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飼養(yǎng)后備母豬 后備母豬要求生長發(fā)育良好,不應過肥,體重達到75千克以后,就應限制精飼料的采食,以每天2千克為宜,可另外供給1~2千克青草或胡蘿卜等。應讓后備母豬加強運動,給予充足光照。 (二)科學管理待配母豬 后備母豬只有到210日齡,體重達到105千克,身體、生理發(fā)育完全成熟,此時配種繁殖可提高母豬使用年限,所產仔豬尤為壯實。一般情況下,初產母豬在其體重達到90千克后的第3個發(fā)情周期進行初配效果最好,經產母豬斷奶后即可觀察配種。配種前1周,讓待配母豬自由采食,進行短期優(yōu)飼,不僅能促進發(fā)情,而且可以促進排卵數(shù)的增加。
(三)把握時機,適時配種 待母豬發(fā)情征狀明顯(允許公豬趴跨或人工測試站立不動或見到公豬不走動)之后12小時是最佳配種時間,配種8~12小時后再復配1次,一般都會取得較好配種效果和獲得較高產仔數(shù)。如果配種前,用促排3號處理母豬,配種效果則更佳,因為促排3號能促進卵子成熟和集中排出,從而提高受胎率,增加產仔數(shù)。
(四)妊娠前期嚴格控制采食確定母豬配種受孕后,即可進入妊娠前期(妊娠的前86天)管理階段。妊娠前期應特別注意飼料的日采食量和營養(yǎng)水平。應嚴格控制母豬的日采食量,限制飼喂,防止過肥,每天飼喂1.8~2.0千克為好。妊娠前期飼料中脂肪和淀粉含量不易過高,因為過量脂肪和淀粉會降低LH(母體促黃體素)分泌量,而LH分泌量的下降可使胚胎成活率降低。另外妊娠前期飼料中添加葉酸十分必要,葉酸可降低胚胎早期死亡率,顯著提高母豬窩產仔數(shù),母豬妊娠前期葉酸的需要量為0.3~0.6毫克/千克飼料。
(五)妊娠后期及時補飼 懷孕母豬妊娠后期(妊娠第86天至分娩)的飼養(yǎng)管理,應特別注意后期補飼和提高飼料營養(yǎng)水平。妊娠后期是胎兒快速生長階段,必須給母豬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以保證胎兒的快速生長。日采食量以3千克左右為佳,可以飼喂營養(yǎng)水平較高的哺乳母豬飼料。飼料中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的補飼,母豬妊娠后期補飼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可明顯降低弱、死胎率,提高壯仔率。
(六)嚴格執(zhí)行防疫程序 執(zhí)行科學的防疫程序,如及時給待配母豬注射細小病毒苗、偽狂犬、藍耳病等疫苗,以防母豬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等,產前1月內母豬注射紅痢、黃白痢疫苗,以防產后仔豬下痢等。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可明顯提高母豬窩產仔數(shù)和仔豬成活率。給養(yǎng)殖場(戶)帶來可觀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