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奧運不難,辦好亞運不難,辦好春運,難!”2011年春運第一天,《人民日報》一篇署名文章的第一句話,直接引用了網上流傳的這句話。
就在這一天,北京西站,一位連續(xù)5天凌晨4時來排隊卻最終沒能買到票的男子,憤怒地大罵了一句后嚎啕大哭。 還是這一天,上海一位年輕白領,在堅持不懈地撥打了一小時的鐵路訂票電話后,還是沒能訂到鐵路部門號稱運力有富余的前往徐州的車票。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人擋不住家的召喚,趕在春運之前就已經上路了。 1月11日,開往成都的K696列車離開上海站時,硬座車廂里擠滿了人。“老鄉(xiāng),今年人太多了嘛,怎么賣了這么多站票?!避噹^道內,一位站了6個多小時的乘客操著川語詢問列車員,滿臉微笑。 列車員留著一個寸頭,東瞅一眼,西看一下,回過頭來回答:“哪個說人多,我跟你講,人最多的時候你連站的地方都沒得,有一年春運,蘇州站一下上來300多人,把整個車廂都擠爆了?!?車廂里一陣笑聲。 這就是現在中國春運的一幕,當身體被禁錮在冰冷的鐵皮盒子中,那些返鄉(xiāng)的候鳥們,卻在并不舒適的環(huán)境中,用吃苦耐勞的傳統(tǒng)和毅力,與親友或同行者快樂地倒數回家的分分秒秒,憧憬著回到家后的溫暖。 在沿海和內地發(fā)展不平穩(wěn)的背景下,每年春節(jié)前后,數以億計的人們從中國東部到西部,再從西部到東部,如蕩秋千般來來去去。今年,春運客流量將創(chuàng)紀錄地達到28.5億人次,再一次刷新世界紀錄,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人類遷徙。 一 我們似乎總能給世界帶去震撼和驚訝:從用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到連續(xù)10多年的GDP高速增長;從經濟總量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二,到奧運、世博的精彩和無與倫比;甚至在美國虛構的好萊塢電影《2012》中,最后承載起拯救世界重任的,都是你和我。 但是,在這樣一個盛世繁華的和諧年代,自信心不斷增長壯大的國人,卻每每在春節(jié)前后體會著壓抑,體會著被春運挫敗的失落感。2008年,南方的一場大雪將龐大的鐵路網摧殘得支離破碎,數十萬人滯留在廣州火車站,還有更多人滯留在南方各地。 那個時候,我們才發(fā)現,春運從來不只單純是一次遷徙或旅途,春運承載著太多,甚至能牽掛整個民族的心靈。 2011年1月11日的K696次列車上,40來歲的陳華(音)盤腿坐在過道上,仰望著周圍擁擠的人群,念叨起兒子的故事。為了給兒子買套城郊的房子,陳華在上海辛苦打工三年,每年春節(jié)回趟家,陳華說自己才能明白“為哪樣這么辛苦”。 站在旁邊的青年楊永輝(音)也喜歡聊聊家鄉(xiāng),他說家鄉(xiāng)有一個長得像張娜拉一般的俊俏女友,“臉有點胖,肉肉的,相當可愛”。女友將來也打算到上海打工,未來,楊永輝在火車上再也不會感到孤單,再也不會感到寒冷。 還有一直蹲坐在廁所口的王武強(音),他的三個孩子都留守在西昌老家,為了一小家人過得美美滿滿,他每天在工地里起早貪黑,將一塊塊建筑材料拼湊成寬敞明亮的樓房。每年春節(jié)回去,王武強都覺得“小孩長得實在快,一年一個樣,大的娃娃還特別野,說話都不聽”。 …… 這樣的故事和人物不勝枚舉,在春運車廂的每一個角落,你都能聽到這樣的鄉(xiāng)音鄉(xiāng)話,這樣的故事家事。 春運是什么?其實很簡單,陳華也好,楊永輝也好,王武強也好,他們只是想在離別一年后,回到可能早已不再熟悉的故鄉(xiāng),和漸漸老去的親人們吃上一頓親手包的餃子,一起蝸居在溫暖的老屋看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甚至給孩子們一筆數額很小的壓歲錢,讓孩子不至于忘記了自己。 遺憾的是,每年的春運前后,我們總是難以順利去暢想這樣的畫面,因為總有人買不到那張承載一家人期盼的火車票。因此,每到這個時候,我們總是體會著挫敗,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二 我們當然想問,一個能承辦起精彩、無與倫比奧運會和世博會的民族,為何每年都要在春運面前,挫敗而憂傷?難道只因為奧運是做給世界看的,而春運只是做給人民看的? 春運難,根子在運力不足,又突出表現為買火車票難。 買火車票回家,性價比最高,千軍萬馬都奔著這條“獨木橋”而來,能不難嗎? 供需失衡,一直是中國鐵路的痛。截至去年底,中國鐵路營業(yè)里程達9.1萬公里。但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曾多次表示,16萬公里的鐵路總里程才有可能滿足春運的需求。 所有人都在著急這個供需缺口,2009年春運前,胡錦濤總書記就春運“買票難”問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鐵道部開動腦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眾,以化解矛盾,確保春運任務順利完成。 過去10年里,國家對公路、鐵路、民航、水運進行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模建設,投資額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通車里程躍居世界第一,民航運輸總周轉量躍居世界第二。今年春運,全國鐵路計劃日均開行列車2265.5對,同比增加293對;運送旅客能力達到620萬人次,增加69萬人次。 但是,每當我們熱切期待著來年的春運不再緊張,農民工兄弟都能順利回家時,卻總要無奈地面對“再等等,再等等”的解釋,而這樣孱弱的解釋也總是挫敗著我們的內心。 鐵道部官員盡快解決“買票難”承諾的兌現日期則一拖再拖。 2011年1月16日,鐵道部副部長王志國稱,解決“買票難”,可能要到“十二五”末期,也就是2015年,屆時“春運一票難求的情況將從根本上改觀”。 但網友對此并不買賬。一些人搜集歷年報道后發(fā)現,2007年2月1日,鐵道部發(fā)言人王勇平就稱:“到2010年,發(fā)達的鐵路網將初具規(guī)模,那時,一票難求的問題會得到解決?!?/div> 一年后的2008年1月25日,王勇平開始改口,稱“在三五年后,我國鐵路客運專線網將初步形成,部分干線擁擠狀況將成歷史”。 到了2009年10月7日,王勇平再度改口,更謹慎地說:“2012年我國鐵路運輸能力緊張狀況會初步緩解”,一票難求將有較大改觀。 到底什么原因造成解決“買票難”的承諾一再改變?修高鐵、打擊黃牛、實名售票、限制購票數量,到底有多大用?2011年鐵道部新的承諾能否如期兌現?還有沒有進一步努力的空間? 三 我們懷念起人民鐵路在建國初期的氣宇軒昂。成立于1949年1月的新中國鐵路,曾在首任部長滕代遠的領導下,喊出“解放軍打到哪里,鐵路就修到哪里”的氣壯宣言,雄赳赳氣昂昂地在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上,修筑了一條條人民的鐵路。 我們期待今天的鐵路也有這樣的氣魄和胸懷,哪怕面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遷徙,哪怕面前是巨大的供需矛盾。 我們舉全國之力創(chuàng)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也許,在春運的難題上,全國人民的給力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近年來,當一條條高速鐵路竣工通車時,越來越多的聲音宣泄出來,人們詢問是否應該將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到最需要的普通鐵路上,而不是建設成本數倍于普通鐵路的高速鐵路?當高鐵空曠的車廂和塞滿乘客的普通列車照片一齊被鏡頭記錄下來,這樣的質疑聲也越來越響亮。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認為,鐵路作為大眾化交通工具,應主要服務于大多數中低收入旅客,首先鐵路運輸應滿足大多數人的最基本出行需求,這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和鐵路運輸的經濟技術屬性所決定的。鐵路發(fā)展只有據此定位,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火車票“一票難求”和票販子眾多等問題。 趙堅還認為,鐵路上的巨額投入并沒有緩解運力匱乏,反而因為票價提得過高,喪失了客運競爭力。具體例證就是,京津高鐵運行一年虧損約8億元;目前,武廣高鐵實際運力只有設計運力的約四分之一。 也許這樣的質疑需要更多的聲音和時間,才能有所結果。但是,這些質疑確實是全國民眾為春運揪心的表現。有良知的人都在關心那些不曾相識的人,關心他們是否能順利回家,是否在來年還回到我們的城市。 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來自深圳一個普通車間的農民工姐妹們,站在外國記者的鏡頭前,羞澀地抬起頭,微微一笑?!稌r代》周刊評價稱,中國經濟順利實現“保八”,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xù)保持最快的發(fā)展速度,并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蘇,這些功勞首先要歸功于中國千千萬萬勤勞堅韌的普通工人。 是啊。所以為什么當每年春節(jié)就要到來時,我們?yōu)槟切┠吧煜さ拿婵讚模瑩乃麄儧]法回家吃上一口餃子。為什么當每年春節(jié)過去以后,我們?yōu)槟切┠吧煜さ拿婵讚?,擔心他們不再回到這個城市,繼續(xù)和我們一起走向明天的美好生活。 辛苦了一年,我們都想送他們回家,送他們好好回家,讓他們和分別一年或數年的親人好好過個溫暖的春節(jié)。相信這樣一個愿望,在當下的中國,在舉國之力中,很快能實現。
補充內容:
除了人口大國印度,我國的鐵路是不是最糟糕的?
今年的票似乎格外的難求,黃牛都不給力了。
不過國人這種愛家的傳統(tǒng)值得傳承,祝愿想家,要回家的都順利買到票吧{:1_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