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冷應激是一種因飼養(yǎng)管理不當,營養(yǎng)失調,體內產熱不足或散熱過多而引起母豬體溫下降的一種臨床綜合癥。豬只表現出輕度或中度,呼吸加快,不食,若癥狀輕微,打一些功能性的就可以了;但有時會出現不斷復發(fā)或新的病例不斷增加,致使群體的生長速度變得很慢,在一些身上表現得更加厲害,打架、咬尾、不定點排便,甚至強烈應激而死亡等等,著實讓人揪心。
近日,有的朋友說,自家的豬產生了一些的現象,但是在給使用了加溫措施之后仍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單純加溫真的能對抗冷嗎?
對抗冬季豬冷應激—危害
1、胃腸黏膜受損,胃現象時有發(fā)生。
2、應激導致能量損耗,生長性能下降,可能導致2天不長肉。
3、應激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象轉欄就發(fā)病,斷奶就發(fā)病等等情況豬場經常發(fā)生。
4、繁殖性能下降,主要表現為,腿無力;母豬發(fā)情困難、產仔問題多,哺乳性能下降。
5、豬運輸后死亡多、傷殘多、失重大、肉質差,據我們調研顯示每頭豬損失達40元/頭,種豬、小豬運輸后淘汰率、發(fā)病率增加,時常有引種或販運小豬后出現發(fā)病和死亡,造成重大損失。
應激源按習慣性分為:微生物感染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及等;管理因素:包括監(jiān)禁、密飼、捕捉、轉群與運輸、爭斗、營養(yǎng)不良、免疫接種、去勢、打、斷尾等;環(huán)境因素:包括酷暑、嚴寒、強輻射、低氣壓、有毒有害氣體、塵埃、濕氣、強風與賊風、噪聲等;其他人為因素:如對性能的強度利用、對機械和不適等;遺傳因素:隱性氟烷基因純合體豬,易于發(fā)生應激綜合征。
因此,冬季要重點增強豬只自身的體質、提升抗應激能力、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對機體的傷害。冬季節(jié)豬場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個單一或是獨立的環(huán)節(jié),而是整個養(yǎng)豬環(huán)節(jié)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抗冬季豬冷應激—措施
1、火爐加溫、打開排氣扇,保溫時注意室內空氣質量
北方的養(yǎng)殖戶冬季常用火爐加溫,一定要安裝撥氣筒,注意火爐和撥氣筒接口處是否漏氣,以免一氧化碳;另外舍內氨氣及硫化氫濃度,打開排氣扇換氣,排出刺激性氣體,防止應激,次數及時間以人在舍內不感到刺鼻、悶氣為原則。
關注氣候變化,可提前做好畜禽的防寒保溫工作。冬季保育遇到下雪天或有冷空氣入侵時要提前增加室內保溫設備(如暖風扇),保持室溫28℃~33℃。個體養(yǎng)殖戶冬季一定要電商保溫干草,遇到氣溫下降時,使室溫達到18℃以上,可穩(wěn)定大豬的生長速度,降低仔豬發(fā)病率。
2、增加營養(yǎng)提高抗應激能力
冬季氣溫低,晝夜溫差大,動物的基礎能量代謝增加,可加大日糧中能量(如)的比例,在日料中拌加抗應激劑,在飲水中加入微生態(tài)制劑,提高腸道對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已出版相應的應激營養(yǎng),能在長期內提高豬只對氣候變化的應激耐受能力。
隨著規(guī)?;B(yǎng)殖的發(fā)展,畜禽生產性能和飼養(yǎng)密度大大增加,各種應激因子的作用增加,給養(yǎng)殖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通過添加應激,最大限度的降低應激是有效的,其中植物精華和微生肽制劑具有天然、高效、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勢。
對抗冬季豬冷應激—治療方案
方案一:喂服大蒜醋液。將大蒜30克搗成蒜泥,加陳醋150毫升、百草霜5克,充分攪拌混勻,一次喂服,每天兩次,連用兩天;或用陳醋200毫升,炒焦的高梁250克(研成粉狀),混勻一次灌服。每天兩次,連用三天;也可用黃連10克,陳醋200毫升煎服,每天兩次,連用三天,效果甚好。
方案二:喂服生姜糖水。用生姜150克、紅糖250克熬水,涼后拌料,一次性喂服。另外在喂飼料時,每頭仔豬再加一片安乃近。一天兩次連喂三天。
方案三:喂服多味草水。用馬齒莧、地棉草、車前草、黃苓、黃連、黃柏各500克,煎水喂服,可供100頭10~20公斤體重的仔豬1天飲用,連用三至五天;或用馬齒莧、車前草、鮮竹葉各500克、白糖300克,煎水拌飼,一天用量,分三次拌飼喂,連用三至五天,效果理想。
方案四:慶大治療。對腹瀉嚴重的仔豬,可用慶大霉素8萬單位1支,一次性從仔豬的后海穴注射,病重者一天兩次,輕者一天一次,連續(xù)治療三天即可痊愈。
方案五:提高圈舍。將仔豬圈舍的提高達到25℃以上。同時,加強飼養(yǎng)管理,豬舍地面用煤渣灰墊圈,可起到吸濕和作用。
方案六:喂服苦丁茶水。出生20天以后已開食的仔豬患腹瀉,可將苦丁茶葉(老、嫩葉均可)加水煮沸幾分鐘,然后涼溫喂服。出生20天未開食的仔豬患腹瀉,可將苦丁茶切碎加水煮沸后喂母豬,通過仔豬吃奶發(fā)揮藥效。如果藥液太苦,可加點食鹽。每天喂藥2~3次,連喂2~3天即可治愈。
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