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ze=5]中國呼喚卓越的大學校長[/size][/b]
[size=3]卓越的校長可以推動一所大學的崛起和振興。綜觀高等教育史,世界一流大學都是與眾多閃亮的大學校長聯(lián)系在一起的,正如艾略奧特之于哈佛大學、康普頓之于麻省理工學院、赫欽斯之于芝加哥大學、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學……[/size]
[size=3]中國似乎并不缺少卓越的大學校長。首先,我們的大學校長都是卓越的科技工作者,僅以“985工程”高校為例,在39位校長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位,中國工程院院士6位,外籍院士1位,共計17位,約占44%。其次,我們的校長都是卓越的教學工作者,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有14位“985工程”高校校長位列其中。再次,我們的校長都是卓越的管理者,在第二輪全國教育教學水平評估中,參評院校589所,良好以上568所,占總數(shù)的96.4%。試想,如果校長缺少卓越的管理才能,能建成如此優(yōu)秀的大學嗎?而且,不僅如此,大多數(shù)的大學校長還是管、科、教“三棲”。[/size]
[size=3]中國又似乎真的沒有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公布的2010 年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顯示,在世界前10 名大學中,美國8 所,英國2 所;前20 名中,美國17 所,英國2 所,日本1 所;前100 名中,美國54所,英國11所,日本和德國都是5 所,加拿大4所,法國、澳大利亞、瑞士、瑞典各3 所,荷蘭、丹麥2所,俄羅斯、比利時、以色列、芬蘭、挪威各1所。而截止到2009年6月,我國共有1909所普通高等學校,在這近2000所普通高校中,最好的排名也在150名以后。我們且不論此排名的科學與否,但是,中國沒有世界一流大學應該是一個沒有太大爭議的問題。[/size]
[size=3]在中國,吊詭的不是我們擁有眾多“卓越”的大學校長,也不是我們沒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而是這兩種彼此沖突結論的和諧存在!體制的護航導致了悖論的和諧存在,也異化和扭曲了我們對中國大學校長的認知。于是,校長不再是大學的校長,其卓越與否和大學無關,其榮辱進退端賴自身的學歷、經(jīng)歷和資歷。于是,橫貫中國大學,我們就有了目光如豆、坐井觀天的校長;有了隨波逐流、固步自封的校長;也有了坐而論道、紙上談兵的校長;而大學校長“抄襲門”、“學歷門”的頻繁出現(xiàn)也顯示出我們還有部分追名逐利甚至追腥逐臭的校長。[/size]
[size=3]卓越的校長之于世界一流大學居功至偉。作為大學的精神和靈魂,大學校長是大學的設計師和引路人,他應該是戰(zhàn)略家,應該是實干家,應該是改革家;必須有戰(zhàn)略家的遠見、實干家的氣魄和改革家的信念;他更應該是一個教育家,深諳教育規(guī)律,尊重教育規(guī)律。威廉·馮·洪堡,柏林洪堡大學的創(chuàng)始者,率先提出了“教學與科研并重”的理念,從此科學研究成為大學的基本職能之一。洪堡的辦學思想和柏林大學的改革也成為近代大學的典范,不僅影響了歐洲高等教育的近代化進程,而且還影響到世界其他各國,成為世界各國大學效仿的榜樣。蔡元培,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堅守“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是大學之生命的首要原則”,為了抵制外界對學校的干涉,十年任期八次請辭??灯疹D,麻省理工學院騰飛有力的推動者,才智過人,才能非凡。1938年,當華盛頓卡內(nèi)基協(xié)會聘請范內(nèi)瓦·布什擔任該會主席時,為留住范內(nèi)瓦·布什,康普頓欲請辭院長一職而讓位于他。1948年,當康普頓察覺其得力助手吉利安可能會離開麻省理工學院,為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發(fā)展,他第二次請辭,推薦吉利安為校長。如此的卓識、膽略、氣魄和胸襟,敬佩之余,我們可能會聯(lián)想到,中國缺少卓越的大學校長,恐怕也不能全部歸罪于體制的羈絆![/size]
[size=3]中國需要世界一流大學,中國更需要卓越的大學校長?!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加快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步伐,到2020年,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我們一方面要繼續(xù)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營造一個讓有才能的人可以施展才能的環(huán)境,不要再讓碌碌無為者游弋有余,銳意進取者舉步維艱;一方面,牢固樹立校長是一校之長的理念,從大學需要的角度選拔校長,從對學校貢獻的角度評判校長,回歸校長本源。非如此,世界一流大學只會與我們漸行漸遠,躋身世界一流也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臆想和意淫罷了。[/size]
[size=3]轉載自:科學網(wǎng),翟亞軍:中國呼喚卓越的大學校長[/size]
|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