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ba.org.cn 時間:2006年6月6日15:17 來源:新浪
小時候一直搞不懂“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后來也一直抱著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從來沒有想過要問問老師或查查詞典之類的。
按照望文生義的邏輯思維習慣,我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本意是“刮大風,馬還有牛,三個互相不相關的東西硬往一塊兒扯”。其實如果仔細想想的話,這種想法的解釋是靠不住的。因為馬和牛是有關聯(lián)的,都是干活的家畜。
今天讀《左傳》,讀到“僖公四年”,看到這個詞在原文中第一次被古人說出來時,才覺得這個成語簡直是超級美妙,超級有意思。古人拿這句話做比喻簡直是超級牛B的。
為了檢驗自己以前是不是特孤陋寡聞,特不求上進,特無知,我故意調查了當時MSN在線的所有好友。發(fā)現(xiàn)除了一個中文的科班之外,竟沒有一個知道這句話本義的。于是就把他寫出來,讓大家一塊找個樂兒。
〔原文〕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n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
意思是在僖公四年的時候,齊王(非常牛B的齊桓公)帶著一幫子諸侯去攻打蔡國,把蔡國打敗后又去滅楚國。于是楚王就派使臣到齊軍中去說和。
那使者說“你們住北邊,我們在南邊,這就像發(fā)情的牛和馬不會互相交配一樣。真想不到你們會攻打我們,到底是為了什么阿?”
于是管仲就開始瞎編理由……
哈哈,原來“風馬牛不相及”是“發(fā)情的牛和馬不會互相交配”的意思。古語中風有發(fā)情,交配的意思,跟刮大風一點關系都沒有。所以在古文中讀到風也要留意了,沒準說的就是什么好事。
我怕我看的那本書的注釋加上我的理解不正確,于是又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確實,這里面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兩國相距甚遠,即使馬和牛走丟了,也不會走到對方的國家去?!?
不過以古人的智慧和幽默來看,我還是更傾向于第一種解釋。
題外話。 齊桓公好好的為什么大老遠的要打蔡國又打楚國?這個小插曲也很搞!
僖公三年
齊候與蔡姬乘舟于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也。蔡人嫁之。
齊桓公與蔡姬在后花園劃船玩,蔡姬很調皮,就用船晃齊桓公。老齊很害怕(據(jù)說Y不會游泳),嚇的臉的變色了。讓她停下來,她還在一直的鬧(太調皮了,不過調皮的蠻可愛的)。老齊很生氣,于是就把小蔡送回國了,雖是送回去了,但是并沒有把她休了,所以仍然還應該是齊桓公的嬪妾之類的。結果小蔡姬的哥哥,老蔡卻把她嫁給了楚成王。
于是乎,老齊一怒之下就去攻打了蔡國和楚國。
哈,歷史上因美女發(fā)生的戰(zhàn)役還真是不少??纯?,小蔡是不是和那個挑起特洛伊之戰(zhàn)的海倫有點像呢。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