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孤城原創(chuàng),但有可讀之處,拿來諸君共賞!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c3d5901018ggo.html)
宋朝的文人圈真讓人神往,范仲淹年輕氣盛,任職言官,他不混事兒,很盡職,直言敢諫,第一次因不聽皇太后的話,被貶到河中去了。范仲淹臨行,京城官員、士子趕到郊外給他餞行,紛紛向他挑大拇指,說:范哥這回雖然被貶,但是給我們讀書人爭了光!——“此行極光!”后來,在廢郭后的問題上,又率一幫諫官跟皇上爭論,皇帝生氣了,又把他貶到睦州,臨行前,京城那些文官朋友和讀書人又到郊外給他餞行,個個挑大拇指:范哥這回又為我們讀書人爭了光!——“此行愈光!”第三次,他批評宰相呂夷簡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有重大失誤,呂丞相很生氣,對仁宗皇帝委屈地說:小范批評我,我干不了了。辭職算了。仁宗也生氣,把范仲淹貶到饒州去了。臨行前,京城那些官員和讀書人又跑到郊外給他餞行,個個挑大拇指:范哥,好樣兒的!給我們讀書人再次爭了光!——“此行尤光!”
這就是范仲淹的“三黜三光”。
宋朝的讀書人,是有自己的原則的,并不都是望風梯榮,見風使舵,把自己的爵祿看得過重,即不勢利眼,見范仲淹被皇帝貶了,就冷落他。反而紛紛給他餞行,鼓勵。文壇領袖歐陽修就替范仲淹說話,還給當時另一個言官高若訥寫信(《與高司諫書》),極其嚴厲地批評他擔任言官,該為范仲淹說話而不說,是很無恥的(“是不復知人間有羞恥耳”) !并說,你也可以把我這封信拿去向皇帝舉報,就說我是范仲淹同黨。結(jié)果若訥怒,舉報歐陽修,歐陽修被貶。
更有意思的是,范仲淹的文才武略在所工作的地方都表現(xiàn)出來了。宰相呂夷簡就對皇帝說:把小范提拔了吧,這是個人才啊!范仲淹就被提拔了。呂夷簡退休后,范仲淹見了呂夷簡,范仲淹此時居中書要職,體會到了呂夷簡當時的工作“知事之難”,想想自己當年那么猛烈地批評過呂老頭,有點不好意思。歐陽修給范仲淹寫神道碑文,有“二公晚年歡然相得”之語。后輩那些推崇范仲淹的年輕讀書人很生氣,很憤青,認為歐陽修說得不對。
其實,人家是宰相胸懷,對事不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