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肉羊育肥生產實質是在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量多質好的羊肉。根據綿羊屠宰年齡不同,通常將羊肉分成大羊肉和羔羊肉兩種。大羊肉指周歲以上脫換過門齒以后的羊肉;羔羊肉指生后不滿周歲,還是乳齒的羊肉。其生后4-6個月屠宰的羔羊。 隨著...
肉羊育肥生產實質是在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量多質好的羊肉。根據綿羊屠宰年齡不同,通常將羊肉分成大羊肉和羔羊肉兩種。大羊肉指周歲以上脫換過門齒以后的羊肉;羔羊肉指生后不滿周歲,還是乳齒的羊肉。其生后4-6個月屠宰的羔羊?! ?
隨著冷藏技術的進步,交通運輸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羊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且,我國即將加入WTO,經濟將與國際接軌,目前又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牧區(qū)的羊肉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開發(fā)項目之一。近年來,肉羊價格穩(wěn)定,利潤較高,羊肉市場前景廣闊,加速肉羊生產是時代的需求。下面將羊肉生產的新技術介紹如下:
一、肉羊品種要良種化。我國在短期內應以綿羊、山羊品種資源為基礎,引進國外優(yōu)秀肉羊品種,開展廣泛的經濟雜交,其關鍵是篩選和確定適于我國不同地區(qū)的最佳雜交組合,并逐步建立相應的雜交繁殖體系。以長遠觀點看,應培育專門化的肉羊新品種(系)。
二、早期斷奶。早期斷奶實際是控制哺乳期,縮短母羊羔期間隔和控制繁殖周期,達到一年兩胎或兩年三胎,多胎多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羔羊斷奶何時為宜,目前在國外沒有統一規(guī)定。但一般采用兩種:第一、生后一周左右時斷奶,然后用代乳品進行人工育羔;第二、生后45-50天時斷奶。斷奶后就可以完全飼喂植物性飼料或放牧。早期斷奶,也必須讓羔羊吃到初乳后再斷奶,否則會影響羔羊的健康和生長發(fā)育。在美、英、法等國家養(yǎng)羊專家認為,羔羊生后1-2天,必須吃到初乳,然后才開始人工育羔。如果因各種原因不能吃上初乳,可用以下初乳代乳品。牛奶180克,鮮雞蛋1個,鮮油1湯匙,糖1湯匙組成。每天喂4次,每次喂170克。對羔羊吃母乳時間不易過長,過長當訓練羔羊吃代乳品就困難,而不利于母羊干奶,也容易患乳房炎。再者。從母羊產后泌乳的情況看,產后第三周泌乳達高峰,然后逐漸下降,9-12周后急劇下降。這時,母乳僅能滿足其羔羊營養(yǎng)需要的5%-10%。自然哺乳時,羔羊在生后40-50日齡依靠母乳已遠不能滿足其需要,而且,這時母羊形成乳汁的飼料消耗也大增,很不合算。從羔羊生后采食情況來看,生后7用齡時,已能象成年羊一樣有效地利用飼料,這時離開母羊進行斷奶合適。美國全國通用的喂早期羔羊(生后一周)的代乳品配方,值得我們借鑒,其配方:脂肪30%-32%,乳蛋白22%-24%,乳糖22%-25%,纖維素1%,礦物質5%-10%,維生素和抗生素5%?! ?br />
三、控制發(fā)情。這是現代化畜牧生產中的一項新的繁殖技術,改變過去隨意性的自然繁殖為計劃性繁殖。此法是提高綿羊繁殖率的一種手段,尤其是對肥羔專業(yè)化生產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經濟意義?! ?br />
四、早期配種。傳統的繁殖方法是:在母羊1-1.5歲時進行配種,這樣每年由于很多母羊不適時配種,造成巨大損失,實踐證明,在條件優(yōu)良、發(fā)育好的情況下,羔羊達到6-8個月齡即進行早期配種,使母羊的初配年齡提前數月或一年。這樣,雖然由于妊娠和泌乳可能使自身的生長發(fā)育暫時受阻,但如營養(yǎng)充足,到2-3歲時,這種損失會得到補償。不僅不會影響使用年限,而恰恰是延長使用年限的一種辦法,從而提高了終身的繁殖率和縮短了世代的間隔。同時,較早的對幼年羊各種性狀進行選擇,也有利于改善母羊終生繁殖性能。對大羊肉和羔羊肉的生產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與經濟價值?! ?br />
五、分娩控制--誘發(fā)分娩。誘發(fā)分娩是母羊在妊娠末期或分娩前數日內,即妊娠140日齡后,利用激素處理,誘發(fā)其提前分娩,將分娩的產羔時間,調節(jié)為同期分娩。有計劃地控制分娩日期與時間,有利于整批大規(guī)模地計劃生產與周轉,便于管理。當前對誘發(fā)分娩使用的藥物為皮質類固醇-糖皮素或雌二醇苯甲酸鹽就能誘發(fā)母羊提前分娩,縮短妊娠期。具體作法:傍晚給母羊注射16毫克糖皮質素,12小時后即有70%的母羊產羔(品種不同而有差異)或在預產期前三天時用雌二醇苯甲酸鹽,90%的母羊也能在48小時內產羔?! ?br />
六、育肥方法。凡安排育肥的羊,在斷奶期間公母羊要驅蟲,公羊還要去勢。秋后再驅蟲一次。驅蟲藥有硝氯酚、硫雙二氯酚、丙硫咪唑等。這些藥按每公斤體重分別為4毫克、35-75毫升、2.5-3毫克,口服。育肥方法分放牧、補飼和舍飼三種:
(一)放牧育肥。這是我國目前羊育肥的傳統游蕩方法。它是利用天然草場、人工草場和秋茬地放牧、抓膘的一種育肥方式。羊只來源,一是大羊,包括淘汰公母種羊,兩年未孕的空懷母羊和有乳房炎的羊;二是羔羊,主要是斷奶后非后備公羊和淘汰的后備母羊。如新疆常將早春產的細毛羊羔于3日齡斷奶后即組群放牧,每日在自然草場放牧8小時以上,不補料于6月齡屠宰,活重平均達35.78公斤,屠宰率45.1%。
(二)放牧加補料育肥。它指放牧與舍飼的一種育肥方法,即在放牧的基礎上,同時補飼一些精飼料或進入枯草期后轉入舍飼育肥。這種方式也可采取牧區(qū)農區(qū)結合的育肥方式,即前段在牧區(qū),后段在農區(qū)。育肥期一般在30-40天即可上市。育肥羊的來源,一是羔羊、通常指當年羔羊放牧育肥后,入冬前達不到屠宰體重的羊;二是大羊,指牧草生長季節(jié)較好時決定要淘汰的成年羊。實踐證明,這種育肥方式要根據牧草生長狀況和羊只采食情況,采取分批舍飼與上市的方式,效果較好。 (三)合飼育肥。這是按照飼養(yǎng)標準配制日糧,并以較短的育肥期和適當的投入獲得羊肉的一種育肥方式。育肥羊來源,一是羔羊,包括各個生長期的羔羊,是舍飼羊的主體;二是大羊,主要來自放牧育肥羊群,一般是認定能盡快達到上市體重的羊。舍飼育肥要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干草及農副產品。但其精料可占到日糧的45%-60%,其配方:整粒玉米83%,豆餅(花生餅)15%,骨粉(貝殼粉、石灰石粉)1.4%,食鹽0.5%,維生素和微量元素0.1%,若無豆餅或花生餅可用10%的魚粉代替,同時將玉米的比例調整到88%。
七、適時屠宰。一般來說,較高的宰前體重能獲得較大的服體重和凈肉率。但出現了體重增大脂肪過厚,膻味增高,肉質粗的缺點。實踐證明,肉羊適時屠宰受遺傳、環(huán)境和營養(yǎng)諸多因素的影響。根據我國的羊種特性,飼草飼料狀況及消費習慣等選擇中等膘情羔羊和淘汰母羊經50天育肥,體重達到22-35公斤屠宰即可。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