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b.jpg (60.24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6-16 09:35 上傳
雞冠在頭的上部,其發(fā)育受雄性激素控制,公雞比母雞發(fā)達。從組織學上來看,從內部順次可見結締組織纖維束及含血管的中心層、膠狀的基質和比較缺乏結締組織的中間層或白色層,具有致密纖維的周邊層,最外層覆以由薄的復層扁平上皮構成的表皮。
1.單冠:單冠是來航雞、新羅曼、新漢夏雞、狼山雞、九斤雞、壽光雞等常見的冠型。單冠具有鋸齒形的單片肉質結構,可分為冠基、冠齒和冠體3部分,鋸齒一般為5~6個,但有的品種在7個或7個以上,中央鋸齒較前后高大。從側面看,單冠成一個半橢圓形,連接在從喙基部到頭頂上。單冠太小在不同品種間差異較大,而品種內則比較一致。自來航雞的單冠為最大,測定其面積達13.21cm2,而洛島紅的單冠面積僅有3.89cm2,中國商品雞中大多數(shù)為單冠。
2. 玫瑰冠:也稱薔薇冠,一般較寬厚,在扁平的冠體上有許多無規(guī)則的乳頭狀小突起,冠尾似刀尖直指向后方。如金湖烏骨雞和泰和烏骨雞均為玫瑰冠,寧夏固原雞多以大型玫瑰冠為主,陜北白羽雞、白來航雞,新疆土雞等品種也存在玫瑰冠型。
3. 豆冠:是科尼什、婆羅門等品種的特征,其形狀一般是在橢圓形的冠體上帶有3條縱向突起,其中間一條最高、最明顯。如漳州斗雞、貴妃雞和科尼什雞均為豆冠。吐魯番斗雞、魯西斗雞、西雙版納斗雞、河南斗雞和亳州斗雞、茶花雞等品種部分雞多為豆冠。
4. 胡桃冠:也稱草莓冠,一般小于玫瑰冠和豆冠,有一條橫向淺溝把冠前后分開。臺灣土雞為胡桃冠,河南斗雞部分雞為胡桃冠。
此外,還有杯狀冠、羽毛冠(林甸雞)、半冠、鵝冠和花冠等。另外,隨著家禽育種工作的深入,現(xiàn)代雞種已突破了品種標準對冠型的限制,加上合成系的廣泛采用,冠型已不是雞品種的固定特征,一個雞品種有可能出現(xiàn)幾種冠型。
該貼已經同步到 于炳欣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