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擴散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危害人們健康的同時,也禍及大量家禽。成批的家禽被撲殺,活禽交易市場也被迫關閉,產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養(yǎng)殖戶更是損失慘重。而我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政府補償制度,說了多年的農業(yè)保險也沒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目前我國搞養(yǎng)殖,基本還是“靠天吃飯”。疫情面前,如何讓養(yǎng)殖戶們不再“受傷”,如何補償他們才最有效最合理?我們不妨來看看國外是如何做的。
加拿大:按家禽市場價補償
雖然已時隔9年,但對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菲沙河谷地區(qū)的家禽飼養(yǎng)場場主雷·尼克爾來說,2004年那場突如其來的H7N3禽流感簡直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惡夢,如今談來仍令他感到心有余悸。“家禽死亡如此之快,簡直令人心悸,我們在幾天之間便失去了所有的家禽,”現任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家禽協會主席的雷·尼克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當時在這里爆發(fā)的禽流感后來發(fā)展成高致病性,絕對致命?!碑斈?月,聯邦食品檢驗局在無法確認疫病成因的情況下,下令將該地區(qū)42家飼養(yǎng)場約1900萬只存欄家禽,絕大部分是雞,全部撲殺銷毀。
在對當年這場被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家禽協會定為“緊急狀態(tài)”的禽流感應急處置中,尼克爾對聯邦政府和省政府在當時危機處理中所表現出來的快速果斷行動表示贊賞。
“省政府幫助組織建立起一支‘應急小組’,進駐到我們這里,幫我們承擔了大量的撲殺處置家禽工作,因為這項工作太艱巨了。”他說。在撲殺家禽之前,一個重大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蒙受損失的飼養(yǎng)場主們將會得到什么樣的補償。尼克爾說,因為有聯邦政府牽頭,當時每個相關的人都心里有底,在疫情爆發(fā)后的6個月之內,飼養(yǎng)場主們的損失均按當時家禽的市場價得到了賠償。
尼克爾坦言,必須要有聯邦政府對賠償的承諾才行,否則飼養(yǎng)場主們定會起來抵制任何對家禽的撲殺。
除了對撲殺的家禽進行補償外,清理、消毒等善后工作也須得到補償,“不過,這部分依靠保險賠償就可以對付過去了?!蹦峥藸栒f。而對于撲殺的那些并沒有致病的健康家禽,對于飼養(yǎng)廠主也是一大損失,這部分則由家禽行業(yè)協會來賠償,“我們也有一些行業(yè)的補償金來確保我們每個人都處在同一個公平的游戲場上?!蹦峥藸栒f。
此后,在飼養(yǎng)場主們花了300萬加元(1加元約6.10元人民幣)對所有受傳染的飼養(yǎng)場地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和消毒之后,他們才獲準繼續(xù)開始飼養(yǎng)家禽。
即便是在H7N3禽流感爆發(fā)的日子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家禽供應并沒有中斷,市場也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因為公眾不斷地被告知整個疫情的發(fā)展和控制的進程。而所有的飼養(yǎng)場主也在18個月至兩年的時間內恢復了全能力生產水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