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膽怯了,我們會聽下去?。。 ?br />
好,我成全你。
我盡量簡短,也盡量給您反應的時間。
我和您一共接觸過三次,我記得(也不一定,如果我記錯了,您說,我改。)
第一次,是在孤城一首小令開始談詞,以及后來您自己填了一首詞。詞本末流,孤城沒有太在意,不過,在您要求下,孤城指出了您填詞的三個缺點(評論的唯一語言是批評,除非不評論---這句話出自哪兒,您可以百度下。):
1,在刻畫感情上,技法應用不熟練。
2,在惜字如金的地方重復用字。
3,音律不嚴謹。
其實您還有第四個毛病,就是師承不嚴,我怕說出來讓您太害羞,就沒說,但是,您也說,您看了好些詞,但是,就是沒記住自己學的那一家的名字,是吧?就是寫杜甫評論的那位(我也沒記住,對不起。他的詞,我沒讀過。)。至于為什么怕您太害羞,您自己百度一下章太炎和梁啟超關(guān)于“家法不嚴”的評論,看看他們的批評是不是夠嚴厲。孤城就不費口舌了。
您當時左右耳言它,也就沒再展開,對吧?詞,詩之余也。倒也不值得展開。沒有什么值得爭論的地方----搞高等數(shù)學的,不會在乎會不會初級速算法,填詞,玩兒而已。
(其實當時孤城沒有展開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自私----就因為詞是“玩兒而已”,所以,孤城也怕有眼人給孤城扣一個不務正業(yè)的帽子,哪敢展開呀?)
應該說,那時候我是欣賞你的---因為你家法不嚴,所以,我猜你是八零后,因為以我們學校的經(jīng)驗,90年代和九十年代之前的學生,沒有這么讀書的。我想,一個八零后,能把詩詞玩兒到這個地步,雖然基本上屬于門外漢,但是,比起天天泡網(wǎng)打“天涯”,也強多了,當時,我是帶著栽培你,讓著你的心態(tài)和您交往的----直到后來第二次接觸,就有點改了我對你的看法。
為什么?因為你開始詆毀“禮”了---我給你說了多次,禮和理的關(guān)系,你就是要把“是不是所有禮都有理”進行到底----我告訴你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生命?對!但是你非要說“死人就沒有生命”,這就成了腦筋急轉(zhuǎn)彎了-----而關(guān)于“禮”,關(guān)于“仁”,關(guān)于“道”,是來不得腦筋急轉(zhuǎn)彎兒似的調(diào)侃的。
當時的辯論,基本上是我一有發(fā)言,您就百度,我說了,百度上的東西,很雜糅,觀點互相矛盾----畢竟不是一個人,甚至不是一個流派的觀點。這種東西,是不能拿出來證明自己觀點的---除非你吃透,并且超越原作者----這種對待材料的態(tài)度,是很不成熟的表現(xiàn)----對于基本的中原,華夏的文化元素,闡述常見的,或自己的觀點時,不應該是這么個態(tài)度----不過,對于這一點,我當時沒有給你指出,為什么?1,怕您害臊,要保護您的自尊心。2,要保護你關(guān)心傳統(tǒng)文化的熱心---這兒,不方便潑冷水的。
當然,就是這時候,我也借著唐朝順坡下驢,讓你一馬。為什么呢?還是那句話,八零后,不上網(wǎng),不打天涯,考慮人生了,總該多讓著點----不過,這時候我就有點瞧不上你了-----你對傳統(tǒng)的“革命精神”太濃,就容易太皮毛,是接觸不到傳統(tǒng)的內(nèi)核的。而且,這個態(tài)度不改,以后也接觸不到。
瞧不上歸瞧不上,我還不至于反對你,為什么?我在學校里工作,知道,對年輕人就是要手軟,允許犯錯誤,允許走彎路的。
不過,我和你這第三次接觸,你開始證明司馬遷后悔了,這就不行了。為什么?因為:
A,追慕先賢。
B,追慕先賢和登高一呼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guān)系,容不得我不開口!
剩下的,你就在這個帖子上找,我就不多說了----你說我對你人身攻擊,我不知道是不是,辯論,尤其是網(wǎng)上辯論,難免有言多必失之處,我是帶著反對你的心態(tài)發(fā)言的,這我承認,但你說我有意對你人身攻擊,年輕人,我雖然不反對,但是,還是不能承認----也許,以后心情平靜了,我回憶一下,會發(fā)現(xiàn),但現(xiàn)在沒有覺得是故意針對你個人的。
你也不妨總結(jié)下,看是不是這個過程。
|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