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fects of diet form and feeder adjustment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J. E. Nemecbek, M. D. Tokacb, E. Fruge et al.
Swine Day, 2012
飼料形態(tài)和飼喂方式調整對生長肥育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摘要:試驗選取初始體重為56kg的生長育肥豬252頭,飼喂69天,評估飼料形態(tài)和飼喂方式對生長育肥豬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設計為2×3因子,主要因素為飼喂方式和飼料形態(tài)。料槽調整成兩種模式,窄調整(最小間隙1.27cm,下料速度慢)和寬調整(最小間隙2.54cm,下料速度快)。料槽調整到最小間隙設置,但出料口最大間隙可以向上移動到1.9cm(窄調整)的開口或3.2cm開口(款調整)。3種飼料形態(tài),粉料,破碎料(50%顆粒和50%細粉)和顆粒料。在試驗第0,12,22,39,48,和69d稱重并記錄飼料消耗,計算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料比。第1階段(0至22天)及第二階段(22到48d),料槽調整沒有對日增重產生影響,但料槽寬調整試驗組,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增加(P>0.07)和料比提高(P<0.05)。在第3階段(第48至69 d),料槽調整對豬生長性能無顯著差影響。
試驗全期(0到69天),料槽調整對平均日增重沒有顯著影響,但料槽窄調整組平均日采食量下降(P<0.03)、料比改善(P<0.03)。在不同飼喂階段,飼料形態(tài)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相似,飼喂粉料的試驗組,仔豬平均日增重(ADG,P<0.05)顯著低于破碎料組,顆粒料組處于中間水平。與粉料組相比,顆粒料組豬平均日采食量ADFI顯著降低(P<0.004),料重比顯著改善(P<0.001),破碎料組處于中間水平。
結論:降低料槽空隙,控制料盤飼料覆蓋率有助于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效率。同時,在不同飼養(yǎng)階段飼喂顆粒料可以提高飼料效率,粉料比例越低飼料效率越高。
1.png (127.5 KB, 下載次數: 20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8 09:59 上傳
2.png (118.48 KB, 下載次數: 1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8 09:59 上傳
3.png (172.65 KB, 下載次數: 2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8 09:59 上傳
4.png (207.59 KB, 下載次數: 1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8 09:59 上傳
5.png (198.52 KB, 下載次數: 2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8 09:59 上傳
6.png (221.39 KB, 下載次數: 2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8 09:59 上傳
來源: 寧波天邦豬營養(yǎng)與飼料研究所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