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jpg (236.78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5-17 14:58 上傳
在豬病治療過程中,很多豬倌(特別新兵)朋友都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發(fā)現豬生病了,及時地進行了診斷和治療,然后等待著看效果,效果不好再加強或改變治療方法,效果好了就不再過多地去管了。然而,這樣的治療方式錯了嗎?沒錯!對于患病的豬而言絕對沒錯。可對于其它豬豬而言也就未必了!具體原因淺析如下。
一、豬病大多具有傳染性。
在遇到有豬生病時,我們不僅要珍斷出是何種病病,采取針對性治療,更要判斷出該病的傳染強度,是否需要隔離,對其它豬只影響程度如何,該來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
二、豬病都具有潛伏性。
豬病都具有一定的潛伏期,或長或短,有的甚至伴隨豬豬的一生,發(fā)病卻有一定的誘發(fā)因素。故此,在遇到豬只生病時,不僅要及時治療,更要花幾秒鐘來對所遇疾病進行一下簡單的思考分析。對于此病,是環(huán)境誘發(fā),還是近期飲食因素誘發(fā)?這些因素又是否能引起其它豬只染上該種疾???考慮過了,就知道怎么去解決了。
三、群發(fā)性疾病往往是從個體開始。
豬只的群發(fā)性疾病往往是從一個或兩三個開始,由點到片再到面。所以,如果發(fā)現豬只病了,要根據該病傳染程度,對其它豬只易染程度,作出正確判斷。是加強消毒,是全群投藥預防,是緊急疫苗,或是改善飲食?判斷準確了,措施得當了,損失自然最小了。
四、疾病擴散傳染都有其傳播途徑和媒介。
在遇到有豬只生病時,我們不僅要判斷出該疾病的傳染性,還要知道其傳播媒介和途徑。根據判斷,便于及時來取有效措施,切斷和阻止其繼續(xù)擴大,以保障整個豬群的安全和健康。
五、豬病往往具有禍不單行性。
單一的豬病大多并不可怕,繼發(fā)感染才令人頭疼。特別是那些病毒性、急性、高傳染性、易致死性疾病。我們不僅要及時準確地作出診斷和治療,還要快速地預防和控制其引起的繼發(fā)感染,更要反思出自己的防控漏洞,制定及時高效的防治措施,盡量減小豬群感染機率,把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
總結
作為一個真正的養(yǎng)豬人,一個真正能為豬豬生命和健康保駕護航的豬倌獸醫(yī),我們應具備應有的逆向思維,不僅要善于診治個體的豬病,更要善于從個體疾病中分析出對群體不利的各項因素,在群體未病之前采取相關有效措施,治整個豬群于未??!
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