有第三方參加檢驗、且檢驗取樣方法不公正為由,拒絕賠償。
陳友剛又來到三臺縣畜牧局,由該局取樣送到四川省飼料鑒定所檢測,四川省飼料鑒定所于2008年8月26日出具的鑒定結果仍為不合格。
為了讓生產廠家不再有拒賠的理由,陳友剛還去四川省綿陽市國信公證處辦理了保全證據,提取了尚未拆封的統一“568”種兔飼料,送到綿陽市產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檢驗。綿陽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于2008年8月26日出具了不合格的檢驗報告。飼料求職 連續(xù)三次的鑒定和公證費用,讓陳友剛花去2800元。面對權威檢測報告,又經過當地工商、消協以及畜牧局的多次調解,陳友剛以為生產廠家該認賬了。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索賠請求再次遭到拒絕。生產廠家堅持認為,沒有權威部門對兔子死亡做出的鑒定結論,僅憑不合格飼料就說其導致兔子大面積死亡,定性沒有充分依據。
2009年3月6日,中國現代企業(yè)報在電話里采訪了四川眉山統一企業(yè)公司總經辦顏主任。對方說飼料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標注失誤造成的,這個失誤延續(xù)了一、兩年,要不是消費者投訴,至今還不知道。關于和陳友剛的糾紛雙方已達成解決協議,公司同意給陳友剛21000元的適當補償。
截至發(fā)稿前,投訴辦告訴本報,他們又接到四川德陽地區(qū)代長林等養(yǎng)殖戶的投訴,也是舉報眉山統一公司飼料導致兔子大量死亡的問題,他們感到后悔的是,發(fā)現兔子死亡時,由于沒弄清什么原因就匆忙將其掩埋了。他們說沒有兔子的尸體做證明,生產廠家肯定是不買賬的,希望該投訴辦提供幫助。本報報道組。飼料招聘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