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鴨病毒性肝炎對雛鴨的嚴重危害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8-30 10:2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鴨病毒性肝炎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fā)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剖檢肝
鴨病毒性肝炎表現臟有明顯出血點和出血斑為特征。
鴨病毒性肝炎是雛鴨的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傳染病。肝臟的病變特征是體積增大和有出血斑點,開始發(fā)病時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造成很大損失。
本病主要發(fā)生于3周齡以下的雛鴨,4周齡以上尚未見到發(fā)病報道,對成年鴨沒有影響,雞和鵝也都有抵抗力。有人發(fā)現用鴨病毒性肝炎病毒人工感染日齡和1周齡的雛火雞、雛鵝及珠雞,能夠產生本病的癥狀、病理變化和血清中和抗體,并從雛火雞的肝臟中分離到病毒。本病在雛鴨群中傳播很快,上要通過消化道感染。病愈康復鴨的糞便中能夠連續(xù)排毒1~2個月。目前還投有事實證明病毒能夠通過鴨蛋傳遞。


一、流行特點

    在自然條件下,鴨病毒性肝炎Ⅰ型只發(fā)生于雛鴨,雛鵝亦可感染。主要是3周齡內的雛鴨發(fā)病,成鴨呈隱性感染。近年來,發(fā)病日齡有增大趨向,偶見1月齡的鴨發(fā)病。病鴨群常在發(fā)病的第2~3天達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可達90%以上。本病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無垂直傳播。病鴨及隱性帶毒成鴨是主要傳染來源。有研究表明,直到感染后第8周,康復鴨仍然可從糞便中排毒,說明糞便對環(huán)境污染,在鴨病毒性肝炎的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鴨肝炎Ⅱ型、Ⅲ型的死亡率較低,其他流行情況類似于Ⅰ型。


二、臨床癥狀

自然感染潛伏期很短,通常為1~4天《陸生動物衛(wèi)生法典》規(guī)定為7天。
發(fā)病急,死亡快。病初表現為精神委頓,不能隨群走動,食欲廢絕,眼半閉呈昏迷狀態(tài),有的出現腹瀉,排灰白
鴨病毒性肝炎皮膚色或綠色水樣糞便。隨后,病鴨出現神經癥狀,不安,運動失調,身體倒向一側,兩腿痙攣性后踢,頭后仰呈角弓反張姿勢。數小時后發(fā)生死亡。死前頭向后彎,呈角弓反張姿態(tài)。
本病的潛伏期很短,人工感染大約24小時。雛鴨均為突然發(fā)病,開始時病鴨表現精神萎靡,不能隨群走動,眼睛半閉,打嗑睡。隨后病鴨不安定,出現神經癥狀,運動失調,身體倒向?側,兩腳發(fā)生痙攣死前頭向后倒,呈角弓反姿態(tài)。通常在出現神經癥狀后的幾小時內死廣。人工感染的病鴨一般都在接種后第4天死廣。鴨群感染后在3?4天內全部死亡,絕大多數在第二天死亡。有些發(fā)病很急的病鴨往往突然倒斃,??床坏饺魏伟Y狀。本病的死亡率因年齡而有差異,1周齡以的雛鴨的死亡率可高達95%;1-3周齡的雛鴨的死亡率50%左右?! 〔《久庖邿晒庠囼?nbsp; 取病死鴨肝臟涂片、固定,滴加鴨肝炎病毒的熒光抗體染色,熒光顯微鏡下鏡檢,肝細胞內有顆粒狀熒光,證明病死鴨肝臟被鴨肝炎病毒感染。為進一步確診,用病死鴨的肝組織懸液,加青霉素鉀處理后,接種在9日齡雞胚的尿囊腔內,雞胚5~6天死亡,死亡雞胚表現為腿部和腹部水腫,尿囊液呈淡綠色,卵黃囊內容物黏稠,肝臟淡綠色,表面有淡黃白色的壞死斑點。
鏡檢  取病死鴨肝、脾等組織涂片,用瑞氏染色法染色后可見兩極濃染的小桿菌。
細菌培養(yǎng)  無菌采取病鴨肝、脾等病變組織,接種于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培養(yǎng)基上,恒溫37℃培養(yǎng)24小時,可見培養(yǎng)基上形成圓形、透明、直徑約0.5~1毫米的菌落,逆光觀察菌落呈藍綠色。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無菌落生長,說明無大腸桿菌。






三、預防措施

(1)綜合措施
對雛鴨采取嚴格的隔離飼養(yǎng),尤其是5周齡以內的雛鴨,應供給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嚴禁飲用野生水禽棲息的露天水池的水。孵化、育雛、育成、肥育均應嚴格劃分,飼管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治療:用奧邦生物“瘟清”,肌肉注射。治療量:0.5ml每公斤,預防量:0.2-0.3ml每公斤。流行初期或孵坊被污染后出殼的雛鴨,立即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黃)或康復鴨的血清,每只0.3~0.5毫升,可以預防感染或減少病死。
(2)預防接種
在收集種蛋前2~4周給種鴨肌肉注射雞胚弱毒疫苗,可以保護所產種蛋孵化的雛鴨不受感染,具體方法是給母鴨間隔2周胸肌注射2次疫苗,每次1毫升。雛鴨也可用肌注、足噗皮內刺種或氣溶膠噴霧等方法接種,均能有效地預防本病。


對鴨肝炎一型的防治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從健康雞群引進種苗,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
(2)免疫防治:用鴨病毒性肝炎I型弱毒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成鴨于產蛋前半個月,肌注1-2頭份/只,產蛋中期,肌注2-4頭份/只。雛鴨出殼后1日齡或7日齡皮下注射1頭份/只。在疫區(qū)對雛雞也可于1-2日齡皮下注射DVH-1高免卵黃液或高免血清作被動免疫預防。
(3)一旦暴發(fā)本病,立即隔離病鴨,并對鴨舍或水域進行徹底消毒。對發(fā)病雛鴨群用標準DVH-1高免卵黃抗體注射治療,1-1.5頭份/只,同時注意控制繼發(fā)感染。
(4)對采用標準DVH-1弱毒疫苗或抗體控制不良的病鴨群,在排除該疫苗與抗體質量不良和合并感染等前提下,應分離鑒定病毒,探討有關DVH-II型、III型感染及DVH-1型變異株感染的情況,嘗試使用本地毒株制備疫苗與抗體,用于防治。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1 18:1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